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艘摩托艇似乎是用飞虎抓一类的东西抓住了网,可是任凭两艘摩托艇后面的浪花翻得巨大,两艘摩托艇居然同时慢慢倒退。
“靠上去。”刘一夫说道
于是向阳号又开始向两艘摩托艇靠近。
“他们马力不够,我们可以帮忙啊。”刘一夫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
随着距离两艘倒退的摩托艇越来越近,实际上距离梭鱼岛也越来越近。刘一夫拿起了话筒“我们没有恶意。你们马力不足,我们来拖好了。”
“哒哒哒哒哒哒”一串水花在向阳号的前面溅了起来。
两艘小艇一边被拖的不停的倒退,一边还得防范着随时准备过来趁火打劫的向阳号。场面很被动。
突然,小艇做出了一个让向阳号上的人目瞪口呆的决定。两艘小艇同时放开了网!仅仅几秒钟的时间,空网就在海面上漂浮起来。同时,两艘艇急速向梭鱼岛驶去。
刘一夫气的跳着脚大喊:“胡蓉,你他妈的疯了,轰沉他,给老子轰沉他!”
旁边的张衡中一阵咂舌,原来刘一夫也会骂人,随即释然,看来他还真有解放军的样子。
两艘小艇,太快,也太小,向阳号愣神的功夫已经窜出去一段距离。实际上已经很难命中了。照着舰长的看法,打到这两个比吉普车大不了多少还窜的飞快的东西,难度不比打中鱼雷小。胡蓉显然也是老手,快艇一直用屁股对着向阳号。这就更难打中了。
看着两艘小艇越来越远,刘一夫叹了口气,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大声喊道:“快,快放烟雾,防炮火机动,通知炮团准备火力压制!”
舰长一凛,随即想起来自己大白天的在对岸的炮火射程之内向人家的小艇开炮来着,急忙布置下去,随即浓密的白烟把向阳号紧紧的包裹起来,向阳号划着“s”型曲线,开了全速向港口方向驶去。
“轰!轰!轰!”一道道巨大的水柱在向阳号的四周升起。同时岛上也升起了一道道烟柱。幸好刘一夫反应快,向阳号毫发无损地返回了港口。
“小山,”刘一夫刚刚下船就吩咐道“你连夜开车去上海,上次帮咱们忙的那个齐教授你还记得吧,把这个胳膊给他拿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他人,回办公室。”
短暂的炮战已经结束了,海面上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自是没有人看到,望船崖下面的海水,又混了起来。
11、越来越乱
回到办公室,却看见林飞已经坐在了办公室里面,见他们回来了急忙问道:“没事吧。”刚才海面上炮声隆隆,连聋子都听得到到。
刘一夫摆了摆手,显然心情不好。“老林,走访的情况怎么样?”
林飞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刘一夫的心目中,走访还是应该有收获的,现在除了逃跑的河童之外,对事情的真像最了解的就应该是范奶奶了,知道她的一些事情总该对了解真像有帮助。
“没有收获?”张衡中疑惑地问
“收获倒是有,还不少。”林飞摘下了帽子放在桌子上“就是因为收获太多,这事儿越来越复杂。”说着在兜里掏出一个黄橙橙的小东西放在了办公桌上。
“这是什么东西?”看着桌子上像是纽扣一样的东西,明显是古董,刘一夫也不认识上面怪异的图案。
“我们找到了范奶奶房子的主人,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我们得知她是1937年搬到十里庄的,说是为了躲避战火。这倒是也说得过去,毕竟十里庄这个地方是相对太平的,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斗,唯一一次响枪,就是衡中受伤那次。”林飞说道。“当时她买房子的钱不够,就给了这个东西。当时主人谨慎,还拿去当铺检验来着,是纯金,古董,据说是明朝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条线索吧。等到赵慧回来叫她看看,没准就能认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刘一夫心里想。“就这些?”
“剩下的事儿,说起来就复杂了,”林飞苦笑着看了张衡中一眼,“要是较真的话,你小子算是张老鲨的半个救命恩人。”
“什么?”张衡中站了起来,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可不就是你小子吗,”林飞拿起了一份笔录“说起来也巧了,这个叫赵大壮的人恰好在那个时候给日本人的一次军事行动做过向导。一来是我们没有问过他,二来他自己也害怕被扣上汉奸的帽子,所以这些情况我们现在才知道。”
1940年.3月2日深夜。一队装备精良的日本兵进驻了十里庄。行动代号“菊刀”。
“大壮,大壮,在家呢?”一阵敲门声把已经睡下的赵大壮惊醒。
披上衣服迷迷糊糊开了门。赵大壮居然发现平日里凶神恶煞的镇长笑眯眯地站在门口。“镇长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儿吗,快进来坐进来坐。”赵大壮是在心里腻歪这个汉奸镇长,但是没有办法,谁叫人家身后还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呢。
“大壮啊,麻烦你跟我走一趟吧,皇军有点事得叫你帮忙啊。”镇长的脸愈加和蔼可亲,赵大壮心理却直打鼓,不是自己去年卖给游击队鱼干的事儿叫这老小子知道了吧。
看着赵大壮没动,镇长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对对对。哪有叫人家白跑一趟的,来来来皇军说了,任务结束还有重赏。”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十块大洋,一字排开摆在了桌面上。“那,咱就走吧?”镇长对后面的两个日本兵使了个眼色,两个日本兵就走了屋子,很礼貌地站在赵大壮身后。赵大壮没有办法,只好由两个日本兵“护送”到了码头。
赵镇长没有进码头,而是被日本兵拦了下来。赵大壮进去之后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不知道什么时候码头进了一艘鬼子的大船,那船非常大,绝对不是小火轮能比的,船头也不是机枪,是大炮,货真价实的大炮。前后各一门大炮,两边还有机枪。在一个渔民看来,这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很厉害的军舰了。
赵大壮刚进去,就看见一个人迎了出来,却是县城的吴翻译。那年代翻译官都是非常牛气的。尤其是这个吴翻译官,不仅日本话说的好,据说还在东洋留过学,和县城的大太君是校友。很是得宠。在罗辉县,说县长是谁,没准真有人不知道,要说吴翻译,从小孩到老头老太太就没有不知道的。
吴翻译和赵大壮打个招呼,又和后面的两个日本兵说了几句日语,想必是核实赵大壮的身份。之后才把赵大壮带上了军舰。在驾驶室,赵大壮看见了一个清瘦的日本军官,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和赵大壮见过的其他的日本军官气质完全不同,他穿着笔挺的军服,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张口就说了一句日语。
“渡边大太君说了,麻烦赵君帮我们带个路。”吴翻译陪着笑说。
赵大壮心里这才有点放心,随即又有点担心,心说不是叫我带着去打游击队吧。“不知道太君这是要去哪儿啊,我看看我知道不知道路?”
军官又是一句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