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如果杨航醒来,第一时间通知我。”再留下来也没什么用,于是我果断地告辞离开了。走的时候,丁天庆借机跟了出来,拉着我躲进厕所里小声问道:“怎么样,问出什么东西来了?”
“有用的东西不多,不过知道了裴校长给他们家的抚恤金额了。”我摇了摇头,“好家伙,封口绝对是够用了,也不知道什么秘密能值这么多钱。”
“完了?”丁天庆苦笑着,“你说这些我昨晚也问了个大概,没啥新鲜的啊!”
“这就不错了!你不知道他们家对丨警丨察的警惕性有多高!”我翻了个白眼,“要不是我查过他们家的资料,我还以为他家有人有案底呢!”
丁天庆叹了口气,情绪有些低落。
“还有个事情,我听杨航他爸说,杨航已经是高四的复读生,去年好像因为早恋的事情耽误了高考。”我问道,“你说这次的事情会不会和他早恋这件事有关?”
“早恋?早恋能有什么事儿!”丁天庆不屑地撇撇嘴,“无非就是偷吃了禁果,或者造出个小人。小孩子可能觉得天都塌了,现在回头看看,你觉得那叫事儿么?值得裴校长用前后将近一百万封口?”
“那倒也是……”我汗了一把,虽然说丁天庆说得很对,但是这个用词实在是过于彪悍。
“这也赖你,本来杨航他爸都要和我说这个早恋的事情了,结果被你进来给打断了。”我不满意地抬眼看着他,“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听故事听个开头,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知道知道,处丨女丨座强迫症晚期嘛!”丁天庆邪恶地笑了笑,“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我已经尽可能地给你争取时间了,谁知道你小子竟在里边说没用的……”
“不说没用的杨航他爸能放下戒心么?我看你在病房呆傻了,是不是都忘了套话的技巧了?”
“滚蛋!你那点技巧还是我教给你的!现在居然敢回头教训我?”
和丁天庆插科打诨说了几句之后,我也就离开了。收获暂时不多,只能看丁天庆的手段了。
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我干脆让王育坤和付煜涵回家,自己则赶到警局档案室,去看一看苏林涛的进展。
结果当我到达警局楼下的时候,居然看见大楼破天荒地全黑了,只留下门卫接警值班室和大厅的灯还亮着。
“高队,你怎么回来了?台里没有警讯啊!”值班的小同志吓了一跳,赶紧跑出来问道。
我站在楼前面凌乱了好久,然后问道:“今天什么日子?过年也没见这么空旷过啊……”
小同志没理解我的意思,回头看了眼大楼,这才恍然大悟地说道:“这不一队还没回来呢嘛……您这边也带队出去了。陈局今天去市府开会就没回来。拘留室没有人,审讯室也没案子,这不赶巧了,一下子就空旷了。”
“可是我让苏林涛这家伙加班来着……”我挑了挑眉毛,“这家伙啥时候走的?”
“苏哥啊!他刚走有半个小时吧。”小同志笑道,“对了,他还让我跟您说,案卷放在您的桌子上了。”
“哎呦,这么快就找完了?”我转怒为喜,急忙跑到办公室里。果不其然,桌面上摆着一个案卷。
“还真找到一个?”我不由得点了点头,“怪不得一中的老师那么害怕,原来这里边还真有根源。”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整个二队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得起来,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可见以前的工作作风是有问题的。
心里发表了一番批判性的感言,我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案卷。这一入手我就感觉不对了。案卷的重量很轻,好像里边没几张纸。
人命案子那可是大案,从接警、出警、勘查现场,询问目击证人,审问嫌疑人,内部开会讨论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哪怕这个案子是一件没解决的悬案,那这些过程可不能少。结案和未结案,通常也就只差一张结案证明而已。
“不是杀人案?那是什么东西?”我心里大感好奇,打开案卷盒,里边只有寥寥数页纸。人命确实是出人命了,而且死者还是个很年轻的姑娘。看照片也算花容月貌,算年纪刚十七八岁。
女孩名叫杜美莎,死亡时间是去年一月份。这女孩是一中的在校学生,但是死亡地点却不在一中,而是在自己家的小区里。寒假期间,女孩从自家居住的十六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法医验尸报告和现场勘查结论显示,确实是自杀无疑。
案卷中还有女孩的大致资料,资料显示女孩单亲家庭长大,已知的亲人只有一个父亲名叫杜秋。这个杜秋没有正经工作,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五年,杜美莎靠邻居和父亲的朋友接济生活。
后来杜秋在狱中诊断出癌症晚期,没有坚持到出狱就去世了。于是杜美莎一直是一个人生活,靠打工维持生计并读书。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坚强而励志的女孩,生活中这么多不幸都挺过来了,却偏偏在即将涅槃重生的前夕选择了自杀。据说连她的邻居都为之痛哭,可见她平时的为人。
然而现实却总比想象中的令人绝望,女孩死前留有遗书,在遗书中细数自己悲凉的一生,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绝望。在遗书的最后,她似乎言语间暗示自己的感情出了问题,于是绝望自杀。但是话语说得含糊不清,有没有指名道姓,所以只留给众人无尽的猜测。
“姓杜……又疑似因为感情问题……”我苦笑道,“世上还有比这个更巧的事情么?”
杨航的父亲刚说自己的儿子因为早恋错过了去年的高考,而他坠楼的废弃宿舍里,还有一个姓杜的女孩的行李。我都不用过多地脑补,一场来自家庭的阻挠,导致男孩始乱终弃,无助的女孩绝望自杀,男孩受惊吓放弃高考的伦理大戏,在我脑海里上演。
我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事情的根源,可是新的疑惑又一次浮现出来。所谓的女鬼是用来报复杨航的始乱终弃,但是杜美莎唯一的亲人已经死在了牢里,那又是谁想要替她出头呢?
我在纸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圈里写着“杜美莎的亲朋好友”,代表着愿意为她报仇的人,另一个圈写着“一中”,代表着有能力有条件为她报仇的人。这两个圈的交叠区域,也就是这次事件的重要嫌疑人了。
从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来看,嫌疑人必然是一中的人,而且女寝的宿管和学生嫌疑很大。当然也不能排除男性作案。虽说从男寝到女寝的密道没找到,但是从那块布条来看,这个通道绝对是存在的,男性也有作案的可能,只不过会更复杂一些。
至于杜美莎的亲朋好友,这个就需要调查了。从纸面上的社会关系来看,她的直系亲属都不在了,当年的同学也多数上了大学。和杨航一样留下来复读的,人数绝不会很多。一一想来,倒是那个在杜美莎生前的床铺前停留良久的许云,似乎和她关系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