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以,很多研究周易的高人,都不大把世俗人所谓的带点巫术色彩的“术数”(非原来的道路和量变之意)看得很重。而是踏实做人。譬如邵康节老先生,自幼勤奋异常,史载他青年时代,一心于科举之学。‘尝筑庐苏门山百源之上,冬不炉夏不扇,刻苦钻研。’遇到道家高人陈抟的再传弟子县令李挺之后,就专心研究周易。三年期间,所居处不设床,而是昼夜端坐学思不倦。写《周易》一部贴于墙上,日诵熟十遍。后来,李挺之改任河阳司户曹,他跟着老师继续求学,在州学的公寓里住宿,因为穷,点不起等,就把饭钱拿来换灯油,继续勤学。因为发心正确,道路(术)正确,加上努力,不断取得数的量变,愿力与术数配合,才取得大成。

“社会上很多人不能成功,缺乏的往往不是良好的愿望,而是术和数。也就是说,缺乏道路、方法和努力。

“邵康节临终时,他的好友,理学家,通晓周易的张载被朝廷排挤,回陕西老家时,路过洛阳,听说他病了,就去探病。张载喜欢谈论命运,说:“先生信命吗?我愿意试为您推算一下。”雍邵康节说:“世俗人所说的命,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仅仅是天命而已。”并暗示张载要注意,他不一定能回得了家。结果张载到了潼关,果然暴卒。不过张载也是奇人,听到邵康节的暗示后,自己推算了一下,沐浴更衣而死。”

“ 他说的天命是什么意思?”

“天命就是自然规律,譬如人有生必有死。坦然面对就行了。这一点,在邵康节临终前一天,历史上著名的二程之一的老友程颐对邵康节说:“先生到了这个地步,别人已经无能为力了,您自己做主吧。”邵康节说:“我平生学道,岂不知此?但是也没什么可主张的。”颐依然劝他不已,让他想办法。邵康节戏言道:“你老兄真可以算是“生姜树头生,必是生姜树头出也。”意思是说,你认为生姜是从树上结的,生姜必然是树上结的?那是不可能的。生姜只能是地上结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卜算是不是一点意义也没有呢?”

“不是,卜算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邵康节所说的“以身观万物,万物理非遥”,通过比类取相和细致推演,了解到事物的发展趋势,然后警醒自己,查找自身不足,从改变自心做起,达到“莫向山中寻白玉,但于身上觅黄金”的作用。或者,通过卜算,提前为即将到来的事物做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

所以,邵康节虽然精通术数、风水,葬父母时,却不按风水书上去找穴,而是找一个风景秀丽的“五音”协调之地,把父母葬了,也不用术数给自己算命。因为,他知道,一个人不努力改变自己,光靠算命——推演事物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用呢?而是用毕生精力,写了几部《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用万物变迁的规律,阐述人生社会变化的根源,警醒人们和统治者,正道而行而已。他为别人算命,只是传播这种人生规律的教化的方便而已。”

老者的话,令我似乎茅塞顿开,却似懂非懂。夜深了,师兄说让老师早些休息,我只好离开了。

因为外出学习,离开了一段时间。那时我比较勤奋。对文学、新闻特别痴迷。拜了好几位新闻界的老师,有搞报告文学的,有专攻消息、通讯的,让我受益匪浅。听说外地有个新闻培训班,我就请假去了,尽管单位什么也不管,但我还是毅然自费去了。我总想,人要想做点事情,就要有点精神,不要光抱怨环境。我特别欣赏一句话,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味地抱怨环境,只能虚度年华。

回来后,我发现师兄的房间内,床和桌子的位置变了。很古怪。师兄说,是按照八卦的原理摆的,想借用一下自然的力量来帮老师治病。师兄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老师在一旁微笑,显示出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老师是胃癌。脸整天黄黄的。和一般癌症病人不同的是,他不忌讳谈癌症,虽然我看得出,他仍对生命有无限的眷恋,但比一般人要看得开。

傍晚,我闲着没事,常去师兄那里,听他们闲聊。几个人无拘无束,无所不谈。有时,他们也听我谈佛教的事情。但我那时对佛教知之甚少,几乎无话可谈。

一晚,我对他们谈起了圈地的事情,说上学时,发现在圆桌那么大的那块地里练功,效果似乎特别好。

师兄说,估计是一位高人的墓地,高人的能量场比较强,没有散失,所以你在那里修炼的效果特别好。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它同学为什么会看到恐怖的脸呢?

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人生在世,都喜欢新奇的东西。研讨了半天,没有结果。他便取出几枚铜钱,让我撒了一卦。然后子丑寅卯地念叨了一阵子,说,奇怪啊,卦象显示,那里似乎有生命在活动,似人形,却无肉身。

师兄说,是不是那人得道了,暂时没有尸解,在定的状态?

老师又推算了一下,说,不像,那里应该不止是一个人。而且,很灵异,有上天入地之能。但似乎被什么困住了,暂时不能解脱。

师兄说,那是不是落难的外星人?

老师又推了半天,收了铜钱,叹了口气,说,茫茫天道,不是你我凡夫所能推测。遗憾的是,我没有得到邵康节留下的陈抟的心法,否则,修持到一定程度,可能会直接看到,清楚地知道。

您说,这世界上还真有陈抟这个人?他不是神话中的八仙吗?我好奇地问。

有。老师说。陈抟的事迹在《宋史•陈抟传》有记载。他就出生在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的乡党。他本人就是个大才子,擅长写诗歌,我最喜欢他留下的两首诗:

一是《睡歌》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恁时正酣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两三个君子,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还有一首《辞歌女》

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

表现出他不为名利色欲所拘,自在旷达的人生襟怀。

还有皇帝给他送美女?我惊讶万分。

又骚着你的痒痒肉了。师兄笑道。

有。老师也笑了。对师兄说:饮食男女,功名利禄,作为一般人来讲,都是原始的欲望之累啊。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感叹: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因为这个身体的逼迫,升起了种种的欲望。很多人就跟着走了。所以道家都在身体上做功夫。以转化身体之累。

陈抟起初也是这样。按现在人的话来说,他从小是高材生。《宋史》记载他“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_地儿_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