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湖水随天气变化改换颜色:5月,冰雪消融,湖水泛着幽暗哀愁的青灰;6月,湖水变得像初恋般春意盎然,呈浅绿或海汐蓝;7月,洪水将湖面漂洗成奔放的“百合紫”;8月水质成熟内敛、润如墨玉;到9、10月,伴随秋神色彩斑斓的沉醉,湖水才真正变成莽莽林海中一块温润的碧玉翡翠……
兰木扎布见眼前盘山公路陡然下降,峰回路转间气象万千。心想怕是快到地方了,于是侧脸问老杨:“等会我们要渡水到湖北岸去,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杨鼻孔一时莫名翕动、嚅嗫着,像鼠类一样贪婪地嗅弄空气,表情变得非常古怪,把身旁的兰木扎布看的心里一惊!他发现对方正沉陷入某种迷离幻境中、难以自拔,赶紧轻轻推了他一把。
“哦……那撒,别的没撒,关键是别惊动了湖里的妖精!”老杨歪过脸,眼眸星星点点、闪着股异光。
“湖里的妖精!你是指……水怪?”康妮一阵惊喜。
(待续……)
第十章深湖魅影(3)
这话问得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
喀纳斯湖中存在神秘水怪的传闻,近几年国内外媒体屡见报道,一度炒得炙手可热,可至今仍无人知晓,这“湖怪”到底是什么?
说到湖怪,叶尔兰想起小时候外公曾对他说过一段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说不清从哪朝哪代开始,喀纳斯湖南岸密林深处,就居住着一个古老部落——图瓦人。又称“德瓦”或“库库门恰克”。有人传言,他们是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留下的后裔;而图瓦人中最年长者,却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500年前西伯利亚莽莽林海深处的原始部落。图瓦人并不说蒙语,而讲一种类似古突厥语的方言。
外公年轻时,一次骑马到喀纳斯湖畔访友。因为行程耽搁天色将晚,留宿在喀纳斯河上游一处图瓦人村落。主人家叫叶尔德西,是个上岁数的图瓦老人。他招待客人用毕晚餐,围坐在橙红色篝火边,伴着四外青蓝暮黛的群山林海,两人不知不觉聊到了“湖仙”:
望着阳坡蓝绿色桦树林稍上那片描成一线的金红余晖,叶尔德西停下手中烟管,神态突然变得很敬畏,他声音嘶哑:
“连我也没有真正见过它,湖仙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只有那些跟神灵亲近的人,才能有幸看到它。我爷爷就曾经见过……”
叶尔德西小时候,有一次他爷爷一大清早就失魂落魄闯入家中,浑身冷汗脸色惨白,双目瞪得像突出的死鱼眼睛。任凭家人垂胸挠背、端茶喂水,可就是喘得说不出一句话。村里的老Kam(萨满巫师)就说:“他像是丢了魂了!”
过了几天人们才得知:原来那天他到湖边去放马。隐约感到心跳莫名发慌,湖水中央陡然起了一波震荡,水花翻卷形如初沸,接着喷出一朵升天巨浪,水里冒出一团高如巨树、阔似山包的青黑怪物!湖畔牧马吓得屎尿失禁、惊嘶一声掉头疯跑,人却吓成一棵僵直的枯木……
(待续……)
第十章深湖魅影(4)
由于年头远了,叶尔德西已记不清当年爷爷是怎么绘声绘色描述那个“湖仙”,他只记得由于“湖怪”不断出现,图瓦人渐渐不敢再到湖边放牧了。
叶尔兰说完,若望也说在西方一篇介绍喀纳斯的文献上看过:
“据图瓦人传说,喀纳斯湖中住着一头巨大怪兽,如幸而得见,能吞云吐雾,常常吞噬岸边饮水的牛羊马匹。但这湖怪到底长什么样、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许多图瓦先人还曾携带网具钩叉,前往捕捉,但每次去捉湖怪的人最终都一去不返,无声无息消失在湖怪经常出没的地方!所以如今图瓦人从不在湖边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
“前些年国家还组织过人去搜湖,结果像勺子(傻子)一样忙了半天,撒也没捞到!”老杨即兴补充.道:
1980年7月,一支由自治区环保局,林业厅等各单位150余人组成的探险队,深入喀纳斯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考察。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专家袁国映此行披露:考察虽不是专门找湖怪,但科学家却发现许多诡异现象,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湖怪传说。
据袁国映回忆:考察队当时陆续在喀纳斯湖周边森林里,发现一些极罕见物种。比如胎生蜥蜴(蜥蜴属爬行动物,几乎全是卵生孵化);浑身雪白的“白化熊”(并非北极熊种)队员们还曾在喀纳斯湖岸边发现许多动物枯骨,包括马、牛、还有野猪的残骸。所有遗骨都死状奇异,一半没入水中早已腐烂,另一半却残留在岸上……
(待续……)
第十章 深湖魅影(5)
一想象那种情景,大家不禁有些寒意,兰木扎布听了半天,也忍不住猜测:
“也许在喀纳斯湖底,原有一种普通水生动物。经过特殊环境常年异化,它会不会像白化熊一样,也衍变成另一种生物,变得体型巨大而凶猛呢?”
谁料到老杨又说出一段往事,更令人啧啧称奇:
那次考察,自治区水产局小组在喀纳斯湖上也有奇遇:科学家为弄清喀纳斯冷水湖中鱼的种类,一天傍晚在湖口河道布置下一张百米长的巨网。第二天早上,大网竟不翼而飞!人们起先以为网是被河水冲走,不料往下游寻了两天却一无所获。三天后,在撒网处上游两公里的地方,一名队员无意间发现了那张渔网。拖上岸来人们大吃一惊——大网居然被搅成一团,中央还撕开了一个大洞……
“是否一种体型巨大的怪鱼,撕破并携带巨网逆流而上?”兰木扎布假设。
“有人认为喀纳斯湖怪,是体型巨大的红鱼——哲罗鲑。但也有很多专家持反对意见!”
若望抖出自己侧面了解到的资料:
1985年7月,新疆大学动物学教授向礼陔带队在湖边考察,突然有人发现数十条巨型大鱼在湖面闪现。两天后,袁国映带领的另一支考察队也在喀纳斯湖畔山顶“一览亭”上,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湖中的巨型黑影。并拍到许多照片和一段录像。
因此有人判断:所谓喀纳斯湖怪,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而且行踪诡秘。虽然当地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不过喀纳斯湖中确实生活着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著名的哲罗鲑,体长可达2—3米,重达几百斤,因鱼体呈淡红色,俗称大红鱼。是典型淡冷水肉食性鱼类,有的口中长有数颗利齿,性情十分凶猛,有人曾在6公斤重的鱼腹中发现过两只野鸭……
(待续……)
第十章深湖魅影(6)
但仍有人否认红鱼就是“湖怪”,比如有的水产局专家。他们认为按照“哲罗鲑”(大红鱼)年龄与体长比例,红鱼至多长到3—5米就是极限,根本不可能长到人们所目睹的“十多米、几十米”。假如真的长到那么长,哲罗鲑寿命恐怕超过200岁以上,过去从未发现有任何一种哲罗鲑能活那么久。再说,即使真有少量哲罗鲑侥幸长生不老、历经百年还健在,那么它们又依赖什么为食呢?须知喀纳斯湖本就是冰雪融水形成,水温极低,湖水所含生物养料和水生植被都有限,难以保证大型鱼类生存需要。况且哲罗鲑性凶,喜食弱小鱼虾,如此多“体型数十米”的巨型红鱼,能常年捕到充足食物么?如此一番严肃追问之下,可见湖怪是“红鱼“之说,其实也漏洞百出。
康妮耐心听了许久,接口说:“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喀纳斯湖和英国的尼斯湖,无论在地形、水质、还是深度方面都有些相似,难道这湖怪真就是一种怪兽?”
就在2005年7月,最新一次湖怪探秘行动,据说耗资150多万。因为那年6月7、8两日,相距不到17小时的时间里,喀纳斯“湖怪”竟然两次隐约出现在湖面上,当时有一些游客还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弋的画面。目击者说,喀纳斯“湖怪”长度目测就约有1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