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她表现出很多怪异的行为来,穿衣服,必须穿红色的,所有的衣服,所有的鞋子。到13,4岁的时候,连被子床单,都要求她妈买红色的。到15岁那年,这孩子离家出走,走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跟她妈开始家周边苗圃找,后来到街上去转悠,再后来又到周边城市去打听,一般一个月至少去两次周边打听,逢人就问,有没有看到一个满身红衣服的女孩子,一直就没找到。大半年后,她自己回来了,问她去哪了,总说去了仙巫山。这山到底在哪,什么地方,我们是不知道的,又问去干什么,她说去拜师。然后回来后,就整天不出门,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了,这几年中,吃饭什么的,都她娘送门口,然后她自己拿进去,吃完再给送出来,很少出门,有时候让我们帮买点本子,笔什么的。

有天晚上,突然听到她屋子里尖叫,我跟她妈以为出什么事了,赶紧去敲门问怎么了,那边又正常了,开始的时候这种事情一般一个月也就一两次,到后来,基本天天晚上这样,你一问里面怎么了,里面回答说没什么事,做恶梦。

20多岁的人了,该说亲了,我跟她母亲也着急,就拖人给说亲,来提亲的有好几个,人家来了, 她都不愿意出门,每次见面都是死敲门,才出来,出来后,她就一直盯着男方看,眼睛都不眨,我们看着都害怕。这样来回几次,都没人愿意过来提亲了。这样又拖了两年,林依24岁那年,突然从外地来了一个陌生男人,跟我们娘俩说要来提亲,说是以前就认识的,一直没找到,然后现在打听到这里。对我家林依一直念念不忘,我们老两口大致是明白了,猜测估计是15岁离家出走的时候认识的朋友。名字叫赵敬闲。

这男的来的时候,没走到家门口,林依就自己跑出来了,那神情很是激动,大喊说自己终于破解了,终于可以谈感情,结婚了。然后这男人跟我家林依就在屋子里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个下午,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当天晚上就跟我们提要跟这个叫赵敬闲的男人结婚。

我们想了想,都这个岁数了,一直提亲的人都以为我家出了个怪胎,既然现在自己想嫁了,那就随她吧,我们大致问了下男方的情况,家庭之类的,说什么现在我也不记得了,大概就是说他是四川什么地方的,叫什么崆峒的地方。说父母都不在之类的。然后我们第二天就准备,一星期后举行了婚礼。林依彻底变了,结婚后变的爱说话,吃饭也自己出来吃,但是衣服依然是红色,鞋子已经没有什么变化。跟我们也没事说两句,自己衣服也开始自己洗了,有时候还给她妈做饭打打下手。那个赵敬闲呢,每天晚上出去,白天就屋子里不知道捣鼓什么。

可惜好景不长,邮递员在他们结婚一个月后送来一封信,我们不知道信的内容写的是什么,但是那男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再后来,林依又出去了有大半年的时候 再回来又带回一个男人 又是一个月,难那人自己又再也没有看到回来过。

你是来我们家找林依的第三个男人,我不知道你们怎么认识的,我也不知道你们什么关系,所以你今天来了,我就想问问你,你清楚我女儿的一些事情么,或者说她两次离家都干了什么,虽然她已经不在了,但是总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

老大爷断断续续的说了这么多,我一直慢慢听着,我想插话,一直也没插上,反正就是让人匪夷所思,对于林依父亲的问题,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呼延过去了,其实我也就是偶然从一个胡同口的检到的一本破书上看到的联系地址,然后闲的无聊就贸然写了一封信过去,居然得到回信,这就是认识林依的过程。

但是我没法这样告诉她父亲,说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也不会相信,按我的理解,他估计就觉得是我害死她女儿,尤其是那最后一封信说,她救了我,她是我的救星。

闲聊很久,我给了老爷子50块钱,说让自己给自己买点什么。临走我说,我能借些林依的书看看么,老爷子说你自己去选,反正没人看。我拿了本五行精纪与三道轮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记得这书名字。至今这书依然在我书柜里放着,虽然早已翻的破乱,但是毕竟是我学易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书籍。

什么轮回不轮回的我也看不太明白,但是这个时候的社会风气是开始变化了,我开始听到有个叫邵伟华这个人,我也知道了各种各样的大师出来了,超人巨多。90年代初期,司马南就开始跳跃于各种场合,对这些所谓的特异功能者进行批判,但是最终为嘛消停了,我不知道,你们自己去想,要么老了,要么是被这些人搞的没脾气了,或者是自己也相信了。我们这个社会其实一直以来对这种玄幻性质的东西不太感冒,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经常也是被忽略。有些人甚至利用这些进行招摇撞骗,任何东西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要不林依也不会那么早就离开,所以从学易开始,我就对这些太过于玄幻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警惕,免得自己也走火入魔,神神叨叨。所以我本人在看书的过程中,尽量也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我不希望自己一不小心误入魔境。

所以我的定位一开始就是,用一种逻辑的思维,辩证的思维去考察易学,先易学,从儒家的范畴去定位,后期再用道家的思维凌驾,至于仙学,神学,那是在这些严格逻辑辩证研究的基础上的一种升华而已,但是一开始就专注神学,仙学,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区。所以我暂时就抛开了对于东北跳大神,以及南方的巫蛊之术,还有西南方的某些玄幻隐身术的接触。

研究易学,首先从基本的书目开始,无非就是三命,子平之类,但是我接触最早的确是易卦,星学,从天文学的研究入手,毕竟易学古代是考察天象,后期才用来占卜人事,在天象与人事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通常学易入门难,进阶难,有时候看书看半年都不知所云,但是一句理解了,就好比是解了一个死结,全面开花,触类旁通之应。从林依家回来后,我专心在家研究这些书,有时候也乘出差之机到杭州书店去找找有易学书籍,平时周末,我就到乡野去找那些民间的老先生,有时候到寺院附近溜达溜达,看看那些算命先生,如何给人推研,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杭州的灵隐,然后就是我们衢州老街钟楼底下,还有就是现在的沃尔玛广场附近,以前还没有广场,再不就是去云溪乡,府南附近也经常溜达下。但是真正让我眼睛一亮的还是我96年到北京出差,在八大处游玩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和尚。这事很怪异,至今我还没明白他说的某些话语的意思。

要说这个事情,其实还得从我出差谈起。单位其实当时派人出差是有名额分配的,一年派一个出差,所谓出差也就是到京都去游玩,开几天无聊的会议而已,跟上头搞搞关系,每年出差也就是将单位的小金库拿一部分,然后到北京宴请下某些人员走走形式,提点要求,增加下单位的曝光度而已,这种事情到后面有驻京办之后,就不需要这样。

96年这年,单位安排的是我,我其实第一次到北京,只是一个激动,觉得终于可以去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欢迎你这话只是现在,那年代去个北京,北京还没现在的衢州有人气,至少不热闹。但是毕竟是大城市,又没来过,将近20小时的火车到北京,先是故宫,天安门,再就是长城,颐和园 13陵,恭王府,王府井小吃,西单,10月的北京,正好是香山红叶正好看的时候,我正好去香山的地方,反正都在西边,也就跑八大处溜达下,本打算第二天去雍和宫拜佛,但是既然到八大处就先拜拜。

周易江湖-----------学易天涯》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浙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周易江湖-----------学易天涯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