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 12:39:00
陆蔷之墓,一九九三年生,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三日卒
顾志豪之墓,一九九一年生,二零一零年八月廿一日卒
舒桃之墓,一九九二年生,二零一零年九月廿八日卒
陆虎之墓,一九九三年生,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四日卒
余静华之墓,一九八九年生,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廿四日卒
永智之墓,一九九零年生,二零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卒
洪灿之墓,一九九四年生,二零一一年二月廿五日卒
元灏之墓,一九八九年生,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八日卒
荆则刚之墓,一九八九年生,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八日卒
白莲之墓,一九九四年生,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八日卒
李小龙之墓,一九九二年生,二零一一年六月十六日卒
欧阳菲之墓,一九九三年生,二零一一年六月十六日卒
这是十二个墓碑上的所有内容。我当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否则不会徘徊在杨双双那个“疯人院”尖子班的门外。那天晚上,我把这些名字和日期输进了我手机上的通讯录里,现在,我一一誊写在纸上。
“有些有趣的规律。”杨双双说。“从两个月前开始,基本上是一个月死一个,但明年五、六月份比较特殊。”她大概立刻发现因为我在身旁,“一个月死一个”的说法不太好听,试图挽回,“我倒不是说一定会死……我是说……一个月一个名字……”
想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那样终结,想着自己也将是其中的一个倒霉鬼,我心里打着颤,嘴上还说:“不用担心啦,我心胸很开阔的,就算是一个月死一个好了……问题是,这到底准不准?比如,最前面的那两位,根据墓碑上的日期,应该已经成为‘过去时’,但谁又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不在了。”
杨双双一指面前电脑:“找找看咯。”
2011-1-11 13:55:00
我们百度谷歌一起搜“陆蔷”和“顾志豪”。“陆蔷”显然是个比较冷僻的名字,出来的结果寥寥无几,主要存在于一些网络小说里,我们很快就放弃了。
“顾志豪”这个名字要“热”得多,最先跃入我们视野的几条都和一个神秘人物有关。
杨双双啧啧赞叹:“哇,他居然在互动百科里呢!”
我装酷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那两个小姑,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在互动百科里还有词条呢。”
杨双双回头,用辅导员般的目光看着我,谆谆教诲说:“你那两个小姑,可不是普通人!首先,她们是欧阳世家后人,其次,她们继承发扬了你们欧阳世家鬼缘的优良传统!”言下之意,我这个欧阳世家后人更像是个“败家女”。
“她们两个的词条是你编写的吧!”我恍然大悟。
“我们还是继续保持网络匿名制吧,”杨双双红润的脸涨成了一块新娘的盖头,转向电脑,“看看这个顾志豪,好像有些意思。”
2011-1-11 14:26:00
我说了句很没深度的话:“是有些意思,他失踪了。”看来,不管是谁设的那些墓碑,一点没有诈唬人的意思。我是不是真的该回去“料理后事”了?
显然,杨双双看出了另一层意思:“但是,你难道不觉得奇怪,他只是‘失踪’而已!”
“而已?”我险些晕过去,你什么意思!难道非要他死了才甘心?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杨双双她忙着解释,“我是说,我们应该看到希望才对,那墓碑上写的,并不完全准确……并没有百分之百兑现,顾志豪仅仅是失踪,还有活在世上的可能!”
我当然宁可相信顾志豪仍逍遥在世,脱口而出:“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他,证明他还活着。”
杨双双盯着电脑发了一阵呆:“问题是……”
“怎么找到他?”我其实和杨双双一起在发呆,想的是同样的问题。
我们又将词条完整读了一遍。词条的正文部分基本上就是摘要的扩充,比较详尽,天花乱坠地讲述着顾志豪如何机智勇敢地发掘古墓,如何遇险,如何脱身,好像是短篇的盗墓小说。通过这个词条看,顾志豪这个所谓的“独立考古人士”更像是个“独立盗墓人士”,“神出鬼没”、“昼伏夜出”,极尽低调,格外注重隐私,即使同行好友,和生意往来的客户,经常只闻其声,或者最多“看见一个背影”。显然,这是个神秘得不能再神秘的人。这倒也不奇怪,从他这个职业来看,如果他一贯明目张胆地招摇过市,估计早就在某监狱排队打饭了。
关键的内容在整个词条的最末:
“他最后的确切音信是在2010年8月22日,自此后没有任何确证目击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