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刚开始开的时候,村里药铺少,生意不错。后来附近药铺渐渐多起来,生意慢慢就冷清了。因为父亲医术虽然好,但没有学历,加上他忙,不会做生意。其他的医生都是一付药要几元,一下子开四五付。牵着病人,以量取胜。父亲一般都是一付致敌,药量大,用药大胆。譬如医典要求,麻黄不过钱,但他突破常规,常用过钱。他说,农村病人病情复杂,都是慢性病,不突破常规,很难见奇效。再者,你就那么笨,不会放点克制它的毒素的药,让他规规矩矩地为我所用?并常用组方如带兵打仗来做比喻,说用药如用兵,千变万化,在乎一心,切不可纸上谈兵,更不可见利忘义,失去本心。因此,一般病人,一付药就解决问题了。有一年,他到市内来,给我的一位老师治病,多年的慢性病,很快就痊愈了。走南闯北的老师啧啧称奇。自此,对我的新闻学习,更是悉心指导。传说中的德荫子孙,由此可见一斑。
品种多,药量大,治病费时短,自然费用要稍高一些,一般一付药收十元,十几元,微利经营。但一些人不会算账,就传说他的药贵。只有病得其他医生治不了时,才找他。父亲也因此很遗憾,常叹息,现代人习惯被骗。说,那拖着病人,一刀一刀零碎割的方法我也会用,但医者父母心,怎么能那样呢?因此,虽然穷,也很急,但他一似老庄,随缘而住。奉行姜太公的政策,愿者上钩。但奇怪的是,每到周末,弟弟回来拿生活费时,就会有几个重病人来看病,正好顾住弟弟花钱,减少了父亲不少烦恼。父亲常对我感叹,看来,你弟弟还是有些福气的。还说,他很懂事,每次放学回来,就为他做饭,临行,还会安慰安慰他。让辛苦的父亲,内心很欣慰。说句实话,这点比我强。后来,我慢慢也学会了这点。这其实就是六度中的爱语。
但不知是怎么回事,他的路子越来越不顺。父亲后来总结说,大概是与他交了不少桃花运有关。一般一个人交一段桃花运,就会出现不顺。
也可能。后来我发现,如果这些处理不好,确实很损福报。
他的路子不顺的令人诧异。譬如,技校毕业时,原本说好的学校能安排工作,却突然形势大变,出现了“砸三铁”“下岗”等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很多老工人都面临下岗,那批学生自然很难办。但他们的前几届和后几届却都很顺利的分配了。
譬如,本来找人给他安排工作,说的好好的,到落实时,不是领导突然调走,就是有其他事情,令人莫名怅惘。
后来,他去南方打工,还生了一场病,很落寞地回到家中,接受治疗,父亲整天唉声叹气。
一个人倒霉时,似乎往往就会山穷水尽。
在老师那里,我和他谈起弟弟,他说,劝他学佛吧,好好修行,会好起来的,是福报不大够。
我说我很累。老师笑了,说,要学会转眼看人间。作为大乘修行人,要把付出和困难,当作布施,积累福报的机会。学会与弟弟妹妹一起成长。
还说,他年轻时,弟弟妹妹小,父母走的早,他就在工作之余,靠写文章的稿费供养弟弟妹妹上学,现在想想,也很有意思。
这些付出,其实都能帮助一个人磨练自己的心性,修持取得更好的成就。他慈祥地叮咛到。
这话令我豁然开朗。回到市内,就急忙赶回家,劝弟弟学佛。一向只是口头应付的他,这次却忽然答应了,原来,他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撞鬼了!并得到了咒语的解救。离奇得好像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