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峡,神鲵--17
我从娃娃鱼喉咙中出来之后,全身红肿,像只煮熟的大虾,没有一点知觉。
桃夭虽比我好一些,但也是意识模糊。还好都没有什么大碍,在医院里住了两天,我便苏醒过来,除了眼睛红红的,还不时疼痛之外,别的地方已没有了什么不适。
桃夭恢复得更快,在我苏醒过来不久,冉医生就陪着她来我的病房看我。虽然依旧穿着病服,颜色也有些憔悴,但是毕竟身体已经恢复了。
我对她说,不好意思,因为我的莽撞,连累了你。
桃夭说,千万别这样讲,你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帮我。
我难过的叹了口气,可惜,被我弄的一塌糊涂,还是让那畜生跑掉了。
桃夭笑笑,没事,已经拿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了。
这时,我才顾不得眼睛仍旧火辣辣的疼痛,咧开嘴笑道:那就好!这趟罪总算没有白受。
我问桃夭拿到的东西是什么?桃夭告诉我说,她记得外婆曾讲过,神鲵口涎和赤蛇之血,是练蛊极为难得药引。那么由此结合壁画可知,很可能化解辰砂王需要的便是这两种东西。我们之所以伤成这样,也是因为神鲵口涎的作用。所以,当时,桃夭在那娃娃鱼口中,一手紧抓我的脚踝,另一只手却打开腰间的竹筒,灌了满满一筒娃娃鱼的口涎。
既然这样,我也希望这神鲵的口涎到时能发挥作用。如果真的不是,总不可能将整条娃娃鱼弄进桃花村去吧。
而且,在我第二天出院之后,我们又去了一趟双峡。山洪已经消尽,峡内尽是乱石。竟没有发现有溪水流淌。景区也因此关了门进行整理。
等我们带着惊奇,来到那天出现神鲵的水潭边,却只发现一个宽约六七个平方的塌陷洞口,上游的水哗哗漏入洞中,竟没有半滴流入下游,难怪峡内的溪水会断流。
我们索性进入洞中。一直往下降到一百米左右,则见到里面豁然开朗,石柱参差林立,洞穴交叉穿透,原来这下面竟是一座空山。当然从石笋石柱来看,这并非人力所为,而是庞大的喀斯特岩溶空洞,至于这空间有多大,我们在里面穿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见到尽头。而且,它并不是单一方向延伸的溶洞,而是盘根错节四面发展。估计至少方圆几公里之内的地底,都是这种形态。
既然桃夭已经得到了所需的神鲵口涎,我们也没必要在这没有边际的地底浪费时间,便匆匆撤回了。
事后我们分析,这庞大的地下空间当是神鲵的巢穴确定无疑。并且,从这规模来看,这地底生活的神鲵应该还不止一只。
当然,神鲵数量的多少现在已经与我们无关。唯一的一个疑点是神鲵怎样通过这个水潭的塌陷口出入的?因为,自古以来,并没有什么记载双峡中有这样一个洞穴的,就连草灰所依据的县志上,那条出现人面怪物以及澧中蛮陈从叛乱的记载,虽然我们现在都相信了确有其事,但它也没有提到洞穴的事情。
大家七嘴八舌纷纷猜测。最后,还是草灰的见解最为有道理,为我们所接受。
他说,喀斯特水溶地形是一种很奇特的地理现象。大到长江三峡,小至西南各省的大小阴河暗流天坑溶洞,都是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双峡自然也不例外。从目前看到的情形来分析,在这里的地貌形成之初,双峡与我们见到的地底洞穴显然不是同一体系。也就是说,开始时,它们是各自发展的。在双峡和地底岩溶都形成之后,它们在继续发展中才逐渐接近对方。当然,这种过程必定十分漫长,这期间很可能也同时伴随着生物的进化和发育。反正不管怎么说,最后这双峡和地底溶洞终于连成了一体。
娃娃鱼既然是十分古老的物种,它必然也是这种地溶过程的见证者。在觅食过程中,它发觉这双峡竟是绝佳的猎食场所。因为地底溶洞虽然宽阔广大,但仅靠阴河中的生物,毕竟有限。养几条小娃娃鱼问题不大,但要让这样身长数米的庞然大物维持生活,显然远远不够。
而双峡的地形却很特殊。天门山陡峻挺拔,沟豁万千,在其中生活的生物无以数计。更难得的是,因为山高挺拔,山下溪流又都狭窄短促,千沟万豁汇到一处,又受到这双峡瓶颈的阻拦。所以只要雨势稍大一点,没有哪一次不会形成山洪。
为什么上次兰若见到这家伙时,正是山洪暴发?为什么你们在这次山洪暴发时,又恰好碰见它出来锻炼身体?
这正是因为,暴发的山洪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所以,每次山洪暴发之时,便是娃娃鱼大快朵颐之日。当它吃饱喝足之后,便圈在这洞口处睡觉,碎石堆积在它身上,这地方便成了一汪浅潭。但只要水势增加,增大的压力便会又使娃娃鱼从睡眠状态中醒来,在暴发的山洪中饱食一次。
这一次,当娃娃鱼从睡梦中醒来,第一眼便看见了老蛮。所以它兴奋得两眼发光,满以为遇上了一顿大餐。不幸的是,食物没捞着,反而被打了几枪,结果落荒而逃。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唉……可怜啊……
草灰这家伙,说到这里还不忘朝着我挤眉弄眼的。
我心中那个气呀!
幸好边上有兰若给我帮忙,她叱着草灰道:“你不说这会死吗?危险的时候怎么不见你露面呢?这样说别人,小心下次轮到自己时没有人来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