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7 22:06:00
今天做一些说明。
关于殡仪馆辱尸这部分,在9018楼结束。在这个部分当中,道童由一个被贪嗔痴色迷惑的小子,通过顿悟的方式转道成佛,虽然这佛还没有达到寂灭的程度,但起码开悟了,这就完成了文的宗旨。对于道童在前期因为自身的因素犯下的错误,从因缘果报的角度,是迟早会有报应的,至于是何种报应,这是天数。如果从人的角度进行一些描述,我可以尝试着在《续》中做一些努力。
对于什么样的人可以得道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人人可以得道,只要你认真的修行,或者某种机缘顿悟。得道,是对世界至理的一种体悟,与你做过多少好事和多少坏事都没多少关系。精神层次的烦恼,都来源人本身的欲求。欲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处于不安和不满的状态,就会有痛苦产生。所以,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也是明了自己的焦灼所在得道,也是一种求索之后的顿悟。这也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指向。
对于真善美之类的措辞,实际上是与佛无关的,那是人的修行。对于佛教,与佛也是无关的,只是打了佛的旗帜。所以,在行文过程中,笔者试图描述一个缺陷明显的人,通过某种机缘得道。尽管在写作的过程中,遭到很多读者的质疑甚至是谩骂,如果从佛的角度看,这些读者和道童前期的处境是类似的,没有高下,都是被色相所迷的人。
笔者没有贬低何人的意思,毕竟都是凡尘中的一员,这是客观的事实,可以理解大家所站立的立场。所以,如果笔者写的文,能有定力看下去,很好;没有,也没多少关系,还是要祝福大家能玩的开心。对于生命,开心最重要;对于佛,永远的开心最重要。所以修佛需要节制欲望。但对于人,适度即可,无需寂灭。
无论怎么样,经过半年的努力,还是将文相对完整的呈现给大家,在这个目的上面,算是完成了,尽管离圆满还有很大距离。但终归是结束了。结束不是关门,是新的开端。这与佛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佛是存在的,鬼是存在的,人,是有追求的。
随后的日子里,笔者不会离开大家,会开新文,追在这个帖子后面的同时开新帖,从哪一个角度支持笔者或者拍砖,都是欢迎的。如果一看而过,笔者也在此向伟大的读者致敬。只有伟大的读者,可以塑造伟大的写手。
最后,念一声阿弥陀佛,大家会更好的。
2011-4-17 22:49:00
新文
《神鬼话帝都——南京风水轶闻录》
1,引子
中国,从上古时代到现今,有四大著名的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刚好占据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西为西京(西安,历史上又称为长安、丰镐、丰京、镐京、京兆),南为南京(南京,历史上称为金陵、建业、建康、应天等),东为东京(洛阳,历史上称为洛邑、洛阳等),北为北京(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大都、北平等)。
在四大古都中,南京是最具争议的古都。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于我国东南部的长江下游,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四周低山盘曲,山环水绕,自然风貌独特。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气势雄浑、景色秀美。
秦淮,自晋以来即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脍炙人口:“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历史上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称“六朝古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南京被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从有关资料对南京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南京不仅风景秀美,山势磅礴,水若游龙,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在政客的眼中,更是一方风水宝地,引来历史上多位帝王建都南京。
争议并非来源于在此建都,而是在此建都的王朝大都很短命。在孙权定都南京后,仅过了半个世纪,存59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东吴就让西晋灭掉了。更奇怪的是,接下来的的朝代也几乎都是短命王朝。除大明王朝,因后迁都北京而存在近277年外,其他8个,最长的是东晋王朝,存104年,公元317年-公元420年。余下分别是:南朝宋60年,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南朝齐24年,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南朝梁56年,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南朝陈33年,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南唐39年,公元937年-公元975年;太平天国12年,公元1853-公元1864年;中华民国:38年,公元1912年-1949年,后退守台湾,至今。
这就引来很多风水大师的解释。笔者看过很多解释,大都将风水的基础理论知识套用来牵强附会,所云不得要领。遂对风水以及南京的风水进行了学习,得出让笔者十分惊叹的南京发展史,以及南京的风水根基。
基于此,笔者对南京的风水历史传闻,根据笔者的理解,写成一个由历史脉络贯穿的天地人神鬼合一的故事,仅供娱乐,不作学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