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17 14:02:00
上师慈祥地望着小小:“女施主有所不知,这莲花生大师来鸡足山并不是单纯地朝拜,而是来赴一个秘密的约会。他将那纸藏经交给一位信任的高僧后,就在石钟寺圆寂了。而这位高僧一直郑重地保存这纸藏密,历经数代后,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将它交给了佛教圣物‘墨舍利’的传人。”
“墨舍利”的传人?我心头再次升起一个疑团,不禁开口问道:“上师,我一直很奇怪,解开最终谜底的钥匙是‘墨舍利’和拼图两个要件,而拼图又离不开那四张佛经,可是,为什么它们却不是由一人保管,而是分别由莲花生大师、静闻禅师、僧人如唐各自书写留在鸡足山呢?而且,他们又不是同一朝代的人,另外那张《弥勒下生经》中的无名插页,更是清代的物件。这看起来很不合理也很难理解啊。”
上师正要开口向我解释,不过当他回头看到阿美和财哥后,他噤声了。
2011-3-17 15:11:00
看来他要讲的事情又是不能为外人所道的,所以,我便不再追问,跟随上师身后寻找归真教的巢穴。
谁知,我们在山上来来回回搜寻了足有大半天,找到的地道和洞窟不下五个,然而,却都是空无一人。
上师叹了口气:“看来,那老巫婆果然狡猾,她一定是在一夜之间将这些手下转移了。咱们还是输她一着啊。”
一时间,大家束手无策,形势越发严峻。
好半天,上师才说出一句:“咱们去金顶,找宽应大师。”
“宽应大师?他是谁?”小小奇怪地问道。
“呵呵,他可是一位得道高僧,而且,你们的很多疑问遇到他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2011-3-18 15:36:00
第十章 柳暗花明
佛顶寺位于鸡足山之巅,香火终年兴旺,只是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味道。
当我们到达佛顶寺,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在这里,天气真是说变就变,阵阵山风送来丝丝寒意,我们也在短袖衣服处面加装了外套。
可是,还是没有暖意。
我们刚刚在禅房坐定,一个小沙弥就引着一位白胡子老僧走了进来。只见 这老僧眉白胜雪,面泛红光,双目慈祥,步履矫健。看年纪应该在八十开外。
“阿弥陀佛!”上师起身施礼。
“阿弥陀佛!大师请坐。这位是唐施主吧?贫僧宽应。”老僧双手合十。
我慌忙起身还礼:“大师怎么会认得我?”
2011-3-18 15:45:00
“呵呵。”宽应轻笑两声,从怀中取出一张照片,递交给我。
我迟疑地接过,低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张照片竟然是在我丽江的客栈里照的,上面是我和小小还有那几位在客栈盘亘多日的高僧的合影。
我不解地抬起头来,只见宽应大师面带微笑,语音平静地说道:“现在,你该知道原因了吧。那几位高僧偶然在丽江发现了你的墨舍利,知道你是墨舍利的传人,因此,才极力敦促你到鸡足山。同时,他们又派人将你们的合影送到我这。所以,你们一进山,我们就已经知道你的行踪了,才会时时指引你寻找佛经拼图。”
我先是一愣,随即心生不满,我冷冷道:“既然大师们早知那几张佛经的下落,为什么不直接交给我们,还要我们三番五次,大费周张地苦苦寻找?”
2011-3-21 16:03:00
宽应大师又笑:“唐施主错怪贫僧了,在你上山前,我们手中只有莲花生大师的那张藏经,以及静闻大师的《法华经》,而那张藏经也在我徒弟交给你时被归真教抢走了一半。另外两张佛经的下落我们真的是完全不知。不过我师傅说过,只有墨舍利的传人才能有缘集齐这四张佛经。现在看来,此话果然不虚。”
小小却神情沮丧:“大师,您还不知道吧,虽然我们辛辛苦苦找齐了佛经,可是现在却一张都没了。”
宽应大师脸色一变:“怎么会这样?”
没等我们回答,活佛已率先和宽应大师说明了缘由。
“阿弥陀佛!多行不义必自毙!”宽应大师面露悲愤之色。
2011-3-21 16:30:00
“大师,当务之急还是大家一起商量个办法找到那老巫婆要紧。”活佛边说边请宽应大师入座。
宽应沉默片刻,缓缓抬头道:“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话未说完,只听窗外“咕”的一声怪叫。
“猫头鹰!”我大声惊呼,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直奔门外跑去,其他人也随后跟了出来。
窗外,月光下的石桌上,一只灰黑色的猫头鹰一动不动地站着,它的嘴里叼着一个布袋。
见我冲到面前,那猫头鹰腾空而起,同时放开了嘴上的袋子。
“啪”的一声,布袋落地。
我毫不迟疑地弯腰拾起,打开时,我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