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中国战火连天,多几个流贼并不奇怪。黄陂北边连着大别山,山连山,这深山老林里有些物什活得久了,什么都会发生。就在那些个也够失踪前几天,村里的小寡妇晚上再自家院子里摆了个竹床,乘凉入睡。突然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的丈夫在添自个的脸,开始小寡妇还欢天喜地的,她原先害怕那个死鬼到了下面再找一个不要自己了,可是现在看来那死鬼真是做了鬼也不“放过”自己啊。一开始的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的不对头,为什么丈夫的身上有一股浓重的腥臊味道?小寡妇睁开眼睛,看见一只狼正伸出舌头添自己的脸,那狼看见她醒了又听到了她的尖叫便慌忙的逃窜,窜至村口时被几个精壮小伙活活打死。可怜那小寡妇半边脸的血肉都被那狼给美餐,成了半边人脸半边鬼脸的怪物。这就是现实版的“舍不了媳妇套不住狼”。
“可是少爷”老者缓慢的说,“乡亲们都很贫困,再禁不起折腾了啊。必须尽快向各法子,这老爷不在,我们就看少爷的了。”
陈鸿煊的脸沉了下来,他知道这老者说的方法是好,可是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钱字。按照以往的规矩,叫些丘八或者请些斋公都是由我家拿钱出来,可是现在家里的大洋都在流往汉口,剩下的还要给祖母看病,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了。而这老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正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各位乡亲,各位乡亲,你们知道我家的大黄吧。”陈鸿煊问到。
一提到大黄众人无不竖起了大拇指,这头牛是村子里的宝贝,谁家农忙的时候需要只要和我家说声就可以拿去用。十里八乡都夸赞这头牛俊,乡亲们也对这牛有着深厚的感情。
“就在前天,大黄也失踪了!”这句话是说的假话,前天夜里自己父亲回来后把它牵走拿去卖了。陈鸿煊的意思是,我家也受到了重大损失,我会尽力的想出办法,还用这个大牛勾起了乡亲们的回忆从而拉近了与乡亲们间的距离。
“少爷的意思是。”老者故意拖长了语音。
“三天以后,这里断不会再有物什失踪!”
“好,少爷,你是读过书明了事理的人,我们都相信你,可你也别辜负了我们这些粗鄙人家。”老者说罢就离去了。
或许这就是天意,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陈鸿煊嗅到了这个惊天阴谋的味道。这算是我家族和这个阴谋的第一次交锋。
陈鸿煊首先怀疑这一切都是狼搞得鬼。他让家人去村子里查了查,目前还只是丢了十几只家禽,而这些家禽一般都养在院子里,一般狼群只能望洋兴叹。但是如果狼群里多了只狈呢?
陈鸿煊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因家道中落而弃学,但狼狈为奸这四个字还是知道的。村子里虽然大都以农业为主,但还是有那么几个猎户,他听猎人说过狈的事情,这是一种狡猾而残忍的动物。在狼群里有一只特别强壮的头领就是狼王,若只有狼王,那么这只是一群有勇无谋得畜生。如果拥有狈就全然不同了,狈就好比那狗头军师,是狼群里的诸葛亮。
在科技昌明的现在,黄陂山里的一些村庄仍保持着当年的习俗,村子建的较为密集,外围有一圈矮矮的土墙,在村子入口的树干上挂着风干的狼皮,当然了现在挂的是狗皮。虽然我家民国年间迁出了黄陂,但是祖坟仍在,每年我还是要回去祭祖。我曾问过一个猎人,现在还有狼吗?他说,文丨革丨时期很少,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这十年来狼的数量明显的增多了。上个月村里还被狼叼走了一个小伢。这句话让我不敢再一个人上山祭祖了。
陈鸿煊当晚就派家人在土墙外围巡逻,这些人打着火把腰间还挂着尖刀,甚至有那么一两个背上还有枪。这在当年很平常,外面烽火连天,乡村里的大户人家都要养些家丁买些武器自保。
村里的灯早早的就熄灭了,家家户户都把大门紧闭,只剩几只狗还在叫吠。陈鸿煊搬了个凳子在几个家人的簇拥下亲自守在村口。他做在那里眯着眼睛,要不是两个手指在弹敲着桌子,家人们一定以为这个少年已经睡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陈鸿煊的手指突然停了下来,睁开眼睛说“来了!”这些个家人都莫名其妙,一个胆大的问,“怎么了少爷,谁来了啊?”
“你们注意那些狗叫没?”陈鸿煊站了起来,“一开始是星星点点,后来都没怎么叫唤了,现在倒好换成了呜咽声。那些狗一定察觉贼子们来了。”
其实陈鸿煊又撒谎了,他的座位下就养着一只猛犬,他已经感觉到了这支猛犬的瑟瑟发抖。不过好在漆黑一片,那些个家人都没有看到。陈鸿煊自信的语气下隐藏着的是不安,这要多大群狼才能让我家的猛犬感到不安?
陈鸿煊试着去抚摸猛犬让它镇定,这一摸不要紧,一摸之后陈鸿煊头皮发麻背后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这样吧,我发一个07年《长江商报》的新闻。
■“央视解谜磨山诡道”追踪
时隔七年遗址依旧存在 专家指出其中蕴涵巨大旅游开发价值
追寻神农架野人足迹、寻找喀呐斯湖水怪、尼斯湖若隐若现的白色巨型物种、百慕大三角不解之谜……百年来,人们探寻自然未解之迷,探寻谜底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团团疑云更吸引了人们去一看究竟,水怪、UFO“出现之地”总是能激起人们的热情。
1999年磨山风景区发生700余棵大树瞬间“腰斩”事件,虽事隔七年依然引起了市民们的极大关注。武汉,中国的腹地;东湖磨山,国家级的风景区,竟然发生如此怪异之事。作为武汉的重要旅游景点,磨山上的未解之迷是否存在旅游开发价值?它是否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探寻“谜底”?
时隔七年,遗址依旧存在
事件发生的山坡距东湖不到50米,七年过去了,现场依旧可以看见一条8米多宽的空旷地夹在两边茂密的树林中间通往山顶,地面上有许多翻起的树墩和当年被折断的断木残枝。
现在,磨山上竖着一块“自然之谜遗址”的石碑,石碑上记录了7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和人们的种种猜想。磨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遗址现在已是磨山风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景区的导游们也会对每位游览到此的游客讲述那七年前发生的“诡异事件”。
磨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日各大媒体对磨山倒树事件报道之后,昨日景区的游客人数明显多起来,人们纷纷谈论着“自然之谜”。
探秘游,可成磨山景区旅游亮点
有专家提出,磨山7年前的“灾难”在今天蕴涵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在磨山自然之谜出现后,民间流传了各种各样的传闻,从湖中升起的白光被渔民们认为是东湖中的水怪巨龙,山上树木被迅速折断被人们猜测是否是外星系不明飞行物所为,更有人称5年前的一个夜晚曾见三个飞碟在磨山上空移动。最后气象学家解释“下击暴流”才是事件的元凶,然而科学的解释仍然无法“释怀”人们对这一奇特自然现象心存的疑问。
“现在人们可以去现场观看遗址,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探探究竟。以往在磨山景区主要是纯粹的观光和楚文化的体验,都是静态的。如果加上探秘,在现场还原7年前的景象,模拟磨山自然之谜当时发生的情景,整个旅游的行程便会显得互动性增强,并且更加动态。”武汉深度旅游策划公司策划总监舒勇攀告诉记者。
“自然之谜”特色有待进一步开发
“磨山诡道”事件已经过去了7年,7年间当年被截倒的树木有的已经长出了新的枝叶,遗址正在慢慢消退,如何让人们在带着疑惑的同时依然能够观看到当年壮观的景象,也成为制约磨山“自然之谜”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副系主任齐子鹏表示,想要成功的开发一个旅游景点需要注意其在市场上的独占性,另外,资源的品牌性以及其特殊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磨山7年前的“倒树事件”,需要考虑其对武汉市民的吸引力和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问题,如何还原景观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武汉市多家旅行社表示,这可以成为武汉旅游的一个亮点,但是需要以遗址资源的保存为前提,在有说头后也必须有看头,此新看点开发成功后,旅行社会尝试将其推广、宣传,而宣传的侧重点也在于吸引外地游客来武汉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