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6 15:56:00
我们再往南京东面看,从大格局图上,东面也没有所谓的可靠的青龙作为护卫。但大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南京东面虽然没有大山蜿蜒护卫,但是向东临海不远。从地图上测距,南京向东到海的距离也就是240公里左右。而往东,多数是平原地带。这些地带,属于玉米之乡,适合农业生产。
如果我们找不到山龙作为南京这个帝都的青龙护卫的话,能找到汪洋的水龙作为青龙护卫,这个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很不错的。事实上,历史上南京建立的王朝,都借用了这条水龙的护卫作用。那个时代,远洋战争还不是很流行。所以很有效。
但是这条水龙,到了近代就不行了。热兵器盛行,炮弹导弹满天飞,战舰航母到处游,日本侵华,就是从东面的海上登陆,一路打到南京烧杀掳掠的,逼迫当时的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所以,从大格局上来说,南京东部历史上水龙护卫明显,近代已无护卫作用,山龙不具备。因此,青龙位缺位。
2011-6-16 16:04:00
背靠不实,青龙无据,再看西面的白虎。我们从574楼大格局图上看,南京西部,主要是安徽的丘陵地带,顺带大江。再往西,从河南信阳往东南,有山脉绵延起伏,过安庆,穿黄山,直到东海。应该说,这个绵延的大山,对南京有一定的卫戍作用。
但这个卫戍作用,只能抵挡来自荆楚地带的侵扰,而对来自北方,尤其是长安、洛阳、开封一带,也就是西北方向的侵略,则显得无力应对。因为北方政治力量的大军,完全可以从河南进入安徽,沿着六安、合肥一带,直接打下南京西部阵地。这样,西面的大山就成了摆设。而在历史上,荆楚一带鲜有强大政治力量,而北方却常有。所以,白虎卫戍力量不足,也是南京作为帝都的大患。
从大格局图上看,帝都南京的朱雀位是南京市往南,西起黄山一脉东到舟山群岛的部分。这个朱雀,在风水地理上,是非常好的。不仅庭院开阔,有太湖流域周围广阔的平原进行农业耕种,更有太湖和东海这两大水源,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再往远处则是茫茫苍苍的绵延跌宕的山脉,又为南京提供了丰富的山珍野味。从风水上说,南京的这个朱雀,是属于中上乘的。这也是历代在南京建都的皇帝看中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他们看其他风水因素看走眼,这不怪他们。那时科技相对落后,没有工具完整的认识地理状况,是正常的。笔者看过以前地理先生刻画的南京山水布局图,大多与实际不符。
总结一下:从大格局上看,南京帝都玄武背靠不实,青龙白虎护卫不周,朱雀祥舞适合休养生息。这就意味着,在这种格局下,在南京建都,不可能催生一个伟大的王朝。在这里建都之日起,除非北方处于军阀格局的局面,否则战火必然会烧到南京,最后被攻克。历史可以说明一切。这个会在后续的故事里逐步讲述。
2011-6-18 14:54:00
大格局上看,南京作为休养生息之地很好,肉很肥。但护卫不足,背靠不实,使得南京成为历史上的肥肉,硝烟迷茫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我们再看看南京的小格局风水特点。
我们先从玄武位开始看。南京的玄武位我们前面说了,是幕府山一代加上长江。古代历来有长江天堑之说,那意思是有了这条水沟,任你北方的英雄莽汉,插翅也难以过来。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可以从小格局图上看到,幕府山很小,规模气势都不太宏伟。而且这幕府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北无来龙。也就是说,幕府山作为靠山,它本身没有来自西面和北面的父山和祖山,势单力孤。
或许很多人,尤其是风水大师会认为,这幕府山的父山、祖山不是东面的栖霞山往东的山脉么?这么认为似乎没错。但问题在于,作为靠山,只偏出一片羽翼以为靠,而父祖旁立,成为青龙护卫,那这靠山能坚实么?
还有人会认为这幕府山的父山可能是江北的老山。但实际上不是。风水上有水止来龙的说法。也就是说,你这闪龙,遇到水就没了。也就是说,老山的闪龙,到了长江就断掉了。幕府山和它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仍属于孤儿。加上长江穿过玄武位,也是犯了风水上的忌讳。从小格局上看,南京帝都的格局仍属于背靠不实。
让古代帝王迷信南京风水的原因主要是青龙位和白虎位的护卫之功,诸葛亮的所谓“虎踞龙盘,帝王之宅”的说法,为后人所信服。这个青龙白虎的护卫之功,我们要历史的看。不能简单的拿一山一水以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