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笑了,说,回去好好念开慧偈!接着又补充说,第一次进入初禅,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后来,我才想明白,对于究人天之际的人来讲,进入初禅,就是进入凡圣分界了。如果能成功保持住,随着将来的不断进步,那他对人群带来的利益,是无量的。即使迟到一会儿,留点小缺憾,又算得了什么呢?今后努力工作,补上就行了。
我在老师那里呆了三天,问了很多问题。临走时,我问老师,我的病来自何方?老师闭了一会儿眼,然后说,这是您有一生大量杀生所致。今生又没有把握好,因缘和合,就这样了。不过,也不要紧,好好修行,会康复的。
老师转身进屋,慈祥地拿出一个忏悔文,让我修完法、读完经后念念。
我拿起来看,看到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等文字时,不由得吃惊了,心想,我就那么坏?但没敢吭声。
老师看着我笑了,说,一般都是这样念的。更何况,无量劫来,我们做过的坏事是各种各样的。忏悔一下没坏处。
我激灵了一下子。
他又说,好好修。对了,回家烧点好香,别总烧劣质香。
我又激灵了一下子。他怎么知道我烧的香不好?也确实不好。
临行时,老师让我去他的佛堂里拜准提菩萨,说准提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当我走进老师的佛堂时,庄严肃穆之气,迎面而来。抬眼望准提菩萨,我不由得惊呆了:
那眉眼、那神态,就是我梦见的准提菩萨像啊。
病恹恹地来了,却神清气爽地走了。我一路念着准提咒,同样污浊的车厢里,却感到好似有春风荡漾。
回到家里,爱人见了我神清气爽的样子,很高兴,围着我问这问那。吃完饭,我坐在那里默念咒,她忽然问,你念的是什么?
我告诉她是老师给的准提咒。并问她怎么了。她说,你念首诗歌,我念了一首诗。她说,你再念那个咒,我又念那个咒。她说,你再随便念点其它的,我又随便念了其它的。
她眼里露出惊讶的神情。原来,每当我念动那个咒语时,她就会感到一阵阵热浪,而念诗歌啊什么的,她什么感觉也没有。
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渐渐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没事时,我就念老师教我的开智慧偈,感觉真的,智慧慢慢开启了,写文章往往一气呵成,下笔越来越顺溜,记性也好多了。
后来我找到了这首偈子的介绍:
《紫柏尊者全集》云: “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此四句偈……即是文殊根本智,普贤差别智,一部《华严经》尽具其中。诵之者,多能生慧。……
此偈是南安岩严尊者为侍者而作。侍者前生为牛,以驮砖造寺功德,获报为僧,苦无闻性(即记性很差),诵此偈久,闻性豁然而开,一切经书遂能记忆。故名此偈为「智慧偈」,以诵之者,多能发慧故也。
还有念诵此偈子开启大智慧,顿悟成就的:
又《五灯全书》载姑苏瑞光彻禅师发慧之验证:金陵柏氏子,少孤失学,知事佛。二十四岁,投三峰藏披剃,执収饭之役。
藏一日问曰:「出家奚事?」(藏师问他,出家为了什么事?)
师曰:「将学经。」(禅师说,想学经)
藏曰:「循行得自头已白矣,其奈生死何?」(这样下去,只学不修,恐怕学到头白,对了却生死也是没用的。)
师骇然曰:「若为即得。」(您说怎么才能快速得到呢?)
藏曰:「顾子如木石,且持偈发慧去。」(我看您那,笨的如同木头和石头,先持诵开慧偈去开启一下智慧吧)口授「南严偈」俾持之。(口授他开智慧偈子「南严偈」,使他持念)
师繫念不辍,每下山収饭,往返三十里,如痴如兀,童稺揶揄,或倚山岩竟日,至忘移步。如是三年不少懈,(禅师很精进,一心念偈,毫不懈怠。走路也念,念得如痴如呆,连路上的小孩子都笑他是呆了。有时依靠山岩休息时,念这个开慧偈子,竟然一天都忘了行走。这样念了三年,精进不懈)一日忽觉风声鸟语皆转此偈。(一天,忽然觉得风声鸟声,都似乎在念诵这个偈子)自念:至此何故不知此意?(自己回过神来后,就想,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念兹在兹,浑然忘记一切内外差别的功夫境界,为何还不知道其中的真意呢?)
因求进七日关力究之,(因此想闭关七日,努力参究)足纔跨门(脚刚刚跨进门),目前一迸,大地平沉,顿省偈义。亟趋方丈拟申问,藏即打趂(通趁)。
时值上元雪霁,有抟雪罗汉于庭,藏令众作颂,师倩书,呈偈曰:
「虗空一尊雪罗汉,思惟尽处阿谁判,
一片冰壶难指拟,恰来正是正月半。」
藏嘉赏之,乃曰:
「惟尔幻空,潜蛟伏虯,
若遇春雷,倒岳倾湫。」
后一日,闻竹椅倒地作声,豁然大悟(有一天,他听到竹椅子倒地的声音,豁然大悟了)。藏为助喜(藏师很为他高兴),命字「顶目」(赐给了他一个字:“顶目”,示偈曰:
「一目不足观,两目观不足,
直具顶门眼,予夺兼双独。」
师随侍一十五年,日臻法奥。崇祯己巳,藏记莂焉,遂继三峰法席(他继承了藏师的法席)。 有人说,此智慧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说。这个且不管它。我所感兴趣的是,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念诵这首偈子期间的身心变化,得到一组身心转化的数据,并弄通它的原理,譬如是特殊的音频振动调节了大脑电波,引起了大脑细胞间内分泌、经络、递质等身心的变化?还是宇宙间高能量为我所用?等等等等,让更多的世人接受,持诵它,那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意义就是非凡的了。
我的上师在蜀地之二(待写)
我的上师在蜀地之三(待写)
我的上师在蜀地之四(待写)
第六章:红尘吟(又名入世积福德)
人们都把红尘看做烦恼地,其实,它也是良好的修行场。烦恼是否能成为菩提,就看心念一转了。——题记
之一:入世自度度人(待写)
之二:冷师兄的归正
这一章的内容比较多,共分十个部分。牵涉到了很多天体运行、人间奥秘的探讨和很多有趣的经历。但因为要专修,暂时没了时间。就先把第二部分写出来。
本来想先写大心咒的,这是很多朋友都想看的内容。后来想想,这个部分,与一位邪*教*弟子的归正有关,他的故事很有趣,于是,看了看写作大纲,割草楼兔子,捎带脚写出来。
准备向一家企业努力时,朋友听说了,很热心。主动提出她的先生可以帮忙。于是我就去了她家,见到了她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