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鹊巢鸠占穴
民国初年,战争纷乱,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各地军阀霸占一方,拉上几百号人就能在那一片地方称王称霸,老百姓的生活有多惨淡可想而知。
朱进便出生在那个年代,几辈人都是异常清苦,加上现在军阀频出,朱家的日子更是难过。没几年,朱进的父亲便让人拉去充了军。留下朱进孤儿寡母守着一间破草屋过日子,那个时代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家里要是没个男人,那日子就不叫日子。
可是福神并没有眷顾朱家,当时的军阀头子被人剿灭,朱进的父亲也在那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朱进母亲收回丈夫的尸骨时已是泣不成声,眼看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便狠心地抛下朱进悬梁自尽,随丈夫一同去了。
当时的朱进才16岁,家里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叫他无法接受,父母生前除了这间茅草屋什么东西都没给他留下,现在连发葬的钱都没有。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朱进不能眼见着父母就这么暴尸荒野,于是找来两张破草席裹住父母的尸身拉到城外的乱葬岗子准备下葬。
这乱葬岗子叫南桥坡,很久以前就是这里的人们下葬死去亲属的地方,由于当时的环境复杂,老百姓的日子贫苦,很多死去的人都和朱进父母一样,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通常都是草席裹尸挖个坑埋了事,遇见没人收的尸,就这么被扔在坡上也比比皆是。
朱进借来邻居老常头的独轮车,吃力的推着父母往南桥坡走去。这天气跟朱进的心情一样也是阴沉沉的,等快到地方的时候,朱进远远看到南桥坡上此起彼伏的坟丘子,周围的大树将这里与外界分隔开来,更显得南桥坡的潮湿阴暗,乱世之中死人比较常见,以至于这小小的南桥坡都快装不下这么多的尸骨。
朱进推着父母一直往南桥坡深处走,再往里便是常青岭,属于大别山脉。终于在快到山脚下的时候找到一块平地,南边不远处长着几棵巨大的松树。朱进是不懂得什么风水一说的,当时他只是心想父母都是苦命人,死了以后连口薄棺都没有,要是整天受这阳光暴晒,他们躺着也不舒服,眼前这几棵大树正好能挡住白天大部分的阳光,于是就选在这里给父母下葬。
等到朱进快累虚脱的时候终于算是将父母草草掩埋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看这空空四壁,不禁开始发起愁来。父母都不在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想着想着就哭了出来,别人家命好的孩子,根本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还可以请先生来教他们读书认字,可我现在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难道真的要我去讨饭吗?
就算命运不公,朱进还是要想办法活下去的,总不能活活的饿死在家里,于是邻居老常头介绍他去状元街李员外家做了个小厮,帮着李家干点杂货,混个三餐温饱。
话说在李家干了几年,虽然辛苦但不至于饿肚子,朱进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不过看见李家少爷整日无所事事,不是养花就是喂鸟,心里也是很不爽的。为什么都是人,我要天天干活还吃不抱饭,你就能如此潇洒,越想心里就越恨,恨不得他能跟李公子换个位,也来好好的享受享受人生。
这天,李家来了个人,听说是李员外千里之外请来的高人,至于怎么个高法,朱进不得而知。凑巧李员外吩咐朱进贴身伺候这位高人。
朱进整日与高人在一起,总算知道他的来历了,这人是个道士,专门给人看宅,阴宅阳宅都看,李家最近运到不好,于是便请他来给看看,是不是这宅子出了什么问题?
还别说,李员外是城里出了名的为富不仁,小气到家了,可是对这道士却是言听计从,从他来了以后,李家上下开始改门改窗子,说是破煞。改了以后日子就会越来越红火。朱进听了以后心里骚动起来,原来改改门窗就能过上好日子?只恨自己没有早点认识这样的高人,要不把自己家里的门窗也改改,父母就不用死了,说不定还能改善生活,活的像李公子一样潇洒。
想归想,但是父母已经死了,那间破草屋也贱卖给李家了,现在连个窝都没有,还改什么门窗风水?不禁又开始心灰意冷起来。
但是后来李员外跟道士说的话,又让朱进动了心思。李家阳宅的风水已经改好了,道士说李家要广结善缘,多积阴德,自然能后代受益。就在道士要告别李家的时候,李员外又提出一个请求。
现在正处乱世,虽然李家现在的日子不错,可谁知道哪天一打仗,就将他家的财产充了公?而且这里每换一个军阀大帅,李家都要前去巴结讨好,真金白银送了不知多少,对于李员外这种为富不仁的小气鬼来说,这无疑是割肉啊。于是李员外就想到,能不能找一处风水好的阴宅,把他家老父亲的尸骨迁过去,福荫后代让他再无后顾之忧?看见李员外一副献媚的嘴脸又加上成把的金银,道士终于开口了:“其实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你这里有一处阴穴,确实能福荫后代。”
李员外一听果然有这等好穴,不禁心中一荡。
可是道士后来的话,又让李员外拉长了脸。只听他接着说道:“此穴并不算得上是佳穴,甚至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利弊共存啊。”
原来,道士口中所说的阴穴名为“鹊巢鸠占穴”, 《诗经•召南•鹊巢》有云:“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就是说有些鸟类有托卵寄生的习性,也就是说自己不孵蛋,把蛋下到别种鸟的巢里,让别人代为养育。寄生鸟会把蛋下到比自己体形小的鸟的巢里,这样他的邹鸟便可以称霸鸟巢,掠食自保无虞,顺利成长。
搬到风水学说上来,就是将上一辈人的遗体下葬在此穴中,他的儿子辈便能荣华富贵享受人生,但是得来的荣华富贵都是后代应有的,而被他借去了。此人生时越是挥霍无度,贫穷困苦的后代也就越多。简单说来就是你把你儿子孙子应该得的富贵强行拿走了,他们以后就会受此贻害,导致一生穷困。
李员外一听,老脸便长了,这是什么好穴?简直跟断子绝孙没什么区别。他现在生活宽绰,富贵有余。担心的就是乱世弄人,有道是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害怕辛苦得来的富贵给那些军阀大帅做了嫁衣。李员外想着便摇摇头,这等阴穴不要也罢,以后小心应对,想必也能保此生无忧。
当时道士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场除了李员外,还有李公子。朱进作为道士在李家的贴身伺候也被准许前来送别。这些话一字不落的听在他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