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8 15:08:00
相传上古时候,共工(据传为炎帝之后)觊觎帝位,便纠结一批散兵游勇,讨伐黄帝之后帝颛顼。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共工造反失败。他很是生气绝望,心想这打仗打不赢,要是被颛顼这老儿捉去,还不得千刀万剐啊,干脆我还是自杀吧。但自杀也不能便宜了颛顼老儿,怎么个死法呢?思来想去,还是撞不周山去死吧。
话说共工为啥要选择不周山自杀啊?可不要小看不周山,在上古时代,那可是天的支柱。如果力气很大,能把不周山撞倒,那天就塌了。天塌了,我看你颛顼老儿还怎么活的舒泰。那我共工的死就太值得了。想到这儿,共工在阴暗的黑夜里,一声长啸,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要紧,支撑天的柱子果然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共工撞不周山引起的灾难还不止这些。天柱断了,导致天漏了一大块,天河倒泄,洪水灌注人间。大地崩裂,地泉奔涌,四处滔滔。人们生活在历史上的巨大洪灾之中。
这洪灾,又引出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故事:一个是女娲补天,一个是大禹治水。
女娲娘娘不仅创造了人类,还一直关心着人类的生活。眼看着共工这逆子为了权力制造了这样的大灾难,女娲娘娘很是过意不去,不管怎么样,共工也是自己造的子孙后代,闯了祸患,磨难自己的其他子孙,心下着实不忍,遍寻中华大地,终于在天台山找到了五色土,以巨石为炉灶,用太阳神火,炼了九天九夜,终于炼出五彩石。女娲娘娘高兴的赶紧去补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很快补好了,天洪止住了,地上的洪水顿时小了很多。女娲娘娘补完天,手里还拿着一块剩下的五彩石,无处可用。便一路祥云,在中华大地上巡视,看看哪个地方的洪水猛烈,打算用五彩石给挡挡。她边飞边手里拿捏着五彩石玩,当飞到现在的南京地界上空时,往下一看,一马平川,四处汪洋。女娲正琢磨着如何治理这洪水,地面上突然升腾一起一股云气,直奔她的祥云扑来。因为来的突然,女娲娘娘不知是吉是凶,赶紧飞身躲避。可因为太慌乱了,手里的五彩石不知道何时掉落了。
更为让她惊奇的是,那五彩石掉落之后,地上升起的那股云气已经化作云雾,缭绕在下界。她再仔细一瞧,这地方什么时候多了几座山啊。不行,我得赶紧下去找我的五彩石,那东西还可以挡洪水呢。可她落下云头在这山里找了半天,发现五彩石不计其数,不知道哪一颗才是自己的。
女娲无奈,只好随便捡拾了一颗离去。
2011-4-18 20:39:00
女娲娘娘只是补好了天,止住了天河之水倒泄,但没有治理好地泉奔涌,中华大地上还时不时的爆发洪水,给百姓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和困难和损失。上古时代的好几位帝王都对此头疼不已,不断的找人治水。
尧在位时,黄河泛滥成灾,就让大臣们找人治水。大臣们都推荐鲧。尧说鲧这家伙违背天命,毁坏同族,不能任用此人治水。但大臣们都说给他个机会吧,如果不行再撤换也不迟啊。尧一想也是,反正现在也没人能治理好洪灾,就给他个机会看看。如果能治理的好,将功折罪。如果治理不好,刚好给个罪名,除掉这家伙。
鲧很卖力,接连治理了九年洪水,可劳而无功。本来想大干一场,却天不遂人愿。鲧在生死攸关之际,就问他的属下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服洪水,不管什么方法都行。其中有一个下属,据说是蟹身人首,有三头六臂,在水中如履平地。他建议鲧到天帝那儿偷息壤治水。息壤这东西,据说威力无边,只要撒在地上,便可以自行生长,水长多高,它就能长多高,始终可以挡着水,让它不会四处汪洋。鲧一听,这办法太好了,有了息壤,只要在大河两边筑起堤坝这问题就解决了。
于是鲧亲自到天帝的花盆里偷了息壤,沿着黄河两岸撒息壤,筑堤坝,围堵黄河水。这办法还真奏效,很快就把黄河水都圈到了河道里。但问题接踵而至。因为大水不断的汇集,水位越来越高,堤坝也越来越高,后来这水竟然淹到天帝宫门口。天帝吓了一跳,怎么下界的水都漫上天来,赶紧问大臣,才晓得是鲧偷了他的息壤治水,导致黄河水流到天上。
天帝勃然大怒,发誓一定要处死鲧。但又不好直接以偷息壤治水之罪名杀鲧,只好命下界帝王尧来处理此事。尧一想,这鲧偷了息壤治水邀功,着实可恨。这息壤每长一分,中华大地上便少一分沃土,人们的生活就会减少一分福根。这等于自掘中华子孙的坟墓。但尧一想这鲧是自己派去治水的,如果自己现在就下令杀了他,岂不是自己也有失察之罪名啊。所以尧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继任舜。
舜当时地位不稳,得罪人的事儿只好硬着头皮去干,便下令将鲧发配到了羽山。但舜还是觉得不妥,如果鲧记恨自己,万一将来得势,岂不是得报复自己啊,于是派火神祝融在羽山杀了鲧。
说来也怪,这鲧死不瞑目,尸体三年不腐,吸收了日月精华之后,居然在一个阴雨连天、雷电滚滚的夜晚,鲧的肚子爆裂而开,天地之间瞬间被一种伟大的光辉照亮,气宇升腾,看上去王气十足。从鲧爆裂的肚子里跳出一个男孩儿,他吸收了闪电的光辉迅速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