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011-3-15 15:29:00

我点头:“当然记得,您还说他就是这半纸藏经的写作者。”

上师颔首:“对,这水中莲花其实就隐藏了那位活佛的名字。他就叫‘莲花生大师’。”

小小惊呼:“莲花生大师?我听说过他,他是西藏一位地位极高的僧人,而且他好像是印度人。”

上师点头微笑:“你说的一点不错。在藏史中,莲花生大师是个相当传奇的人物。他不仅是位得道的高僧,而且对于藏传佛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011-3-15 15:45:00

第九章藏密活佛

我兴致又起,急忙追问藏教历史和莲花生大师的事迹。

上师讲道:“佛教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普度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其中,小乘佛教认为世间只有一佛,就是释迦牟尼,只追求自我解脱,追求“灭身灭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而大乘佛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认为修行者单是寻求自身解脱是不够的,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最终目的在于成佛。在中国,除了靠近缅甸、泰国地区的少数傣族民众信奉小乘佛教,其他地区影响最大的还是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虽有些微差别,但总体来说都归为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都以利益众生为目的,发慈悲心,抑恶扬善。只不过,汉语系佛教主要盛行于汉族地区,藏语系佛教则主要分布于西藏、内蒙、青海、甘肃等地区。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了两个妻子——尼泊尔公主墀尊和中国唐文成公主。这两位公主都信奉佛教。她们入藏,带去了佛教的经典、法物和佛像。松赞干布在两位妻子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松赞干布信佛后,曾派人往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文字母和文法,形成了统一的藏文,并开始修建寺院,供奉佛像,由此拉开了佛教在西藏兴盛的序幕。”

2011-3-16 10:57:00

讲到这里,上师微微停顿,面上开始现出忧戚之色,语声沉重地继续说道:“然而,后来到了八世纪中叶,赤德祖赞去世后,年仅十三岁的王子赤松德赞即位,由于年幼,实权就旁落在辅佐他的大臣手中,一些热衷于苯教的贵族大臣采取了各种禁止佛教流行的措施,大肆破坏法律,捣毁庙宇,驱逐外僧。赤松德赞成年后,在一批信佛大臣的辅佐下,灭除了苯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从权臣手中夺回了政权,并采取了尊重佛教的立场,制定了一系列兴佛措施,从吐蕃的近邻唐朝、印度、尼泊尔等地延请佛教名僧大德帮助吐蕃恢复和发展佛教。最先被延请入藏的是寂护论师。可是,寂护来到吐蕃后,却非常不巧,多次发生地震、雷电等灾害,苯教势力派便借口指责是寂护来藏所致,藏王迫于无奈只好派人将他送回尼泊尔。这样,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宝九年,赤松德赞迎莲花生大士入藏。”

我适时提问:“这么说,莲花生大师在当时一定是声名显赫了?”

2011-3-16 11:39:00

上师答道:“是的,莲花生早年在印度修习弥勒菩萨始创的瑜伽行派密法,成为印度和尼泊尔有名的大密师。进藏后,他就动用密法和咒术降服了苯教神祗,巧妙地将其转为佛教护法,确立了印度佛教在西藏的宗教势力,促进了西藏佛教的密教化程度。莲花生大师还设计修建了桑耶寺,开辟了译场和讲修院,把印度佛教大量的经典翻译成藏文流传。然而,他在公元804年离藏后,却神秘地失踪了。种种猜测不一而足。其实,他是一个人独自来到佛教圣地鸡足山,并留下了自己所著的《沙弥最初年岁问》中的那纸藏经。”

小小忽然提出疑问:“上师,既然历史上都说莲花生大师后来下落不明,您又是怎么知道他就是那位在鸡足山上圆寂的活佛呢?”

女皇武则天背后的惊天迷案:滇西密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枕上晨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女皇武则天背后的惊天迷案:滇西密传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