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011-4-23 23:17:00

秦始皇一队人马开到方山,一看,这山威武啊,有点直冲云霄的感觉。难道真是上苍真的要让金陵这地方出个天子来?秦始皇看着方形山,慢慢的抽出赶山鞭。

那文武百官一看主子要动手了,赶紧纷纷后撤,生怕被赶山鞭的气场伤到。只见秦始皇手抡赶山鞭,口中大喝一声:天帝啊,如果您支持嬴政的统治,就收回这块大印吧。

秦始皇话音未落,那赶山鞭已经迅速变长,借着始皇帝的力道,径直向方形山的山腰抽去。只听半空中一声轰鸣,方形山的山头顿时向东南飞去,有很多石块向四周飞溅而去。

待尘埃落定之后,秦始皇才发现这方形山只少了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依旧巍峨屹立。秦始皇很生气,心想这方形山真是不听话,这一鞭子抽的那么狠,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赶紧滚蛋。既然你想英勇就义,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想到这儿,秦始皇再次抡起了鞭子,朝方形山打去。正在这时,晴朗的天空中突然一声霹雳,在方形山的上方炸开。顷刻之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只见云层之间,有一条黄龙飞降而下,一口咬住即将打在方形山的赶山鞭鞭梢。

秦始皇一看吓坏了,赶紧往回撤鞭子,可为时已晚。只见那黄龙咬住赶山鞭,使劲一摇头,鞭子便脱离了始皇帝的掌控,向天际飞去。那黄龙恶狠狠的瞪了始皇帝一眼,转身消失在滚滚乌云之中。片刻之后,雨散云收,黄龙不见。

那些胆子小的随从,见黄龙现世,都吓得的不轻,不敢正视,趴在地上屁滚尿流。那胆子大的,半遮掩着脸面,把这黄龙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等黄龙去了,大家这才各自起身,摸摸自己的头和身子,发现还活着,真是庆幸不已。

那秦始皇见自己的赶山鞭被黄龙给弄没了,即害怕又生气,心想你这黄龙敢跟我黑龙作对,看我怎么收拾你。可又不知道这黄龙是何方神圣,想算账都找不到主儿。赶紧把身边的术士叫过来,问这是怎么回事。

术士禀告说这黄龙很可能是将来天子的化身,不让陛下打破这里的风水,看来这事儿不太好啊。

怎么个不好法?难不成这地方真的要出现帝王了?秦始皇很是担心。

回陛下,看金陵这地方的天子气,本来是几十年后便可出现一位天子,可让陛下这一鞭子,起码要推后三百年。

嗯?那还是会有皇帝出现了?如果朕要千秋万代,岂不是要铲平这方形山不成?秦始皇是即气又怕。

陛下,依微臣之见,只要找回那赶山鞭,便可以扫除这座大山。如果找不到,那就是天意了。

于是秦始皇下令找赶山鞭,可是找遍了周围的山川大河,也没见到赶山鞭的踪影。秦始皇一看,真是天意啊。我这真龙天子,也无法违背天意啊,看来天要亡我,好在不是马上。术士说金陵帝王推后了几百年,起码朕还可以做几百年的皇帝,也算可以和夏商之朝媲美了,心里便平衡了一些。改道了藏龙浦之后,秦始皇便带着一班人马,离开了金陵,继续南巡。可惜的是,秦始皇在离开金陵后,身体每况愈下,巡游到沙丘时病死。

始皇帝死后的第二年,陈胜吴广便在大泽乡起义了。再两年,秦朝亡于楚汉夹击。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为大汉天子。有人说,项羽最终没能当上皇帝,很可能是让秦始皇一鞭子抽走了金陵几百年的帝王气有关。

2011-4-24 22:22:00

江都王刘非死后,公元前128年,汉武大帝大发善心,封江都王刘非的儿子为侯,刘缠很幸运的被封到秣陵,为秣陵侯。可惜的是,汉武大帝封侯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秣陵乃是始皇帝厌胜取的煞气很重的名字,封为秣陵侯,出于好意,却帮了倒忙。这刘缠作了侯王之后,却断子绝孙。秣陵侯死后,因没有子嗣袭承侯王之位,公元前114年,秣陵侯国便被取消编制。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为大魏皇帝。他这一称帝,其他两个国家的主子都呆不住了,刘备于次年伪称延续大汉血脉,在成都称帝,年号章武。222年,孙权忍不住了,称了吴王。但是王终究不如帝,他们也开始准备称帝建都事宜。

孙权的建都,这里面还有个插曲,涉及到秣陵的风水问题。公元223年,刘备便驾崩了。这之后东吴在孙权的经营下,达到了极盛时期。称帝建都是个大问题。大臣们纷纷献策建议。

2011-4-24 22:48:00

关于建都,有两派主张,一派主张建都武昌。建都武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荆州一代布重兵,可以北拒曹魏,西抗蜀汉;一派主张建都秣陵。这样可以将帝都设在远离蜀魏的地方,免于蜀汉和曹魏的夹击之患,加上秣陵风水有帝王之风范,适合发展。

但孙权的手下建议孙权建都秣陵,孙权都没听从。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与东吴联姻时,曾建议孙权建都秣陵,孙权有些动心了。但不巧的是,刘备死的早,且因关羽问题,孙刘大动干戈,等于撕破了脸皮。

刘备死后,孙权作吴王,建都武昌很多年,一直犹豫不定。尚健在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心急如焚,生怕孙权赖在武昌不走了,那蜀汉东出荆州,北上关中的梦想要实现就更难了。等于同时树立了两个强敌,使蜀汉陷入空前的困境之中。

为了这事儿,诸葛亮没少动心思,天天琢磨孙权的个性。后来有一个谋士向诸葛亮建言,如果想让孙权建都秣陵,只能以大势相权才可以说服他。诸葛亮一听,正中下怀。

于是诸葛亮休书一封,遣使送给孙权。在书中,诸葛亮说,当今最为强悍的力量为北魏,蜀汉和东吴任何一个力量单独都无法与之抗衡,只有蜀汉与东吴联合,才可以抵抗曹魏的进攻,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东吴建都秣陵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可以给蜀汉一定的发展空间,形成鼎足格局,可以联合抗魏;一个是秣陵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有帝王格局。并且诸葛亮在信中祭出了一个杀手锏,孙权怦然心动。那就是当时蜀汉的猛将关羽张飞已经都不在了,东吴没有必要担心蜀汉的力量发展。待东吴发展强大了,打败了北魏,再收拾蜀汉也不迟。

诸葛亮在信中极尽能事将北魏树立为东吴的主要敌人,并将秣陵的帝王格局一个劲儿的吹捧。孙权权衡了大局之后,最终决定建都秣陵。

2011-4-24 22:55:00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并迁都秣陵,更名建业,那意思要建立帝王之大业。孙权在位的时候,还比较克制,很少联合曹魏收拾蜀汉。这说明当时孙权还是认可诸葛亮对时局的分析的。

但等到孙权的孙子孙皓即位之后,这事儿就变了。这家伙不仅嗜好酒色,还昏庸无能,居然联合曹魏攻打蜀汉,虽然在短期获得了大片的荆州土地。但在曹魏灭了蜀汉之后,这战火便被孙皓引到了东吴的身上。

惊悚鬼怪故事——殡仪馆辱尸之后》小说在线阅读_第1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卯兔追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惊悚鬼怪故事——殡仪馆辱尸之后第1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