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琳沉吟了一会,道:“佛陀在世的时候确实有言不许弟子驱神弄鬼卖弄神通,此事我若是插手,岂不是违背佛陀所说?可是,若是置之不理,又不能彰显我佛慈悲。我素闻中土擅于降妖伏魔者大有人在。如今我便差遣玄奘法师以本座的名义迎请能人来长安收服此怪,一来洗脱干系,二来,显我佛门之诚意,三来,解脱太子困境。太子以为如何?”
李建成忙问道:“能人在哪里?”
法琳道:“长安往东四千余里有两座名山,一座在北,在润州,名为茅山;一座在南,在饶州,名为龙虎山。两山相距一千六百里。这两座山皆是道家的仙山福地。茅山上住着一位王元智真人,据说现在已经将近百岁。龙虎山上便是住着天师张子祥,想必如今也有百余岁了。”
李建成道:“这两位道长有何法力?”
法琳道:“茅山开创于西汉景帝之时,乃是三茅真君在茅山各据一山头修炼道法,最终飞升上清天。传至今日王元智真人,道法越加高深。前朝炀帝曾敕建九霄万福宫于茅山,作为茅山派修行的祖庭。龙虎山开创于西汉顺帝之时,比茅山一派晚了大约两百余年。龙虎山一派自张道陵开创,自称天师,传至今日已是第十代。这两派都擅长降妖伏魔,只是龙虎山天师道是父子世代相传,虽然晚于茅山派,今日的声势反倒远远胜于茅山派。甚至有些无聊之人将茅山和龙虎山并称为‘龙虎猫’,大概是讥诮茅山远逊于龙虎山之意,与‘龙虎’相比就像是一只‘猫’了。”
李建成道:“大师之意是要去请龙虎山张天师来长安?”
法琳道:“此事请张天师亲自出马,想必十拿九稳。”
李建成道:“茅山派渊源久远,何不延请王元智道长呢?”
法琳沉吟道:“听闻王元智道长性情古怪喜怒无常,恐怕难以请到。而天师世家则是受命于天,降妖除魔于人间,想必张天师知道此事也不会推脱。如今事情紧急,不如直接去请张天师来的便当。”
八.龙虎山
悟空在前面拔腿飞奔,玄奘连连挥鞭仍是赶不上,在马上叫道:“悟空慢点,小心迷路。”
悟空笑道:“师父,你别妄想追上我了,这冰火儿在朱雀大街上就跑不过我的!何况现在背上还驮着一个人。”
玄奘道:“悟空我信你便是,咱们跑得这么快,为师有点头晕。你看这马儿如此神速,就是当日关圣的赤兔马大约也可以匹敌,如此看来,咱们四五日便可以到达龙虎山了。”
悟空听玄奘夸他,心中欢喜,方放慢了脚步。玄奘心中暗暗好笑,知道这猴子仍是孩子心性,有点顺毛驴的脾气,跟他来硬的是没用的,跟他好言好语,顺着他点,他会变得比谁都听话。
龙马冰火儿见前面悟空慢下来,也放慢脚步。玄奘心中嘀咕道:“这可奇了,这马不听背上赶马的,倒听前面牵马的。”原来李世民知道太子命玄奘和悟空去龙虎山请张天师下山除怪,便将冰火儿送与了玄奘作为脚力,以便往返迅捷。
一路东行,湿气越来越重。行至饶州地界,日色西沉,阴云四合,一阵闷雷响过,淫雨霏霏飘洒下来。
玄奘怕路滑,便缓缓前行,对悟空道:“今日是出行第四日,不如暂且找个地方修整一下,避避雨,明日也好上山。”
悟空道:“这里荒郊野外,并没有留宿的地方。”举目四望,周围是荒草淹没的田埂,田埂边几座荒坟,坟头长满茅草,插在一旁的白纸招魂幡在凄雨冷风中偶尔像鬼附身一样跳起来挣扎一下,又耷拉下去,好似睡着了。荒坟中间有一间茅草屋,想是当初哪一家看坟守墓的搭建的。
玄奘道:“悟空啊,不如咱们今晚就在那边茅屋歇息。”
悟空道:“也好。”说着,牵着马,往茅屋走去。
这时,远远的看见一人骑着毛驴,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一颠一颠朝茅屋走来。
玄奘和悟空进屋叩问,发现里面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还是朽坏不堪的样子,果然是无人居住,便将冰火儿拴好在屋檐下。才刚脱下外衣,准备生火烤干,骑驴那人已到门口,扬声问道:“主人家,天雨路滑,可否留人暂住一宿?”
玄奘起身道:“我们也是路过,这位施主不妨进来烤火说话。”见那人斯文儒雅,举止有礼,四五十岁年纪,儒生打扮。
那人道声谢,将毛驴在屋檐下系好。悟空已经将火生起来,那人便收起破了几个洞的纸伞,道声叨扰,便在火堆边坐下,伸手烤火,并不多说话。
玄奘从包袱中拿出干粮,分给那人一块,那人也不客气,道过谢便拿过吃起来。
望着窗外一片漆黑,如同置身浓墨之中。三人无聊,玄奘便找话说道:“不知施主怎么称呼,想是从北边过来,要出远门么?”
那人道:“敝姓李,正是从北边过来,要去往西边投靠亲友的。现在法师施舍给我饭吃,乃是我的施主,小可哪里敢叫法师称为施主,法师叫我老李便是。”
当时李姓乃是天大第一大姓,这人姓李也没什么稀奇。
玄奘笑道:“这位……李先生,你从北边来,可否认得张天师?知道龙虎山的方向吧?”
老李一愣,道:“沿官道北上半日的路程便是龙虎山。”
玄奘笑道:“这就好,我这马儿甚是迅捷,大约一个时辰便可以到了。”
老李又道:“张天师其人我倒没见过,据说现在总归要一百多岁了吧,他常年在山里修行,不管世事。到底是什么样貌也没几人说的清楚,有人说他年纪极大,胡子一大把;有人说他返老还童,现在还是孩童的模样。不过,法师乃是佛门中人,那龙虎山乃是道家圣地,不知法师上龙虎山做什么?”
玄奘秉性诚实,也不掩饰,道:“我们来自长安,来龙虎山迎请张天师下山除怪。”
老李听了,呵呵大笑,道:“真是新闻,怎么佛门中人倒来请道家的来除怪啦?要除什么妖怪呢?要我说啊,那张天师也未必有什么真本事,厉害的怪物他倒未必降服得住。他要是真的有本事,就该早些计算出人间有妖怪作祟,不需要人去请,就该自己下山来。依我说,法师竟早些回去,说不定张天师已经算定,准备启程了呢。”
玄奘道:“先生你是儒生,自然要将佛家道家嘲笑一番。我佛门原本也是以修身养性为要务,只是如今长安城中确实出了极厉害的怪物,叫我等也束手无策。那怪物名为鸠盘荼,专门食人精血,不仅吃死人,可能连活人也要吃。要收伏此怪并非我佛门所长,所以贫僧专门赶来请天师下山。”
老李听了,眉头一皱,道:“鸠盘荼?这种东西我也曾在古书中了解过,没想到如今竟在长安作乱了。法师方才说它极厉害乃是因为它食人精血,此言可是有点差矣呀,难道法师对这鸠盘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玄奘一愣,忙问道:“我也是听别人传闻而已,那么何谓其二?”
老李道:“鸠盘荼最初是生于天竺的怪物,被佛陀收伏过。佛陀之所以要将这怪物镇压在塔下,是因为它们的危害并不只是吃人精血。”
玄奘道:“那还吃什么?”
老李道:“吃人的魂魄。”
玄奘一惊,道:“它怎么会吃人的魂魄?我听闻这怪物在长安城西进士坟一带为害,也是吃死人的啊,难道死人也有魂魄?”
老李笑道:“法师可知道人有三魂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