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许多聪明人,如自称信仰佛教的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之流,一边大肆索贿、受贿,包养情妇,弄得人天共愤,一边却献上点滴赃款供佛,幻想佛菩萨保佑他不犯事,官职节节拔高;幻想占些好坟地,子孙发达。佛菩萨和土地公公如果有灵,不打他的屁股才怪,哪会管他的闲事?结果只有掩耳盗铃,自寻死路了。其实,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前,早就给这类人定了性:末法时代的恶贼,往往伪称佛子,假佛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是破坏佛教的敌人,人人可得而诛之。孔门亦称之为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残人,“小子可鸣鼓而攻之”。
闲谈风水,或许又会被朋友称为不问苍生问鬼神,嗤之以鼻。但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志,不妨把所见写下来,作为清夜谈资,权博一笑。
“什么原理?这个可以说吧?”
窗外风雨咆哮,风扭动树干,发出骇人的声音。从信阳回来,就不大适应这里的风雨了。信阳号称小江南,风雨很缠绵,温情,一年四季总是温情脉脉,这里的风雨,一如标准的中原汉子,风雨雷电,直来直去,风风火火。
道家师兄坐在那里,闭目,沉吟了半晌,似在请示什么。
忽然,他睁开眼说:“这个可以对你讲。具体原理不清楚,大概类似激光光束的定向传递作用吧。修为高者,可以用意念将自己的话语做成音束,传递到几千里上万里外,给特定的人,然后他就可以接收了。”
这个我听菩提老师说过。据说他的老师,修法成就的高僧,就会这一招。小时候,他跟老师学法,带一个亲戚过去治病,亲戚是严重的肺结核,那时肺结核很不好治,医疗条件不行,弄不好的话要死人的。林黛玉好像就是结核病,有人笼统说是肺病,早死的。那或许是清朝的一个著名的病例吧。
《因式子静坐法》一书中的那位蒋先生,就是因肺结核病开始修行,最后靠修行治好病后,留下了一本心得体会,向世人介绍静坐的好处和方法。那本书我有,但前几天再翻,却找不到了。蒋先生费了很大功夫去修行自疗,但菩提老师的亲戚却有福了。高僧听完他的诉苦,说,肺上有核洞,给他补住不久行了吗?话一落唇,病人马上感觉轻松了。高僧交给他一个简单的方子,让他按时辰服药。他服了几次,结核病就完全好了。
很神奇。最神奇的是,据说他回去把方子忘了,向菩提老师求助,高僧就用密音传耳的方法,把方子又给小菩提说了一遍。
虽然听说过,但没有见过。因此好奇难免,便说:
“真的吗?可以让我试试吗?”
道家师兄正要说话,我的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可以的。小朋友”。
这声音把我吓了一跳,转眼四望,却四顾无人。貌似见了鬼了。心里不由得咚咚直跳。
我问道家师兄:你听到刚才的声音了吗?
他打了一个饱嗝,说:“什么声音?风声雨声打嗝声,其他什么也木有。”
“哈哈,吓你一跳吧。”那声音继续说,“你不是要体验吗,他当然听不到了,这个只有你我知道。山间风雨很大,好凉爽啊!那条百年大蛇吓得缩着头,好可怜!呵呵”
我听明白了,是那位老人。震撼之极,声音颤抖,问他:“谢谢老人家,谢谢谢谢,我可以不可以跟您学?”
老人的声音没有了。我大声又问了一遍。道家师兄看着我跟魔怔了似的,投来莫名其妙的目光。
耳边却再无声音。
半晌,道家师兄说,老人说,你将来自有明师的。而且,不是一般的明师。善自珍重。并送你一首诗:
心怀大愿入世游,可怜红尘纷扰愁
一心向道终无悔,此身终将做大舟
“他什么时候给你说的?”我问。
“刚才。”道家师兄说。“看来你们之间缘分止此了。”
这话让我很黯然。
我有一帘幽梦
各位师兄和朋友们的热情顶贴,让我非常感动。还有一些朋友担心掉入坑中,发信质问,也让我感到很无奈。不由得想起了台湾许茹芸演唱的歌曲《我有一帘幽梦》
我有一帘幽梦
梦里有你相共
你的眼神你的笑
和我紧紧相拥
我的一帘幽梦
转眼都成虚空
你的眼神你的笑
变成泪眼朦胧
我的一帘幽梦
茫茫人海谁共
梦里春去春又来
有人情深意重
收拾一帘幽梦
牢牢锁在心中
往事如烟留不住
天涯海角珍重
其实,我何曾不想让四十年的风雨幽梦,苦乐得失,尽快与诸君共享?但山水迢遥,路途漫漫,既要工作养家,又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物和诸位师兄朋友的托付,完成自己已出和待出的书稿,分身乏术,感到疲惫而无奈。
离开这段时间,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帮助弟弟操办婚事。父母皆化作云烟和记忆,但生的始终要延续生的悲欣,我不得不和哥哥们负担起责任来。忙了将近一个月,什么都抛了。婚礼那天,看弟弟、弟媳向我们鞠躬,哽咽着说,感谢哥哥嫂嫂们。我的眼泪忽然欲奔。
事需经过方知难。在红尘里携手走一遭,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不容易啊。
2、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地儿佛理散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在陆续上市。出版社和编辑以菩萨精神,不为名利,发心去做一个普通作者的书,二月河、范学宜等名家站脚助威,为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因此,作为作者,无法,也不忍袖手旁观。
因此,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辅助宣传、发行,以期让更多读者读到这本书,得到心灵的滋润;其次是因了各位师兄朋友的支持,从我这里预定了700多本签名结缘版的书,要一一分寄。深深感谢他们的厚爱,得用心签字,题词,常常熬到深夜,签字签得手软……好在有快递公司,忙里抽闲做,终于寄完。
忙到极处,生病发烧的4岁多的小女儿都无法照料,只好一边让她自己喝水,吃药,自己一边在书房里不停地做事。
但无论在忙,我都始终无法忘怀茫茫红尘里读者朋友们的眼神,的微笑,的支持,的鼓励。虽然幽梦无凭,但有梦总是美的。
目前这本书已经陆续在国内上市。开始初步流通。读者既可以从我这里拿到签名版的结缘版书,又可以从各地新华书店、三联书店以及亚马逊购书网、蔚蓝网、孔夫子网、中国图书网、中国三联图书网、单向图书馆、三联滁州图书网等多渠道见到,反响还不错,一些中老年朋友告诉我,拿到后就连夜读,爱不释手;有位青年朋友本来结缘了两本要送人的,她告诉我,拿到后,不舍得送人了;还有第一批的不少读者,写文章、写微博发现帮助宣传,年迈的佛教的师尊和儒家的师尊,读到书后,深夜从千里之外发来信息表示祝贺,令疲敝的我多少有些安慰。只回复了一句:这是您们和编辑、读者多年培养的结果……就无语了。
深夜忙完,有时拿起这本书,昏黄的台灯下,萧萧夜风里,独自面对雪白典雅的封面,墨绿的飘香的字体、考究的带着芬芳泥土气息的插图,四十年的风雨烟尘,仿佛的的而来。感到过去的梦,真的很无凭,当年刻骨铭心追求的,想得到的,已得到的,现在看来,或许是错误的,或许是不值一提的。当年因未有得到而痛哭的,现在看来,未有得到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这经历,无论对错,都在滋养着我的身心。让我成长,让我常怀感恩。正如歌中所说:
收拾一帘幽梦
牢牢锁在心中
往事如烟留不住
天涯海角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