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周易》的精髓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探讨其运行的规律。诸葛亮治国、用兵时十分注重天、地、人的综合考察。他在《将苑•智用》中写道:“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强调一个优秀的将领应“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 (《将苑•将器》)。“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星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兼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将苑•兵势》)这真是将《周易》天、地、人综合一体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加上自身的修行,所以,他善用各种道家的术,如梅花易数来推断什么时候来雾,趁大雾天气,去草船借箭,以及敌人的兵力安排,还会缩地术,看来跟半仙似的,自然就毫不奇怪了。徐庶、张良、刘伯温等等,都是道家人物。所以,他们排兵布阵,运用的都是易经的道理。”

“我看高僧传记上说,诸葛亮没有修成,后来转世为人,做了驻守剑门的一位诸侯,修净土法门往生了。”我说。

“是吗?我没有看到。不过,诸葛亮太忙了,出山后,虽然自称山人,但没工夫修持,也很正常。其实,很多道家人物,也是佛道双修的。”

“对,救国救民,本身就是行的菩萨道。”我说。“历史上,也有很多佛家人物在民族遭难的时候,出山力挽狂澜,譬如,朱元璋身边曾有一位疯疯癫癫的和尚,每到朱元璋遇到困境时,他就出现了,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高僧浮图澄,参与国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造就了几十年的太平,这样的事情很多,据说,很多大菩萨都化身帝王、将相来到人间,帮助众生,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谈到佛道双修,其实,周易的一些大家,也讲相由心生,和佛家是相通的。这大概与后来的文化交融有关。正如明朝理学家陆九渊所说,“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认为,周易讲“数、理、相”的统一,“数、理”通过“相”表现出来。而“数、理”则和源本自然的“心”是同一的。而中国哲学的精髓也在把握一“心”,用来感通天地,感悟人生。《黄帝内经》里的天人合一观,就是如此。”

“是尔,是尔。”道家师兄说:“据说,蒋也很重视这块,电影上不是说,他告诫他的儿子说,某某寺是很灵验的。可惜,他一登高位,就把民生、民权等三民主义给忘了。太祖身边也有这样的高人。……据说,长征时期,曾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给他写了8341,几个字,他很聪明,一听就明白了,说,要护持佛法,老和尚笑笑说,居士不要忘记……(略五千字)这些,姑妄听之吧。也许是传说。”

朋友在一边边听边沉吟,突然他问:“算您们说的有理,但八阵图的有八门,生、伤、休、杜、景、死、惊、开,你找的不是生门,而是死门的位置。”

“呵呵,”师兄笑了,说:“不要忘了,那是死人的墓地!死人和生人的时空观,大概不一致吧。他们的死,就是重生啊。”

我们都笑了。

吃完饭,朋友走了,顶着风雨,我和师兄回到他的小屋,夜宿那里。我问他:“真的那位半仙给你说话了?我怎么没听见?”

师兄说:“真的,听说过密音传耳吗?”

“那不是武侠传奇吗?”

“不是,世间真的有那种功夫”

附录:

闲谈风水

摘自佛理散文集《悠然檀香》

昨晚,夜雨声声,卧榻辗转之际,信手抓来一本清代才子袁枚的《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清新淡雅的文笔,奇奇怪怪的鬼故事,夤夜读来,颇觉有趣。读过的数节中,最喜欢《风水客》。以《子不语》许多人难得一见故,转录原文如下,以飨同好:

“袁文荣公父清崖先生,贫士也。家有高、曾未葬,诸叔伯兄弟无任其事者。先生积馆谷金买地营葬,叔伯兄弟又以地不佳,时日不合,将不利某房为辞,咸捉搦之。先生发愤,集房族百余人祭家庙,毕,持香祷于天曰:“苟葬高、曾有不利于子孙者,惟我一人是承,与诸房无碍。”众乃不敢言,听其葬。葬三年,而生文荣公。公面纯黑,颈以下白如雪,相传乌龙转世,官至大学士。

文荣公薨,子陛升将葬公,惑于风水之说。常州有黄某者,阴阳名家也,一时公卿大夫奉之如神。黄性迂怪,又故意狂傲,自高其价,非千金不肯至相府。既至,则掷碗碎盘,以为不屑食也;折屋裂帐,以为不屑居也。陛升贪其术之神,不得已,曲意事之。

慈溪某侍郎,坟在西山之阳,子孙衰弱,黄说袁买其明堂为葬地。立券勘度毕,从西山归,已二鼓矣。入相府,见堂上烛光大明,上坐文荣公,乌帽绛袍,旁有二僮侍,如平生时,陛升等大骇,皆俯伏。文荣公骂曰:“某侍郎,我翰林前辈。汝听黄奴指使,欲夺其地。昔汝祖葬高、曾,是何等存心!汝今葬我,是何等存心?”某不敢答。公又怒睨黄,叱曰:“贼奴!以富贵利达之说诱人财,坏人心术,比娼优媚人取财更为下流。”令左右唾其面,二人皆惕息不能声。文荣公立身起,满堂灯烛尽灭,了无所见。

次日,陛升面色如土,焚所立券,还地于某侍郎家。黄受唾处,满身白蚁,缘领啮襟,拂之不去,久乃悉变为虱。终黄之世,坐卧处虱皆成把。”

风水,是中国传统神秘文化。其具体起源很难考证。1993年,我到曲阜参观占地数百亩的孔林,见孔子坟前横犁一荒草萋萋的干水沟,与环境很不协调。当地导游称,此乃秦始皇为破坏据说有帝王之象的孔子的坟地而挖。如果不是附会的话,屈指算来,风水之说,至少有2000多年之久。几千年耳濡目染之故,国人或多或少在内心都留有它的影子。尽管从五四时期,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一些知识分子,就大力倡导从民族文化中消除这些东西,但民间文化的影响,使不少人,特别是官员,内心还是相信的,当然为了种种忌讳,表面说一套,也可以理解。由此可见,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或者说顽固性。

不惟古人,通过破坏风水或强占风水,希望达到一些目的的,近代亦不罕见。今晨,在中华网首页,翻到一则奇闻:《毛泽东和蒋介石的风水恶斗》。题目很唬人,点开看来,题目和内容却大不相符。可以作为新闻界追求抓眼球,剑走偏锋的一个典型。

文中说,蒋介石忌惮毛泽东与他争夺天下,选诸多风水师开会,集思广益,一风水师指出,毛泽东的男生女貌相(一说南人北相)克蒋介石的灵龟转世相,与其争天下者,必毛氏泽东,但可以用破坏风水来免祸。蒋立召亲信班子研究 (陈城、顾祝同、白崇禧均参加,其中不乏受西学熏陶的海归派),派白崇禧破坏毛家风水。部队到后,毛家故里的人执意不说坟地之所,于是被刑讯杀害200余人。其作为与《风水客》中的子陛相较,尤其恶劣。

短文如此,没有下文。算不上“斗”,只能说明蒋的一厢情愿。记忆中曾有毛泽东对待蒋介石家坟的故事,果然在网上搜得,略有荒诞之处,可以作为补遗。

文称:灵龟相的蒋介石兵败逃出大陆后,果然如龟缩进水中的壳里,落草台湾。蒋家奉化墓庐成毛囊中之物,但毛泽东以德报怨,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1959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他致台湾友人的信中说,“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周恩来总理还在信尾加了四名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 文革时期,周恩来专门指示保护奉化墓庐。在台的蒋介石闻知后,感念不已。

透过历史风云,观看从封建社会的尾声里走出来的领袖们对所谓风水的见解和胸襟,确实很有意思。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小说在线阅读_第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_地儿_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第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