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跟着老郑,听来了不少的事情,从老郑的身上,封羽想起一个人,喊山老汉,在兴安岭时,喊山老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守了芒古斯大半辈子,心中的信仰一定是有的。
在湘西茂林里,有一行古时候流传下的行业,就是背尸匠,李瞎子曾经就是个背尸匠,要做这行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胆大,二是长的丑,三是一辈子不娶妻。
老郑说起湘西背尸人,那是头头是道,似乎整个湘西最大神秘就在于此。
自古流传下的送尸一说,便是背尸起源,因湘西地区,山岭崎岖,根本无路,往来做生意的途径此地,被土匪所劫,或被毒障毒虫所伤,还有水土不服的染病,往往就会客死途中。
于是就由客商们出钱,在岭上盖起义庄,给客死之人一个短暂的留存地儿,之后再由背尸人将尸体落叶归根。
老郑讲的背尸术是封羽从未听过的,传的神乎其神,令人谈之色变,畏之如虎。
在湘西有的地方,背尸匠要半年才去一次,等死人多了一起运送。
人死的久了,就会发生腐烂,古时候排斥火葬,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魂归故里一说,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先把尸体制成僵。
但如何制僵,这门学问大了去了,外行人根本不可能得知奥秘。
想要人死不腐,可在尸中灌注水银,古代帝王为保尸身用的便是此法,但成本比较昂贵,一般人使用不起。
在民间秘术中,还有一法,当预感自己时日无多时,去服用少量的砒孀,会在体内凝固经络,药量必须经过严格控制,再加用上防腐的药草,在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制尸。
这样,人一旦死后,气血就会凝固,使得僵而不腐,用药力制尸,此尸可在僵化后移入棺中,等待背尸人送葬落叶归根。
此法极其奥秘,外人基本不可能知,外界统称为“驱水术”,暗语叫做“送水”。
当然了,在送尸的过程中,背尸人凭借一碗清水,一前一后引尸而行,一位在前头打着魂幡,另一位走在死尸后边拿着一碗清水。
拿水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每走一段时间,就会往水中加持咒语,是为焚符聚水,醒尸提魂,三魂七魄,三魂居左,七魄在右,回神返身,静待神命。
水中需要不断添加符咒,此符咒必须是湘西水浸泡四十九天的符咒,但凡出一点差错,就完全没用了。
送水的过程中,死尸是与活人无异的,除了不能说话,走路姿势和活人基本一致,引魂幡在前带路,后边的死人跟着就走,引魂幡停则死人停。
湘西流传的谚语中,有这么一段,“三人住店,两人吃饭。”
这指的就是送尸人,三人中那个不能吃饭的,便是死人。
背尸人送尸快到目的地时,死者会提前给家里人托梦,家里会准备好棺木敛服,尸体一到家,即刻入棺,拿着的那碗清水一泼后,尸体就会倒入棺中,这个时候,需要马上给死者下葬,否则尸体会生变。
这种一碗水的奇门异术,是湘西地区很早就流传下来的,具体当时是不是用来送尸的,无法追溯。
到了清乾隆年时,此法几乎失传,失传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传法要求太高,二是太过神秘,像李瞎子那样的背尸人,和他两位徒弟都不明不白的死在外头,让本就仅存的背尸人少之又少。
到了光绪年间,就是李瞎子背尸的时候,贵州黔西南的大烟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湘西背尸人借着背尸送水,利用民间的恐怖心里作为掩护,贩售夹带大烟。
其利润要比送一趟尸多太多,李瞎子十有八九就是因此走上的发家致富,所以李瞎子对尸体有种特别的情愫,这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衣食父母,只可惜,时运不济,要说人固有一死,李瞎子的下场确实叫人心慌,这算是报应么?人在做天在看!
在后来湘西地区的大烟生意被军阀接管,贩卖黑货,倒售军火,不知养活了多少湘西一片的人。
老郑说起湘西来,那真是头头是道,没有他说不完事儿,老郑今年五十三,要说湘西背尸,他的了解不比背尸人要少。
老郑自己说,他年幼的时候,家里弟兄五个,穷的揭不开锅,连吃饭都是问题。
别无办法下,老郑他娘就把五个孩子全送到了背尸人面前,希望能挑中几个,跟着去背尸算是有口吃食,那年头,饿不死就是万幸。
背尸人极其讲究,老郑家五个孩子搁在背尸人面前,竟然没有一个能选上,不是天资不够,就是命数太浅。
为娘的看着实在着急,这样下去,恐怕五个孩子都得饿死。
老郑他娘差点没给背尸人跪下,最终背尸人选了家中老小,老郑当时排行老四,唯一的弟弟成了背尸人,他的心里非常难过。
老郑提起当年之事,历历在目,眼中多了惆怅和泪水。
也难怪老郑对湘西背尸人的事情如此清楚,原家中弟弟就是一位被迫上道的背尸人。
老郑的弟弟跟背尸人走时,年纪不过六岁,过了五年后,回家看望过一次娘亲,再然后就是老郑他娘死的时候,那年老郑的弟弟十六岁,此后,老郑就再没见过。
听人说,老郑的弟弟在送尸的路上倒了水,死在了湘西的某处地方。
倒水,意思是说,送水的路上出了意外,碗里端着的水翻倒在了半路,送尸人只有一个下场,死路一条。
老郑提及过往,突然沉默了许久。
他是个土生土长在这片地方的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湘西,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心中自然是有对湘西说不完的感情。
老郑在前带着路,他们几人现在处于丛林的外围,路是采药人走出来的。
老郑和几人说,“狮子岭在湘西西头,咱们中途得在驿馆修整一天,往后的路还长着,在湘西地区赶路从来不走连夜路。”
张秀贤问是为何,“不都说那背尸人基本上绝迹了,咱还怕遇着送尸的背尸人不成?”
老郑强烈摇头,他是个比较迷信的人,出门做事,逢山拜山,逢水拜水,“山里的路不太平,夜路是决不能走的,我知道你们是去狮子岭做什么的,挖坟掘墓的人个个胆大包天,但在湘西,的的确确没人敢走夜路。”
见吕广成跟张秀贤不信,老郑又说:“前头不远,就有个驿馆,原先是有个守馆的中年女人的,独居林中,因生有缺陷,不与外人交流,可在前半年,她外出采药,耽搁了时间,夜里走了半截山路,人是半个月后才发现的,就死在了一座孤坟边上,肠子都给挖了出来,有人猜是遇着了野兽,也有的说是坟里的野鬼索命,总之,夜路不能走,要走你们自己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