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训练场中央毕业莲花碑上密密麻麻的刻着人名,这些十几年前毕业的老一辈有些已改名,凭着这几年所学过的处世技巧与人脉关系入了仕途,商途,平地青云,但更多的人却是走过了惊涛骇浪,默默无闻退出了九处,成为了普通大众。

不管怎样,只要刻到这莲花碑上的人名,无一例外不是为了组织流血流汗,甚至牺牲也得不到应有的光荣,这些人才是组织的脊梁,撑得起半边天的真男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这些熟悉不熟悉的人名心中想法激荡,人生在世短短须臾之间,要是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入这石碑上,也不枉来世一趟!

思绪万千中,副队长王建来到我身边,擦了把脸上的汗说: “原来你在这里。你刚才那飞刀真是帅呆了!只见那飞刀白光一闪,直奔王飞燕而去,谁知道王飞燕自幼练过气功,飞刀伤她不得,硬是被气功反弹过来,三哥一个漂亮的转身躲过,只听到“啪”一声,这飞刀插到了旁边看热闹的围观群众身上,哈哈。”

“你这是编段子刺挠你三哥呢。”这王建是这届博古通今人员生日最小的一个,所以私下里叫我一声三哥。

王建挠挠头,说:“哪能啊,啊,对了,王姐找你。叫你去一下三楼会议室。”

我在格斗场水房洗了把脸,小跑到了会议楼。

平常开会一般是在二楼,这三楼会议室我还真没注意过。我推开前门,里面一片黢黑,以为自己走错了房间,突然灯光一下子亮了起来。

“你来了。”我眼睛被灯光晃了一下,隐约瞧见前面讲台轮椅上背对着我坐着一个人,身形瘦削,满头白发,声音沧桑而又嘶哑。

我下意识点了点头,看着那人背影,疑惑道:“你找我?”

“呵呵,找个位子坐下吧。”

“年轻人,告诉我,你对九处了解多少?”

我看着他的背影,脱口而出,“九处成立于一九五二年,是由六个国家共同设立的半官方组织,主要处理危害国家的恐怖袭击,战争,秘密外交,保护国家领导人与其子女人身安全,各种有关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

“年轻人,那只是表面的。”那人自言自语又像对我说,“一千五百年前,每个人都知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五百年前,每个人都知道地球是平的,人类自以为掌控了一切,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愚蠢,自大,却又胆小慌张,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超出人类掌握的力量太多了,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他们却选择视而不见。战争,污染,能源,人口,每一个问题人类都无法自我解决,所以应运而生有了我们,前苏联九处,俄罗斯九处,英国七处,美国第七区等,我们的存在并不只是像你说的那样简单,实际上,我们有着不为世人所知的任务。”

我咽了下口水,深呼吸一口气,脑袋里一片空白, “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这个你以后或许会知道的,九处远不是你现在知道的那么简单。”地上的身影动了动,“年轻人,你是否想转入通今。”

我看着老爷子背影,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他这句话里包含着无数层含义,我愣了一下道, “如果可以,我愿意。”

“通今外勤人员可是组织里最危险的工种。”

我冷冷地看了看天花板,耸耸肩膀,说:“我陈三生来就是好斗逞强之人,在档案室里管理资料远不是我想要那种的生活。我自愿加入通今特工处,绝不后悔。”

对方手指敲打着轮椅,发出轻轻的击打声音,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良久道:“年轻人,我给你一次机会。组织会派你去执行下一次危险的任务,如果你坚持活了下来,那么我就批准你正式转入通今特工处。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已经没有了过去,没有了身份证编号,没有了指纹,档案。你对你的朋友,亲戚,亲人来说只是一个不存在的符号,你不再是制度的一部分,你在制度之上,超越了它,世俗的法律不能束缚你,如果你犯错误,只有我们才能审判你,你不在单纯是某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只是我们,博古通今特工人员。”

我脑海里不断重复着最后一句话,我们只是我们,博古通今特工人员。

“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出发吧。明天你将执行你人生中的第一个任务。”

我点点头,站了起来,“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给我这个机会。”

“因为你就是你。”老爷子手推着轮椅缓缓消失在阴影之中。

2012-3-22 14:18:00

博古通今 第九章 《执行任务》

火车慢慢悠悠地驶进黑龙江边陲小城时不过是天色刚刚放晴,大街上已经有不少行色匆匆的提着大包小包麻布袋的国内倒爷,这些倒爷都是中俄边境的村民,苏联解体,大量军用物资流落民间,价格极其低廉,军用望远镜,俄罗斯军用折叠匕首,甚至路子多都能买到几把市面上都不常见的手枪等,这种在俄罗斯极其低廉的军工产品在国内确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很多边境上的中国人扔掉了手中的伐木的镰刀加入到了倒爷大军,不光倒腾俄罗斯的军用产品跟皮革制品,还把内地的纺织品高价卖到俄罗斯,“去俄罗斯做生意一星期能挣一辆奔驰。”已经成为年轻人加入倒爷的口号。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有了倒爷,中俄边境例如黑龙江许多村庄几乎村家家户户都有倒爷,但当时还不叫倒爷,而是叫二道贩子。

中俄民间贸易的线路,基本上就是这群倒爷用汗水乃至血水杀开的,几乎每年这贸易道路上都有抢劫的,好一点的丢了财,运气差的连命都都丢了,其中的艰辛只有当事人可以说个三六九,这些早期倒爷的故事如果用惊心动魄形容都不足以为过。

于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倒爷自发聚集在一起,也就有了几个小团体,互帮互助,出了事大家也就一起想办法应付,在人家的地界上也没吃多少亏。就这样中俄边境贸易集市上有了这么几个临时聚集地,聚集在此基本上都是国内倒爷,有男友女,同时也有运气好的小伙子领着俄罗斯高挑洋妞,有时也有几个俄罗斯的“滚货爷”来此提货,这“滚货爷”是咱们倒爷对俄罗斯当地二道贩子的蔑称,这群俄罗斯二道贩子拿到货之后从不上肩扛着走,一般都是把货物往小推车一放,滚着走,一点力气也不多出。这聚集地人数虽然较少但人龙混杂,人口流动性又大,当地一些管事的人除了来收点“好处费”“保护费”之外便放任不管。

我们此行的任务就是来此调查前几日离奇失踪的几个倒爷跟两名通今人员以及能量静止怪事。资料上说发现两名离奇失踪的通今人员所住过的地方竟然保持着一种能量静止的状态,比如说帐篷里放着一杯热水,过了几天还是热的,温度丝毫不降。此行调查人员只有三人,分别是我,王飞燕还有一名美国记者约翰先生,而那约翰也不是别人,竟然是前几天我飞刀误插的大头。

这一路上气氛颇为尴尬。王飞燕一路写写画画不知道在思考什么,而我跟大头说起来算是第二次见面,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想起那天飞刀误插美国友人我就脸红,所以一路上我们仨加起来的话不超过十句。

下了汽车,开始步行,这一段土路极为难走,坑坑洼洼,走了大约有小半小时,就到了那楼天市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当地人称作马村,这虽说是个小村,其实最多也就算是个临时聚集地,村里也就是不三十口子人,大多都是临时歇脚的倒爷或者做些小交易的买卖人,在此临时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我们进了村口,遇见几个大老爷们,这几个爷们一见我们仨,窃窃私语,一脸警备之色瞅着我们仨,仔细打量了一番问:“你们是哪里人?”

我挺纳闷,你说我们仨脸上又没写着流氓二字,身上也没伤疤,手里也没拿着棍棒,怎么打量我们的眼神这么不对劲呢。

真实揭露1995重庆僵尸一案(中国档案)》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瞎子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真实揭露1995重庆僵尸一案(中国档案)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