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北京的第三天,我从宾馆出来后,就打车去八大处,上车后,司机师傅问我,是外地人吧,我说我浙江人。一听浙江人,司机来兴趣了,说以前在浙江当过兵,然后转业当出租车司机,在部队学开车的,说浙江人如何,说浙江气候天气如何,跟我谈温州的小女人,谈台州的渔场,谈金华的佛手,义乌的红糖。。。我寻思,这司机当兵怎么经常外出啊,好像浙江什么他都清楚,半个小时还没到八大处,我听他说话,有点不耐烦了,本身没休息好,想坐车稍微休息下,他就一个劲的在那闲扯,一般我就嗯嗯的回答,偶尔插几句话,最后索性不说话,听他扯,最后说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正眼睛眯着的时候,思维游离空虚状态,砰的一声,追尾了,我头一下撞前面玻璃上,火气三丈,我说你开车不能看着点么,我还不想死呢。瞟眼朝前后看,路上堵塞了一路,前面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故。

司机师傅就一个劲的道歉,说不好意思,然后下车后,跟前面司机交涉,我也下车来,一看前面醒目路牌的几个字:八宝山。我他妈当时就火了,我说我去八大处,你给我拉八宝山干什么,我他妈又不是来找墓地的,我是八大处拜佛的,司机师傅不理会我,直接朝前走,这时候前面三菱进口Lancer车上下来一女的,我看到这女的时候我就震惊了,差点就喊出来了,一样的红色衣服,红色鞋子,一样的面容,这不是林依么?大白天还能见鬼,我站那半天就好像痴呆了一样。只见她下车后跟司机师傅说了句什么,右手指了下前面八宝山那路牌,那司机就立刻回头,然后拉着我就让我上车,我一个劲的拽着不想走,还一边扭头看那女的,女的漠然的看了我一眼,依然是右手朝路牌指了一下,就上车,背后听到的是关车门的声音。

我坐车上,我就问,师傅,那女的跟你说什么了,师傅说,没什么,反正她不追究,我也就不愿意多说,追尾,我的责任,刚才开车的时候突然前面飞来个什么,刷车不及时。说这个,我其实脑子里又闪现出几年前单位的车祸。

但是我不解的是,这个人怎么那么像林依,到底是不是,想想有点后怕也就没多想。突然就又火起来了,车虽然开动了,但是问题是我不是到八宝山,我到八大处,我说师傅,你这车怎么开的,我要到八大处,你是不是听错了。师傅说是,听错了。不好意思,我给你免掉前面的车费,现在送你到八大处。

到八大处后,没进山门就遇到一和尚,擦肩而过,又回头来找我,说小伙子,我送你几句话。

通常我看到和尚,道士,出家之人,都是有几分发自内心的崇敬之心,至少有一种尊重的态度从面容上体现出来。因为这些人都不是世俗之人,虽然现在他们圈子也是有末法的感怀,但是毕竟能入方术之途之人,大多是有些玄幻缘分的。这大概跟我的八字有关,以后我会专门分析我自己的八字。

和尚说,你刚才有意外惊险之事,但是有贵人相助,化险为夷。这句一出,我一惊,不会这么准吧,我的个神,刚发生的事情啊,贵人难道就是那红色女子?和尚继续说,今天施主你是来拜佛的,否则你灾应今日,佛祖度化你了,将来你定为玄门高人,度化世人,否则一生坎坷,妻离子散。有缘到云门山找我,山人法名玄隐,施主保重!一阵风吹过,我才回过神,禅师已经走了很远。

两次车祸,一个林依,一个玄隐禅师,难道我真与玄学有缘?

无论是林依,还是玄隐禅师都在我今后的人生以及学易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影随形。从北京回到浙江后,研究易学基本就是我的主要娱乐,看书,到处拜访,到杭州灵隐,去府南,到衢州钟楼下,到沃尔玛广场附近溜达,。。。就这样痴迷的研究学习,对易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建立了一种易学的思维模式,对易之历史以及命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为了便于后文的阅读,在这里我想将这些想法以及理解大致罗列于下,虽然显得枯燥,但是其中的某些小情节,还是值得琢磨,有一定的味道。中国易学从先秦就肇始,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王侯贵族,对天命观是比较认同的,天能决定人的命运,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又说受命于天。到战国春秋时期,孔老二也发出五十知天命的感慨,其实孔老二是很悲催,用现代的说法也是一苦逼男,奔波五十年,流串列国,最终还是一无所是。最后自嘲,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之类,我只能对其表示同情,如果现在孔老二在街头摆摊算命,我还是要去随便算一算的,毕竟给润金是主要目的。

从春秋到两汉这一时期,命学的传承也是在继续着,值得关注的一个人,是那个矛盾的王充同志,这鸟人很有意思,被称为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但是他丫的自己却命理哲学著作一本接一本的写,所以现在你跟我说易学是伪科学,我一巴掌就过去。他最有名的应该是《论衡》然后《命禄》《气寿》《辛偶》《命义》《无形》等等,他说人命又不教而善者,有教善而终不善者,天命是也。他还从秦将白起坑赵国降兵40万得到启发,谈国命大于人命,谈寿命大于禄命。不过他的书里有很多盲派的技法,不信你自己翻去,比如怀孕吃兔,子月生则缺唇,比如遇雷而生,易为聋哑盲瞽之人。

干宝这个人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一本《搜神记》风靡华夏,怎么也是当时的畅销书,如果交版税,这哥们的版税估计能买现在北京二环的房子10套。不过对他版税我没兴趣,我有兴趣的是他书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个姓周的穷人,虽穷但是喜研道学,有天晚上做个梦,梦到上天从头顶飘过,天公表现的很哀伤的样子,说了句话,此人限至此将尽,意思就是不久就要死了,要赶紧挣钱,用钱换命,遇到一个叫张车子的婴儿才能让他命改观。于是这周家夫妇两人日夜劳动,最终挣得千万钱,这里你别较劲,千万是古代的,你可以当成现在的日元,没几个钱。终于等到某一天,一个怀孕的妇女到自己家乞讨,就在周家屋檐下生产了,然后周哥就问,你这娃准备取名叫什么,回答说,叫张车子,周哥就想,天公托梦现在该应验了,于是将钱财都给予这母子两,后来,张车子给周家报恩,周家从贫到富云云。

这故事其实宣传的就是一种天命观,我们心中要有神仙,要有尊者,不能无所畏惧,做事至少有个恩德敬畏之心,别整天不知丫的几斤几两,咋呼了得。离地三尺有神灵!人不收你,天要收你。

唐代算命术飞速发展,一天一个样,就好比90年代末期后的互联网,这时候,李虚中,僧一行,桑道茂这些鸟人开始崭露头角。但是不管你丫怎么折腾,到唐代连时辰都不纳入到八字的体系中,现在说以前如何准,说李虚中察人禄命,十有九验,信不信随你,反正我是不信的。不过到后期,印度西域那边的叫康居国的李弼乾的术士来到东土之后,带来了著名的《韦斯经》这书,后来不知道翻译成什么名字,我找了几年连个毛都没看到。这玩意将西方的占星与中国的禄命组合起来,从而演变为后来的子平术,经五代徐子平的发展,到宋代的徐大升的传承,命学才真正意义上系统化。

周易江湖-----------学易天涯》小说在线阅读_第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浙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周易江湖-----------学易天涯第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