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您可以跟我说说黑衣社吗?”舒畅觉得韩弢似乎还有什么顾虑。

老人沉吟了一下,抬起头说:“这段历史一直是被当作高度机密封存的,除我之外只有少数几个仍健在的当事人了解真相。你应该知道,干我们安全工作终生都被特殊纪律约束。我虽然退休多年,仍然没有权利将之公开。”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舒畅一眼,话锋一转说:“不过既然你是舒振轩的女儿,追查的案件又与这件事密切有关,我不妨向你透露一二。但你必须发誓保密,不能把从这里获知的一切告诉任何人。”

“我发誓!”舒畅疑惑地保证说。她似乎发现老人的脸庞四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希望你不要食言。”韩弢点了点头,冷冷地说。他的目光随即落到了脚下,仿佛那里正掩埋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黑衣社’简单说来是个专事暗杀的恐怖组织。从1968年首次犯案到1995年彻底瓦解,它的生命期长达近30年之久。”

“恐怖组织!”舒畅听得花容失色,简直怀疑老人是在胡编乱造。

“的确是个奇迹!”韩弢也发自内心地慨叹说。“要知道在中国大陆这片土地上,政府的治安力量远远强过全世界任何国家。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恐怖组织生存的土壤。

“其实,这个组织规模并不大,据我判断,前后人数大概共有6到8人。虽然人数不多,可这些人个个身手高绝,并且是一等一的情报高手。嘿嘿!要论枪法和格杀术,恐怕比现在赫赫有名的雪豹突击队还要更胜一筹。

“黑衣社的首领外号叫‘刀柄’,是个极为可怕的人,在黑衣社活跃的那些年中曾令很多大人物睡不安枕。据一名落网的黑衣社成员供认,‘刀柄’御下极为严苛,对手下的训练方式也非常残酷,常人根本不可能忍受,当然加入黑衣社获得的报酬也很丰厚。”

舒畅听得目瞪口呆,觉得自己简直像在听惊险小说。

“‘刀柄’背景特殊,有着丰富的反侦察经验。经由他策划的暗杀,要么活像意外死亡事件,要么现场收拾得干净彻底,不留一点蛛丝马迹。另外,黑衣社每次作案都极为谨慎,案子之间或相隔久远、或跨越千里,有的时候一伏匿就是大半年,增加了地方刑侦人员的破案难度,而原本掌握一些情况的安全部门又有意保密,才使这伙人犯下的案子拖到最后常常不了了之。”

“把黑衣社定性为恐怖组织,是因为这伙人专事暗杀。而且他们杀人不是为钱财,而是怀有特殊的政治目的。黑衣社纪律森严、配合默契,选择目标也很有规律性,主要是针对66年前后在中央安全部门任职的干部职员。黑衣社还从秘密渠道弄到了很多美制苏制的枪械,当局怀疑有境外势力在背后向他们提供支持。所以清扫黑衣社的工作一直都由安全条线负责,尽可能不去惊动地方公丨安丨。”

“这么大的国家,二十几年里难道就没有人奈何得了他们?”尽管韩弢作了解释,舒畅还是感到难以置信。

韩弢皱了皱眉头说:“也不尽然。1989年冬天,北方某市的公丨安丨部门曾抓到过一个黑衣社成员。不过因为那个人所知有限,除供认出了‘刀柄’的真实身份外,那次审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之后,犯人被特别指令转押到首都,最后的下落我就不知道了。”

“怎么会这样?”舒畅脸上立刻浮起怀疑之色。作为刑警,她从韩弢的话中敏锐地嗅出了异样的气味。

“我刚才说过,这个组织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惟其如此,当局始终对之采取针对恐怖势力的打击策略,那个被捕的犯人当然也可不能接受公开审判。1994年,当局派遣一名高级特工打入了该组织内部,翌年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突袭。黑衣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刀柄’与其他5名成员先后遇伏身亡,整个组织从此被连根拔除。

“当时另有传言说,可能还有一名年轻成员闻风潜逃了,但这个消息没有得到确认。而那位立下首功的特工很快又被派遣其他公干,无力继续追查,所以事情就此画了个句号。”

“您怀疑‘豺狼’就是当年那条漏网之鱼?”舒畅若有所悟地说。

韩弢点了点头:“从他的暗杀对象、作案方式到所用枪械,都令我不得不产生这种怀疑。我老了,再没力气破案了,很希望有人能帮我解开这个萦绕多年的谜团。我想你是舒振轩的女儿,应该有这个实力!”

舒畅目光闪动了一下,轻声地说:“如果是这样,我希望您把有关黑衣社所知道的一切全向我和盘托出。”

老人再次沉吟了一下,缓缓地说:“说来话就长了,先从我的个人经历说起吧!我生于1940年,是G省沿海人,少年时报考南方某无线电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省电台从事无线电工作。1958年,我由于工作表现优异,被派往首都中央调查部开办的学习班接受特殊培训。1959年培训结束后,我就被留在了调查部工作。当时,这个部门对外称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着手工作后我才知道,它的实际任务是负责情报工作的,其实就是现在的安全部八局(即反间谍侦察局)的前身。

“调查部是个超级情治机构,主要负责收集世界各国的军备动态、经贸前景等方面的情报,我估计当时分散在全世界的谍报人员起码有五、六千人,多数是以新闻工作者、学者、商人,甚至政治流亡人士等身份做为掩护,而散布在国内的侦察员人数还要多。

“在这为数众多的谍报人员之中,有个被称作‘闪电’的秘密谍报组。这个谍报组是国家的一支秘密部队,其成员个个是久经沙场的老牌谍报员,放出去都能独当一面,指挥一市甚至一省的情报工作。

“另外,‘闪电组’的成员行政级别都非常之高,有的年纪轻轻已是局级干部。而且,他们获得特别授权,可以独立行使公丨安丨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逮捕等职权,必要时甚至无须请示就可杀人。你也知道,建国早年反特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这些措施当然是必要的。

“在这‘闪电组’中,又以三名谍报工作者最顶尖。我不方便向你透露他们的真实姓名,下面就暂且用代号称呼吧!那个时候,这三个人的谍报代号分别是‘龙’、‘虎’、‘鹰’。他们三个搞情报工作各有特点:龙谍报员深藏不露、身手高绝;虎谍报员心机深沉、算无遗策;鹰谍报员刚硬坚韧、手段狠辣。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从朝鲜战场到中俄边境,从西南重镇到台海两岸,很多局势紧张的地方都出现过他们三个的身影。而这三人中,又以龙谍最受中央器重,据说他是李克农将军的关门弟子,总理也曾多次亲自向他下达指令。

“64年之后,调查部内部由于人事调动,急需一名年富力强的干部接班。于是,中央就打算在这三名功勋最卓著的谍报员中进行考察,挑出一个合适人选。然而,1965年发生的变故却使事态航向发生了重大转折。

绝杀局》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余无益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绝杀局第1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