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012-5-15 16:28: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同理,高俅恨王进是有原因的。

只不过这件事的由头远在二十多年以前,只有高俅自己还记得。

那是在元丰或者元佑年间的一个冬天,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岁,刚刚从东京圆社(大概相当于国家足球队)退役,正穷困潦倒地在街上乞讨为生。

现代人戏说历史的时候,喜欢把高俅说成是中超球员一类的人。

这一点不能说全错,但是也不确切。

高俅的确从小就入选园社,从少年队踢到成年队。

但是说北宋有职业球员却相当勉强。

那时的俱乐部统称圆社,也叫齐云社,表面上看是独立的商业组织,实际上隶属于礼部教坊司,由艺馆挂名领导。

每年也没几场联赛,主要的任务是踢御前赛。

御前赛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人分成两队,踢事先商量好比分的表演赛给皇帝解闷;

另一种是代表大宋跟只会打马球的辽国人踢国际友谊赛,抚慰一下皇帝在对外战争中变得日益脆弱的心灵。

由此可见,假如能在这两种比赛中表现出众,皇帝的赏赐会非常丰厚,而且可以名垂青史——那时的几个球星的名字,比如范老儿,孟宣,甚至能够流传千载,为我们所知道。

但是每年能够御前献技的球员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个,因此大部分球员收入很微薄。

以高俅为例,他在圆社混了十年,就是因为没有踢过御前赛,几乎没攒下什么钱,只是在退役时拿到了500文的遣散费。

据高俅的队友回忆,此人老是落选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由于早年受过伤,发挥受限制。

同样由于这一身伤病,他退役以后稍重的体力活都干不了,因此差点饿死,最后只好出来卖艺乞讨。

足球在宋代是一项跟现代足球很不一样的运动。

具体来说,那时候实行单门制,几乎没有对抗性,更像踢毽子之类的杂耍,观赏性很强。

高俅的技术很不错,按照施大爷的说法,能把球踢得好像粘在身上,再加上他的国脚证书、比赛金牌什么的就在摊位前边摆着,卖艺的第一天就观者如墙。

高俅在圈中听着看客的喝彩,一时间也就忘了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处境,好像又回到了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日子。

有那么几个瞬间,他甚至觉得如果能以此为职业,过一辈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另外他还是个头脑灵活的人。

他不一会儿又想到,自己跟一些退役的前辈还有联系,听说这些前明星运动员现在不是在澡堂搓澡就是在看传达,如果能组织起来搞个蹴鞠表演队,应该大有市场......

高俅后来回忆说,那是他这辈子最有抱负的一瞬间。

高俅的创业计划在大约五分钟以后宣告破灭。

因为忽然有几个大汉冲了进来,一棍子打在他的后腰,几乎把他打瘫了,还落下一辈子的后遗症。

高俅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足球被踩破,观众被驱散,盘子里的铜钱撒了一地。

人群中传来阵阵尖叫:禁军来了!

在昏过去的前一瞬间,高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到底着谁惹谁了?

有关北宋禁军的事,还有值得补充说明的地方。

我们知道,北宋禁军是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人数在一百万左右。

皇帝为了养这些兵,耗费了国家收入的四分之三。

因此辽国人常常指责大宋穷兵黩武,蓄谋破坏澶渊停战协议。

其实辽国人多虑了。

兵部的内部文件说得很清楚:大宋养兵从来都是准备对内使用,没有对外用兵的计划。

举个例子来说,大宋禁军常常担负起这样的任务:征粮,封路,戒严,拆屋。

甚至东京的市容市貌也由他们负责。

那天高俅碰上的就是禁军负责的一次清理非法商贩的行动。

打高俅的人是个上了岁数的都教头,他由于打得太欢实了,自己也晃了腰,回头找禁军报销了好几十贯的医药费。

领导们事后抱怨:要说这老职工吧,确实不好用。

平时在单位坐班的时候,一个人喝的茶顶得上辽国半年的进口量,废旧邸报成车地往家拉了卖钱,好不容易出去干点活,又不经折腾。

于是,都教头王升不久就被内退,他的儿子,王进,降一级接班顶替。

2012-5-15 16:29: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

几乎与棍子打到高俅背上同时,另一个少年的人生也遇到了波折。

这个少年不满20岁,以前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深山老林。

这次由于父兄都身染重病,他被派来替父亲来完成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参加辽国的各民族代表新年茶话会。

那时候,辽国是远东第一大国。

他的疆域西起金山(今阿尔泰山),东抵库页岛,北至今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数以百计的民族和部落臣服在契丹的金戈铁马之下。

从肇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开始,辽国就有这么一个传统:

每年春节前后,皇帝在混同江(今松花江)扎下营帐,接受各部落首领的觐见。

卫士们砸开冰层,将捕到的第一批鱼拿出来同大家分享——因此在史书上又称“头鱼宴”。

当然,在辽国立国近200年之后,这个活动的规模已经变得很大,不能用“宴”来形容了。

今年的头鱼宴召开之际,整个混同江两岸同往年一样,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一律抓起来遣返原籍。

各民族代表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来到宴会现场。

大会开始之后,大家挨个发言,以表达自己对大辽的感激之情。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俺们渤海人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大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而感到无比荣幸!”

一位赤膊穿半截皮袄的大叔精神亢奋的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回到人群中,跟听众一起热烈鼓掌。

“大叔,你们渤海那里,真的富得人人要求多交税了?”这个少年站在数千名奇装异服的酋长中间,显得有些紧张。

“糊弄辽狗子玩呢,小屁孩你也当真……”该大叔不屑的小声回答。

“大叔,天气这么冷,你们平时就穿这点衣服?”

“我又不是暴露狂!谁平时不是宋装打底外边套皮袄?民族服装还不就是头鱼宴穿给辽国人看的?”

“哦——我第一回来,不懂的太多了。那——这报告都做了两天了,啥时候散会啊?”

“快了。等会大会进入第二项,每人表演个民族节目,表演完了就完了。”

“大叔你表演什么?哦,你们渤海人善捕鹰,你一定是要表演抓鹰?”少年很兴奋。

“ 你是劾里钵的孩子吧?跟你爹一样,傻老实——我今年56了,在帐房里抓我媳妇都费劲,还他妈抓鹰?——告诉你,报名表上‘民族特长’那一栏,瞎写就行。我就写的跳舞……怎么?不愿看我这老头子跳舞?这不错了。看见那个回鹘二逼没有?妈的五音不全,一首什么西唱了几十年……”

“啊?坏了,我照实填的……”

这时,只听大会主持人——枢密使耶律那也宣布:“首先有请渤海酋长表演民族绝技:空手搏熊!”

目瞪口呆的渤海大叔被几个士兵扔进了熊山。

惨叫声中,各族代表噤若寒蝉。

“大爷的,念差行了。”耶律那也自言自语。

“接下来,女真代表表演民族舞蹈:太平舞!”耶律那也将错就错。

那个少年别说跳舞,已经被吓得走不动了。

“你为什么不跳?”台上的辽国皇帝不高兴了。

“……我不会……”少年结结巴巴的好不容易说出三个字。

“ 朕操啊!”皇帝拍案而起,“你大爷的什么叫你不会?”

几个士兵立刻上去把少年按倒在地。

“大胆蛮夷!”枢密使一边拍案而起一边朝皇帝使眼色:民族问题,慎重,慎重!真有个起义什么的今年国库又要空了。

看到皇帝微微点头,他郑重宣布:此人虽犯死罪,但念其年齿尚幼,改判发配极西之地。

“小厮,还不快谢恩?”

“臣——完颜阿骨打,谢万岁天恩!”

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小说在线阅读_第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暗黑山老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第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