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应酬
当然也有人指责我动手打人。
这些我都没在意,这种有争议的话题,是很容易上热搜的。我只说了一句: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我们直播通知一声,勿忘国耻,珍惜和平!今天不再直播!说完就下播了。
我继续尝试控气。今天气感很好,感觉比前几天强多了。可也仅仅是强多了,双脚抬起脚跟,一放松还是毫无意外的落地。
我猛然想到一件事情,我额头上那块寒冰般疼痛难忍的感觉好像消失了,肝也不疼了。试了试罡气运转,气流至额头,畅通无阻!
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的修为提升了,自动消除?不对,因果症不能硬抗,只有消业或者巫术转化消除。
我昨天略惩秦明一番,他彻底悔过,立一功德,抵消了因果症?
好像,也不对呀!秦明这种烂人,怕是不那么容易悔过的!
我看了眼在桂花树下摘树叶把玩的远仲亮,他平时睡觉没那么讲究,可昨晚非要跑到我房间挨着我睡,莫非是他化掉了因果?可是,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仲亮,别乱折树枝!那是人家的东西!”
远仲亮回头看了我一眼,丢下树叶,跟小光去玩了。
嗯?远仲亮今天的状态很不错呀!平日里都是叫他不应,低头不看人,自顾自的无处安放。现在,他居然听了我的话回头看了我一眼…他回应了!他居然有明显的回应了!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不过,我实在不确定因果消除是不是与远仲亮有关系!算了,随缘吧!
时间还早,邻居们还在睡觉,我们没敢发出太大声音。晨练完了,我和慧成各自回房做早课诵经。
秦明的老婆做好了饭,饭桌上,秦明招呼了我们吃饭,之后只顾跟两个孩子加菜说话。昨晚我的发飙,让他他心有余悸。
吃过饭,彭华民过来了,说请我们去看演出。
慧成说他拙于言辞,听说江宁城佛法昌盛,多有高僧,想去拜访探讨佛法。
彭华民适时的表示遗憾,却没有勉强。
“姐夫,就由我配慧成法师去寺庙,法师没来过江宁城,怕是路不熟…”秦明忽然急切的说了句。
彭华民问了慧成的意见,就答应了。
去的地方不远,在秦淮河边上…所谓看演出,其实是听昆曲。
昆曲是地方戏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南戏的百戏之祖。有位相声大师说:昆曲是高雅戏曲,每句词都有典故,没有很好的传统文学素养,你都听不懂!
昆曲发源于江宁城附近的昆县,昆县现在是国内百强县排的上号的,富得流油,可在历史上,由于濒临江河,地势低洼,每年都会发洪水淹没大片土地,不少昆县人不得不到隔壁县去要饭,人称“叫化昆县”。昆县人外出要饭还带着打板,唱曲来求赏钱,也不知道当初叫化子唱的曲儿,跟昆曲是不是有什么传承关系…
秦淮河旁有座戏楼,建的气势恢宏,茶水点心,休闲娱乐一应俱全。戏楼有五个戏台,五个场可以同时唱五出大戏!听彭华民说,昆曲在江宁城异常火爆,人们都喜欢听。
秦家包了一个戏台,台下已经三三两两的坐了几个人,有前天粉丝见面会彭华民给我介绍过的那几位,一个个可比那天热情的多了。
我这边刚刚跟他们打过招呼,秦老爷子就来了,一番见礼后,开始听戏。
秦老爷子让我点。
这个,貌似太过了点!请了这么多人陪客,还让我来点戏,我又这么年轻…有点跪舔的意思了。
我淡淡一笑,说:“客随主便,还是秦老爷子点吧!”
秦老爷子好似看出了我没听过昆曲,不再推辞,点了个剧目《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戏曲大师汤显祖写的,才子佳人戏,讲的是豆蔻年华的官宦小姐杜丽娘,听《关雎》而动情,梦一书生与她作诗,书生抱她至牡丹亭巫山云雨。杜丽娘醒来后忧思成疾,竟然病死了,葬于梅花庵。后来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偶感风寒借宿梅花庵,夜遇杜丽娘游魂,一见钟情,大被同眠,人鬼相交。后来柳梦梅知内情,掘开坟墓,杜丽娘竟复生。两人共赴京都科考…最后终于喜结连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才子佳人剧,因为汤大才子的文学造诣相当高,故此曲广为流传,与《长生殿》《西厢记》《桃花扇》是为昆曲四大名剧。
年轻人一般很少会听戏,彭华民请我来听戏,大概是花了功夫在关州打听我的兴趣。
昆曲唱腔用的是地方方言,我听的是一头雾水。不过,还好还好,我看过整篇的牡丹亭戏曲原文,基本上能记个大概。剧目搬到戏台上当然会有所改动,但改动并不太多,我能跟着记忆中的此句,勉强听懂。
啧啧,这戏曲演员好秀气,眉目间满满的都是戏。要放在民国,那妥妥的是全民偶像,梅先生那种!
秦老爷子听了一会儿,满头是汗,推说不耐久坐,先去躺一会儿,嘱咐彭华民好好陪我。
他年纪最长,先离席自然没问题。
又听了会儿,彭华民见我一直没喝茶,找来茶娘,说换茶。他大概以为我不喜欢喝这茶!茶当然是好茶,极品明前,贵如金。
彭华民先问我:“道长平日里喜欢喝什么茶?”
我笑道:“这明前是极好的!我喝茶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既然彭施主说起了,喝茶嘛,最近我都是喝松针茶!”
彭华民问那茶娘,有没有松针茶。
这是什么地方,秦淮河畔,戏院,富人娱乐场所,什么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