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僧人长叹一声,道:“要问我怎么知道那女子是妖狐的,可就说来话长了。”

原来,这沙门法号晏通,所修持的,本是头陀法。根据修行法门的要求,每天夜里,都要到丛林乱冢之间露宿,纵然遇风霜雪雨,其操不易;即便逢魑魅魍魉,其心不摇。今天晚上,他用过斋饭,刚从禅房出来,正打算在积骸旁边找块空地露宿,忽听得耳边有异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尾狐狸,从远方踉跄而至。看情形,为寻找此处,那狐狸也费了不少功夫。

晏通躲在一边,打算看看这狐狸到底想要干什么,这一看,便将狐狸寻找骷髅,变作美女,在路上惑人的经过,尽收眼底。

军人听晏通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如梦方醒。急忙躬身下拜:要不是晏通出手相救,不久的将来,说不定自己就被那狐狸榨干真元,疲弱而死,也成为这乱葬岗上的一具枯骨了!

寒暄几句之后,军人朝晏通一抱拳,晏通则双手合十,口宣佛号,二人就此别过。

冷月如霜,照着那些堆累的白骨,反射出森冷的光辉。

远处的城市,各家的灯火次第熄灭,那些红绡帐底,鸳鸯锦下,翻云覆雨,轻怜蜜爱之际,有多少温存的人儿,是头顶骷髅的妖狐幻化,有谁能说得清呢!

只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适逢在林间练功的僧晏通。

就如同,不是每个误入兰若寺的书生,都能遭遇他生命中的燕赤霞!

出《集异记》

不知道袖月这篇讲过没有。

袖月

唐文宗太和年间,有一个姓周的书生,不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准备朝廷的科考,反而在洞庭山结庐而居,与蓝天、碧水、流泉、漱石、苍松、鸟鸣为友,悠哉游哉地做起世外高人来。

一般的书生,除了会吟诵子曰诗云,做些酸腐的文章之外,就没有什么旁的本事了。周生却不然,他少年时代便拜了师傅,修习道法,在道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读书人大都讲究独善其身,周生却有兼济天下之志。他在吴楚一带,经常以自己所学术法帮助当地人看病驱邪,因而,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人们见了周生,都毕恭毕敬,逢年过节的时候,争相请他到家里来做客,平时,也时不时地往他那个小草庐捎些土特产。

这样的日子,宁静而又悠闲。

在洞庭山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周生便打算暂时离开些日子,到洛谷一带云游。既是寻访名山大川,也可与藏身深山的道侣们切磋切磋道术。

去洛谷的途中,经过广陵。到达广陵的时候,天色已晚,周生连日赶路,虽然并不着急,却也有些疲累了。正好前面的苍松翠柏之间,隐约露出一角佛寺的飞檐,书生打定主意,就到寺庙里投宿。寺院里的主持,倒也十分好客。叫小沙弥帮书生把行囊搬到僧房里去,再为他安排斋饭。

饭菜刚端上来,只听得寺院外面又有人叩门,庙门打开以后,进来三、四个旅人,这些人同周生一样,也是前来借宿的。寺主一视同仁,给这几个人安排了住处,又请他们到周生进餐的地方一同吃晚饭。

这一天正是中秋,深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轮明月挂在半空,又大又圆,晕黄澄莹,亲切地俯瞰着人间。它离人们是那么近,近得仿佛往前走几步,一探身,就能进得月宫中去似的。中秋节,团圆节,此情此景,令远行游子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丝丝缕缕的怀乡之感。

这后来的几个旅人,也都是风雅之士,同周生一见如故。大伙儿就着清茶,吃着斋饭,对月怀思,吟诗作赋,屋子里热闹起来了,那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别绪,也被冲淡了许多。

说着说着,有一个人忽然提起了开元年间明皇帝游月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发展到后来,简直是用妇孺皆知这个词来形容,都毫不夸张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来,这个故事,据说就是中秋节的发端。

玄宗在世时,某一年的八月十五,与宫人在宫中望月祭拜,他是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天子,见月似银盘,离人间如此之近,仿佛伸手可及一般,就起了登月之念。想起道士叶法善神通广大,马上派人把他请来,道士一听,说这有何难,将手中板笏抛出,化为雪链似的银桥,二人踏着桥上的阶陛,步入月宫。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遥见前方出现一片巍峨的宫殿,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古雅的大字。门前有一棵枝叶扶疏的桂树,树底下,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拿着杵子,正在费力地捣药。宫门敞开着,正在此时,有动人的仙乐响起,仙女们在乐曲的伴奏之下,着白衣,压绿鬓,舒广袖,翩翩起舞。

法善指道:“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云曲》。”那乐声清丽奇绝,听在耳里,说不出的婉转动人。玄宗素晓音律,将乐声默记于心,回到宫中,命乐人将自己暗记下来的曲子整理出来,命名为《霓裳羽衣曲》,让杨贵妃照此曲演练舞蹈,后来,又将其藏于乐府,为唐家希有之音。

月宫之所以被称为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众人想起这个传说,不由都露出神往之情,有一个人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慨叹道:

“我辈皆是尘世中的凡夫俗子,又没有叶师之能,这辈子都别想象明皇一般,履步月宫了!”

言语之间,大有惋惜之意。

周生笑道:“周某曾经跟随师傅学习道法,微有小成,要说凌空蹈虚,步入月宫,倒也并非难事!”一听周生这话,众人都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望着他,“除此以外,我还能将月亮藏于怀中,袖月而归,各位信吗?”

一听这话,有的人面露怀疑,有的喜上眉梢,怀疑的是因为他们认为周生所言虚妄,欣喜的则是觉得有生之年,能亲眼见此奇技,也算不白来这世上一遭了。

众人的反应,似乎都在周生的预料之中。他点点头,道:

“看来今日我若不为大家当场演示,便有兄台怪周某妄言了!来来来,大家都搭把手!”

众人依照周生的指示,收拾桌子上的杯盘碗盏,将屋子空出来,又找来些碎布,将四面墙上所有缝隙都塞上,不让它留下一丝一毫的空隙。收拾停当之后,周生让寺院里的僧人找来几百双筷子,叫他的书童用绳子把筷子绑起来,渐渐的,一张由筷子编成的软梯,初具雏形。等这张梯子最后完工的时候,周生对众人说:

“现在,我就要登上此梯,将碧空中的皓月摘下,请各位暂且退避,稍后,听见我的呼声,各位即可来观!”

众人将信将疑地退出去,房门吱呀一声在他们身后关上了,关得紧紧的,没有一丝缝隙,想偷窥都偷窥不了。

几个旅人闲步中庭,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等周生叫他们。天空中开始还月朗星稀,过了一会儿,只觉天昏地暗,除了勉强可见点点星光以外,周围的景物仿佛都陷入了黑漆漆的墨水里,连对面都看不见人。众人以为是云彩遮挡了月亮的光辉,抬头仰望,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正疑惑中,忽听得周生喊道:

“我回来了!”

众人心头一喜,争先恐后地推开房门。只见周生笑吟吟地望着他们,黑暗之中,只有他那洁白的牙齿在闪闪发光:

“月亮现在就在我怀中,众位请看!”

说罢,他抬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掀起衣襟,众人探头过去,果不其然,周生的怀中露出寸许金黄色的月亮来,那一抔的清辉,恍若可以轻易用手掬起,刚才还黑漆漆的屋子,马上盛满了一室的光华,大家只觉得仿佛浸身于冰冷的雪水当中,寒意从四肢百骸侵入骨髓,不由得都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周生道:“呵呵!各位方才还不相信,现在如何?”

奇寒刻骨,有几个人眉目上面都挂了霜,脸色发灰,呼吸之间,口鼻周围可见浓重的白雾,身子不由自主地哆嗦着。

众人颤抖着,上牙不停地叩着下牙,发出得得的响声,道:“我们……我们……信了,果然是……神乎其技啊!”

几个方才还对周生表示怀疑的人纷纷向他致歉,并且请求他把月华收回去。

“这又有何难?”周生道。

他叫众人到外面等一会儿,关门闭户,自己一人留在屋内。

刚出门的时候,天色仍很昏晦,过了有一顿饭的功夫,中天大亮,月亮又复了位。大伙儿知道,周生又踩着绳梯,把月亮送回去了。

辛弃疾有词云: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以前读过一首小诗,其中有这样的一句: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那些异闻奇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林素微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那些异闻奇事第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