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010-11-3 0:56:00

我一时噎住,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武建超问的很有道理。人做事总是需要理由的,如果真是我大哥跑到了湖那边,随便他抱木头游过去也好,扎筏子划过去也罢,具体的方式方法只要想总会有的,所以这并不重要。真正关键的,还是他为什么要去,这里头的动机是什么?

但如此一来,所有问题又都绕了回去。因为六天前我们就不知道大哥干嘛去了,现在依旧是不知道。况且,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发信号的人就是我大哥的假设下,然而事实上经武建超刚才那一分析,我就对自己白天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眼前这湖比我在武汉见过的长江还宽,这几天还老刮大风,就算抱着木头,也很难说能顺利的游过去,所以这假设的前提就要先打个问号。而另一方面,拿个镜子反射太阳光,其实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我大哥肯定会这一手不假,但换个人也并不一定就不会。毕竟除了那几束光,我们根本没看见人,我当时马上认定对岸的我大哥,的确太一厢情愿。

于是新疑问接踵而来,如果今天下午湖对岸的不是我大哥,那又是什么人?他往我们这边发信号什么用意?

隔壁就绑着个来路不明的家伙,如果现在告诉我周围可能还藏着同伙或者其他人,我也不会太惊讶。但眼下线头越扯越多,我脑子里各种东西搅成一团,已经完全理不清楚了。

老爷子一直在边上听着,这会儿开始帮忙大胆推测起来。他一咳嗽,说打信号的会不会是阿廖莎那“情况儿”,娘们儿嘛天天梳头洗脸的带的有镜子,拿出来照照,我们不就看见了。可惜他话没说完,就被阿廖莎一句“放屁”给否定了,那女人也是昨天不见的,这一天时间都不到,更不可能跑到湖那边去。

武建超则一拍大腿,说那可能并不是什么人在打信号,而是一些碎玻璃之类的东西反光,给我们造成了误会。我一听觉得有道理,想起了阿廖莎有望远镜,就问他之前有没有往湖那边看过,有些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也就是一些旧房子破码头之类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如果真像武建超说的那样,倒也算个合理的解释。但我认真一想,又觉得有些牵强。我们在这儿住一个多月了,如果是对岸又什么东西反光,以前没道理看不到,今天就恰巧让阿廖莎瞅见了。而且那光一晃一晃的,还是更像人为的动作。

事情越说越复杂,我们是在是拎不清眼前的事情了,就开始讨论接下来怎么办。而这时老爷子提了个我最怕听到的话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离开?

2010-11-3 7:15:00

其实按原来的计划,那天本就是收拾行装出山的日子,只不过由于各种显而易见的原因,商量好的事情被耽搁了而已。而老爷子当时的意思很明白,他提议我们天一亮就走,主要是这地方太邪性,死了这么多人,实在是不能再多耽。反正金子淘够了就该走人,自个儿还是得先顾着自个儿,至于那些跑丢的失散的,也只能愿他们自求多福了。

他这话虽然十分自私,但说得也很实际,那“跑丢的”不用解释就是指我大哥。那是一种十分纠结的心情,兄弟俩本就该同去同归,大哥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当然不可能把他抛下,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一人回家。但同时我又很害怕,假如他们几个都执意要走,我也不说不好自己到时能拿出多少勇气,敢独自留下来等大哥回来。所以老爷子话音刚落,我就立即出声反对,主要是怕别人跟着附和,到时候我孤掌难鸣拗不过他们。

好在阿廖莎也表示了异议,那女的到现在还下落不明,他显然是舍不得自己的小姘头,还想留下来再找找。我也赶紧在后面补充,说一是我大哥还没回来,我们不能扔下他不管,二是大伙儿伤的伤病的病,最好还是休整几天,等身体都恢复一些再走。

“你搞清楚,可不是我们不管你哥了,是你哥先不管的我们。”武建超这次没跟我站在一起,他的离场也偏向早些离开,显然是赵胜利的死对他冲击很大。不过他态度不如老爷子那么坚决,应该还有商量的余地。

杨要武烧的昏昏沉沉的,说起了胡话,也没法表达自己的看法。五个人里相当于一人弃权,剩下的二比二打平。我苦苦哀求,武建超的口风终于有了少许松动,最后是阿廖莎这个当老板的拍板定论,说再等三天,三天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大家一定收拾东西走人。

老爷子对这结果很不以为然,撇着嘴说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真再拖三天,指不定又要出什么事。不过话虽这么讲,他却只能认了,因为无论怎么算,还是所有人一起行动最保险,他应该不会像赵胜利那样不知轻重的一个人瞎跑。

归期就这样定在了三天后,有关回去事,似乎也暂时压了下来。然而我现在回忆,却必须很心痛的指出,那次讨论只不过是个开头,之后随着情势越来越恶化,这个话题总是不断的被人提起。下山的要求一次比一次迫切,而我们最后的那个决定,也最终造就了那场无可挽回的悲剧。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十分灰暗与无奈的东西需要说一说,那就是有关粮食的问题。我们先前为了尽可能多淘金子,都是掐着粮食的存量计算回去的日期,所以到了最后那几天,两边其实都没剩下多少口粮。本来这种情况在山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但因为阿廖莎他们那里突然间少了十几张嘴,就一下省出许多粮食,这才让我们在接下来几天和回去的路上不用担心挨饿。

死人嘴里抠出来的粮食,帮助我们做出了再呆三天的决定,但也就是这个决定,却死了更多的人。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每每回忆至此,我都很后悔没听老爷子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当时能及早出山的话,也许大家都可以健健康康的活下来了。

国境线上的诡异往事——1985年,我在新疆阿尔泰山淘金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传统人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国境线上的诡异往事——1985年,我在新疆阿尔泰山淘金子第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