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位被唤作米阿泰的人微笑点头:“我的好兄弟热希提。”

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鼎盛时期曾统一青藏高原。著名的松赞干布就是吐蕃王朝最高的统治者——赞普。时隔近千年,岁月如流,经过了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战争,经过了疯狂当道、血流成河的变易,经过了乐声悠扬、沧海桑田的变迁,如今吐蕃人已经很少看到了。

据热希提说,这位米阿泰老人祖先是出自吐蕃人很有名的一族。当时正逢战乱,跑到龟兹和迦比试国定居过很长时间。

这首《黑色风暴之歌》讲述的正是古迦比试国如何亡国的景象。

米阿泰十分好客,第二天把我们都请到他家吃饭。这是当地很典型的一户中产阶级。靠放牧和种粮食为主要生计手段,他家一共十一口人,壮劳力都出去干活了。只有几个妇女正说说笑笑在一个类似土炕上烙着特色薄饼。

中午在葡萄架下,我们席地而坐,摆了许多当地小吃。主菜是薄饼和手抓肉,辅以特色葡萄酒,吃得我胃口大开。越南人可算卯着了,头不抬眼不睁,狼吞虎咽。席间应我们要求,米阿泰又演奏了一遍《黑色风暴之歌》。

一曲唱罢,大家纷纷鼓掌。米阿泰进房子里拿出一个很古朴的木匣子,打开之后,里面有一些照片和文件。

我们互相传递,我一看这照片顿时懵了,上面照的是一只探险队和米阿泰全家人合影,最左边站着的赫然就是赵维。他身穿一件野外作业的夹克,笑得异常爽朗,这里论相貌还数得着他,小伙眉若朗星,青春阳光,只是由于多年野外勘探,面色黝黑,呈一种健康的古铜色。

热希提看我发怔,轻轻说道:“上次我们组织勘探队的时候,还有劳这位老爷子帮助。是他帮我们确定了大概地点。这是当时探险队出发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我轻轻叹口气,翻翻其他照片,里面有一张很特别,这张照片已经发黄,四角微微曲卷。照片里照的是一支国外考古队和当地人的合影。这些外国人都裹着黑色大衣,身后是一只巨大的骆驼,背景为一片荒漠。

热希提给我讲解,他用手点着照片上一个人说:“这个就是著名考古学家斯坦因。而这个面容模糊的就是……”

旁边麦基声音颤抖地说:“尼古拉特斯拉。”

我张大了嘴,结结巴巴:“这就是当年去往迦比试国探险的考古队?”

热希提点点头。越南人一把抢过照片,看得啧啧感叹:“真是时光如水,转眼就一百年过去了。”我怔怔看着照片,幻想一百年前,那只来自遥远西方的考古队,在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凭借巨大的热情在号称“绝域之地”的罗布泊里探险,这件事想起来就浑身发烫。

这时,米阿泰让孙子从箱子底又拿出个小盒子来,哆哆嗦嗦用汉语夹杂吐蕃文说了一串。热希提仔细听着,眼睛倒是越瞪越大,他给我们翻译:“老人说,这个是他父亲留下来的。当时斯坦因考古队在出发两个月之后,只活着回来了两个人。就是斯坦因和尼古拉。两人当时失魂落魄,衣不蔽体,是老人的父亲收留了他们。当时尼古拉留下了这个东西,只是交待这个物件很重要,一定要等到……适当时候拿给适当的人看。这个留言很玄妙,什么叫适当时候,又有谁能称为适当的人呢?老人的父亲是个很重承诺的汉子,把这个东西收好,死后又传给自己的儿子。米阿泰说,神已经有了旨意,适当的人出现了,就在我们中间,所以他把这个东西准备拿出来。”

大家面面相觑,一起看着这个形式奇古的小盒子。

米阿泰从腰间取下钥匙,颤巍巍打开,随着盒盖慢慢开启,我们一起凑了过去。里面的东西逐渐露了出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玩意。

最不该出现的,最出乎意料的东西。

盒子里装着一个金属制成结构简陋的电容器!

麦基一下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喉头不断窜动,嘴里念叨:“不可能……不可能……”

越南人已经和我们打成一片了,说话很随便:“当然不可能了。他们到古代遗址考古探测,怎么会找到现代文明的电容器呢,这里一定有什么隐情。”

王婵说:“为什么在古代就找不到电容器?很多资料表明,在古巴比伦的遗址就挖到过人造电池。人类文明是分很多纪的,可能古国迦比试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可以创造出类似现代文明的产物了。”

我嘿嘿冷笑:“扯淡。纯粹是小女人的幻想。”

王婵脸通红,用手暗掐我胳膊,疼得我倒吸冷气。

热希提说:“麦基,你给鉴定一下,它的年代和作用。”

麦基看了半天,苦笑一下,把电容器底座翻给我们看,上面赫然写着“Made IN U.S.A”。他说道:“很显然这只电容器是尼古拉前辈自己带到沙漠里的,绝不是出自古国文明。这只电容器很特别,是用在一种能引导高频电磁电流的发电机上。”他看我们不明白,斟酌一下措辞说道:“尼古拉是一位科学天才,他曾经做过这样的设想,他认为地球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容量的球形电容器,一个给大气充电的旋转磁力发电机,未来最大的能源就是取自地球本身。所以他做了很多尝试,在某些特殊地域建立类似电塔的特别发电机,能够引导空气和土地里的电离层,用无线传输电荷,实现全世界能源共享。”

我不由自主叹道:“真是个伟大的构想。那时候人能有这样超越时代的见识,真不简单。”

王婵轻哼一声:“你怎么不说人家是扯淡的幻想了?”

我赶紧岔开话题,问麦基:“你的意思是,尼古拉特斯拉之所以加入这个考古队,很可能是到沙漠深处去做他的这个伟大的实验了?”

麦基点点头:“很有可能。二十世纪初,正是尼古拉前辈事业逐渐步入辉煌的巅峰期,除此以外,我实在想不通他有什么理由能放弃在美国的大好发展前景,而跟着一支设备简陋的考古队深入危险大漠。他一定是有什么发现!而且这个电容器很说明问题,我的猜想是,他在迦比试古国遗址发现了一处蕴藏巨大能量的地方!”

我们面面相觑,一个念头呼之欲出,同时说道:“天眼!”

整个迦比试古国核心的秘密,天眼。

热希提道:“大家也别瞎猜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出发。”

告别了老人米阿泰,我们重新上路,出了车而臣,是一大片枯树林,没有一点水分,地上全是沙子。在这里车已经不能通了,以前有许多考古队来过此处,又是野外吉普又是大卡车,到了这里轮胎就陷入 沙子再也拔不出来。

热希提和王磊已经在周边乡村里征集了十五匹骆驼,我们七手八脚把各种装备都捆在骆背上,用绳子扎紧。听我们的向导吾守尔介绍,每匹骆驼最大的负重量是150公斤,再多就不行了。而且这些骆驼从好几个村征来的,脾气秉性都不相同,幸亏有维族老乡帮忙,要不然一只只都趴在地上赖着不起来。

折腾了两个小时,可算是上路了。我们队伍人不是很多,物资有限,空出的骆驼一人一匹。只听驼铃悠扬,队伍向沙漠正式进发。

新疆神秘文化探险小说:西域之眼》小说在线阅读_第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蔡黑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新疆神秘文化探险小说:西域之眼第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