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又把两大敌对势力之首脑王世充窦建德二人俘虏至长安治罪,又是大功一件,可是,此时对皇帝李渊而言,已无法再封赏李世民什么东西了。李世民已经位极人臣,军政大事一把抓,再封赏的话,难道还要封他做太子?还是做皇帝?
于是,作为老父的李渊又想出一个低于太子却光鲜亮丽的封赏,就是降旨允许李世民建立一座天策府。
何谓“天策府”?
天策府最高层为大将军李世民,下设长史.司马.从事郎中等职务,大小官员共计四五十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是朝廷上的官职,在天策府均有其缩影。不光如此,天策府还可以自行招募自己的官员,人员升迁不需上报。这天策府俨然是一个小朝廷。
天策府在别人眼里如何还罢了,对太子李建成而言,却是分外的刺眼。似乎李世民已经先他一步过上皇帝瘾了。欲望这东西一旦上瘾,难道仅仅是虚幻地享受一下而已?自然,下一步就是要把它变成现实了。现实……难道下一步该是废掉他这个太子,让李世民自己当上皇帝吗?想到这里,李建成心里怎能不纠结万分?
要知道,现在的李世民只有二十七岁,而他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以后的时光能让他原地不动只是尽情地享受吗?在李建成眼里,这个二弟绝对不是贪图享受的人,那么,在外患已除天下太平的日子里,还有什么值得李世民去争取呢?
不过,可以让李建成安心的是,李世民虽然拥有了人才济济的“小朝廷”,却并没有实际的兵权在手。
唐朝初年实行的是府兵制,军权主要握在皇帝和太子手里。或者说,皇帝掌握大部分,太子掌握一小部分。皇帝手下设十二卫,每卫各领约五十军府,总计约六十万兵力。太子东宫设六率,每率各领三到五军府,总计约三万兵力。遇有对外征战,朝廷临时任命率兵大将军,从皇帝手中领取兵符,集结各地兵力;班师回朝之日,兵符交还兵部,各府兵回归原地。
李世民手上的兵力仅仅限于自己的亲兵卫队约千人。
在李建成眼里,二弟李世民是一条潜龙一头卧虎,一旦龙归大海虎逢山林,就必定会掀起滔天巨浪引发山崩地裂!
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之间就像是隔着一根随时都会断裂的弦,任何一方有任何动静这弦子就会崩坏,并引发巨响!
李元霸在天策府门口就看见李淳风远远地拱手走来,道:“恭喜卫王结交了一个好兄弟啊!”
李世民道:“原来你都知道了。来的正好,一起进去喝一杯!”
李淳风笑道:“且慢,待我先来引见。”指着背后一人,道:“秦王,这位便是我的老师兼兄长袁天罡。”
李世民哎呀一声,忙上前携住袁天罡的双手道:“我总算把你盼来了!今日也算双喜临门,今夜定要痛饮一场!”
李淳风随即为袁天罡引见了李世民和李元霸。
袁天罡分别施礼,目光扫过李世民和李元霸的面容,脸色一阵变化。
一行人走进天策府,路上李淳风低声问道:“大哥,方才你拜见秦王和卫王时,为何脸色忽喜忽忧呢?”
袁天罡微微摆手道:“大喜之日,暂且不要说这些,日后我自然会跟你言明,不出一年,必见分晓。”
袁天罡心知李淳风举止有度,他不便明说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起的,包括他自己这个莫逆之交。
天策府正堂早已悬灯结彩,大开宴席。李世民坐了主位,众人推袁天罡坐在李世民左侧之首,李靖坐在右侧之首。
李世民为袁天罡一一引见了天策府众人,都是一班文武才俊,乃是李靖.尉迟恭.程知节.秦琼.长孙无忌.柴绍.李勣等人,就连李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也来府致贺了。
众人先恭喜李世民得一良才,又贺李元霸得一良友。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席间红拂女笑道:“有一句话,大家想必都是放在心里却不敢说出来?”
大家便一齐指着红拂女笑道:“你说,你说。”
红拂女笑道:“大伙儿想必都看得出这位新来的袁相公与咱们秦王的相貌至少有五成相像啊。”
大家一齐大笑,李靖笑道:“偏你就要说出来。”
红拂女笑道:“也不过是酒席间博秦王一笑么。”
说着大家都又仔细端详袁天罡,弄得袁天罡倒不好意思起来,李淳风在一旁笑嘻嘻地喝酒吃菜不做声。
袁天罡比李世民年纪稍长,面貌上多了几分温醇敦厚,李世民则更为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李世民也仔细看了看袁天罡,笑道:“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六七分相像,那就是旧相识了!”
大家闻言大笑,又一齐举杯庆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世民有了些酒意,不禁长叹一声,低头不语。
座中李靖最知李世民的心思,停杯投箸,道:“秦王心中不快,想是因为今日座中少了两人的缘故?”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点头道:“还是药师知道我的心思啊!”李靖,字药师,与李世民颇为知心,李世民常以其字昵称。
李靖所说的两人,一为杜如晦,一为房玄龄。杜如晦先前在天策府任从事郎中,从四品;房玄龄任记事参军,从五品。二人谋略超群,智力无双,为天策府文官之首。前日,李渊突然下旨以渎职之名将二人贬为庶民,放于坊间。虽说天策府官员升迁不需上报朝廷,可是皇帝的圣旨却不能不遵。可是渎职的罪名加到房杜二人的头上,实在是有些荒唐。人人皆知,房杜二人恪尽职守,如今因渎职遭贬谪,真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李世民原本要再上奏李渊,请父皇收回成命,挽回二人的。那杜如晦为人最有决断,对李世民道:“皇上贬谪我二人之意再明显不过,这是要剪除秦王您的羽翼啊!这道旨意想必也有太子的意思在里面。秦王如今还要跟皇上分辨,这不是一来给皇上难堪,二来更表明了您另有意图吗?依在下之意,秦王只管按旨意去办,不让皇上和太子对秦王有疑心。秦王也该韬光养晦,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在下跟秦王必定还有见面之日!”于是,坚决离开了天策府。是以这几日李世民心中颇为不快,便到城外马苑挑选良马以排遣心中抑郁。
李靖知道李世民心中不快,笑道:“今日坐上都是一班旧臣知己,秦王有什么不妨对大伙儿明言。或许大伙儿还能效上绵薄之力。”
李世民点头道:“药师说的是。”便命侍从掩了门户,正堂周围更是府兵围绕把守,安排妥当,李世民长叹一声,道:“今日在座都是可以披肝沥胆坦诚相见的兄弟。”对袁天罡一抱拳,道:“我也不把袁兄当做外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淳风既然能把袁兄作为莫逆,本王也决不会对袁兄有所藏掖。”
袁天罡胸中一热,忙起身施礼道:“早听闻秦王英雄盖世气宇不凡,今日亲眼得见确是名不虚传。秦王对在下推心置腹,天罡敢不殚精竭虑以死相报乎!”
李世民离座举杯至袁天罡面前道:“袁兄言重了。世民才疏学浅,却欲伸大义于天下,望袁兄能助世民一臂之力。”
袁天罡微微一愣,道:“如今四海清平,虽有突厥偶尔作乱,却也是螳臂当车,有何事能令秦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