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人类天生好奇,所以新闻业大兴,专门满足需要。我也不例外。对神秘的东西,总想探个究竟。

前年,到据称是墨子故里的河南鲁山县游玩时,万山丛中独行,夜宿农家。偶遇当地小有名气的风水师—— 一位衣着旧中山服、鸡皮童首、口才甚佳的老农。据说,他曾给许多单位和官员看过阴阳宅。我好奇地问他,风水是真的吗?他说,山川地气对人是有影响的,但要想占据好的风水,并发挥效力,主要还是看家庭和个人是否积德。接着,念了一句很古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说,没有积善的家庭,强占风水,会对地舆师和占风水者不利。我问,那么,你们出去,如何给别人选地呢?他说,先观察其家族的言行与积德情况,一般所点之地,最多出一个大学生,古代称秀才。七品以上的地,上天是给好德的人留的,不可强点。我问,民间亦盛传,点穴师点中好穴,会眼瞎。真的吗?老者颔首微笑。很有意思的是,老者并没有给自己家找好穴,他认为自己积德不够,于是,潜心学医,义务行医一方。

这与我在异乡碰到的一位隐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那位隐者曾举例说,成都有一丨警丨察,精通风水,在海南找到一处龙脉,移父母骨殖于彼。但好运没有如期而至,做事总是失败。开发铜矿,别人都挖出了,他挖出的净是石头;打温泉井,明明探明到地下某深度有水,他的管子却弯曲,不能打出。

接着隐者又总结道,人的命运成败,一是积德,二是做事,三是命运,四是风水,五是阴功,六是读书。并嘱咐说,关键是要积累福报啊。我不服气地问,那么国家打矿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讲究呢?他说,那是全民的福气,与个人无关。

他的见解,与古籍记载“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颇有同与不同之处,其实,无非是把做事从积德里分开罢了。

做事和积德放在风水前面,民间亦有很多传说,包括典籍记载。说来很有意思,听到隐者此说不久,出差北京,在海淀区图书大厦,正好翻到一本介绍风水的古籍,中有范仲淹道德感天,坟地由坏风水变好风水的故事。时间积久,书名已经忘了。但大致意思还记得:

据传,范仲淹被贬到浙江做官时,两家邻居打官司。其中一人买了被邻居称做福地的天平山一块地,欲做祖坟。后来,请风水师复验,风水先生说他上当了,高价买来了一块“五虎扑羊”的绝地。并指明,地里很多岩石是尖端向下,恰如“万箭穿胸”,选择这里作坟地,不仅世代不能升官发财,且有奇祸加身。买地的人深感上当,要退还,两家闹到公堂。范仲淹听讼毕,说,你们都不用争了,我家有块好坟地,给你们换换。 不信邪的范仲淹把母亲埋进绝地。范坟建成当晚,雷雨大作,满山顽石掉了个个,尖端向上,颇似大臣们上朝时手执的笏,绝地变成了福地。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也把这片山石叫“万笏朝天”。范仲淹的儿子没有受坏地的影响,做了宰相,后世代代有人做官。据浙江一文人介绍,至今,尚有“万笏朝天”石林,在范公祠堂旁,成为当地一景。

书中还并列有另外一则故事,不妨转述。

据说,严嵩由泼皮摇身变为宰相后,曾经霸占一处无主坟地,挖开,发现是自家先祖的坟地,上有铭文,说此地,七世后出大官。算来,到严嵩时,正好七世,由于自掘坟墓,泄了地气。严嵩从此败落。

这两则记载,是论述德与事大于风水的。中国的典籍,真伪难辩,只是闲来偶读,兴趣盎然,可资消遣。

其实,风水源自孝道。古人不愿意将父母的骨殖浸泡在水中、地风中,故择无水无风之干燥墓穴埋葬之——何谓地风?现代台湾风水师“与时俱进”,认为地风就是现代所说的地磁场,也是很有意思的观点——后来,这一文化初衷经过不停地揉搓和变迁,变形了。择地葬先人,成为为后人纳福的工具了。对于父母遗骸,不是象随园先生袁枚笔下的荣公那样,纯为父母,早葬为安,孝道格天,而是废物利用,为了利己,如同荣公子女的行径。从德的观点来讲,发心即不合孝道。甚至有记载,为抢占福地,竟然杀死父母葬之,就离孝道更远了。

正统的宗教,都不太把风水当成很严重的事儿。儒教和道教把德排在第一位,风水的位次很靠后。佛教则不允许弟子去卜卦、算命,认为通过自己的积福积德,有功于社会,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至于风水,认为它是依报,随着正报转的。什么是正报?即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善心善行所形成的结果。譬如,我们这个婆娑世界,凡圣同丨居丨,人心有善有恶,于是,感得的依报是地势高低不平,社会、人生烦恼与欢欣参差相交。至于西方极乐世界,纯粹善人伙居,环境和人际关系就异常美好了。佛教认为,不顾人心与言行善恶,转求无知的土地赐予福泽,是“颠倒”、“无名”。 “颠倒、无名”是佛教专有名词,用现代话来翻译,就是舍本求末和愚痴。

如果不先戴着有色眼镜,而是认真观察,此说颇有几分道理在内。凡是文化、科技发达的国家和地域,注重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天会是蓝的,水是绿的,社会是和谐的,富足的。反之,则乌烟瘴气,人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烦恼重重,疾病丛生。团体和个人的生活环境也概莫能外,不外乎一心。

风水之说,近来大兴。真假之辩甚为激烈,且不管它。我看,很多正统风水师主张的做事和积德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观点确实不错。一个人善事、好事做多了,自然名满天下,大众敬仰,余荫不绝,子孙的路子也宽得多。古今中外,大都如此。范仲淹为什么被人称赞?他真的把先天下之忧而忧落实下来,拿出2/3的薪金办义学、济贫困,其购置的义田的组织原则,很象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义田公有,由公正老者掌管收支,家族或附近的居民有困难、子女上学,均可以由义田里的收入供给,等到有偿还能力了,再偿还,用于他人。当代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胸襟博大,万众钦佩。尤其是***,设计出了中国特色的田地公有制度,利乐天下,方成大事。而蒋总统,当年忧心失天下欲亡时,若能反恭自省,约束四大家族和官吏,莫鱼肉百姓,认真按三民主义的初衷行事,改革制度,为天下苍生造福,为自己积德,天下未必会失。可惜,他把一块坟地的能力看得过于高了。

和他犯同样错误的糊涂蛋很多,民国时期,一些地方军阀曾经挖朱德的祖坟、曾经把宋庆龄家的祖坟占为己有,幻想别人倒霉,自己家族出几公几侯,忘记了自己的丑恶和百姓的疾苦,结果贻笑大方,遗臭万年。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小说在线阅读_第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_地儿_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第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