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道:“嗨,这才哪到哪,咱们再走几天,到陈州地界,遍地都是成片的麦田,那才是真正的童话世界呢!”
沿着田间小道,我们继续向前走。这还没有出关州辐射区,各种交通道路还是很密集的。这不,前边就出现了一条双轨铁路。就是只有一来一往两个车道的铁轨。这在农村算是比较常见的,雾烟山南边八百米就有一条,咳咳,单轨的铁道,只不过废弃了好久,八年前铁轨都扒了!
田里的麦子已经灌浆好了,有由青转黄的迹象。我有心在田里摘几束用火烤了揉搓出麦粒尝尝今年的麦子。陈州地区或者北方地区,都有这种吃烤麦子的习俗!,青黄相间的麦粒软软的多汁,经火略微一烤,带着一股特别的香味!
老一辈人说,一到麦子灌浆后逐渐成熟,就大呼祖宗保佑,今年饿不死了…
可是,这不正直播么,万一被网友拿来说事,什么道士偷人家的麦子吃…名声又臭了!
其实,吃几个麦穗算啥!吃谁家几棵麦子,人家也不会说半句闲话。可是架不住网上键盘侠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巨婴呀!
快到中午了,前边又有一个村子,叫三官庙。河阴郡有好些个三官庙,眼前的这个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
这个村子…很普通!应该说表面看起来很穷!当然,这也不是真穷,而是村里都是几十年前那种红砖红瓦房,或者蓝砖红瓦房,盖楼房的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这是人的观念不同!这个村里的人财不露白,不喜欢盖房,有钱把房子里面装修的豪华,外面却破破烂烂的…典型的扮猪吃老虎!
进村化缘!
今天是慧成去,托钵要饭。
僧人的理念是,我来化缘,是给你一个为自己积功德的机会,你愿意施舍,就是为自己修来世…
这个脑回路很新奇哦!
那家人不确定慧成是骗子还是真和尚,不愿纠缠不清,就掏出两块钱给慧成,让他去别家要去!
慧成放低姿态说自己是云游的僧人,手不沾钱,只求一顿斋饭!
那家人愣了,手里的两块钱送也不是,收回也不是!还是家里男人能处理这种场面。一听只求斋饭不要钱,立刻表现得特别尊敬,大声招呼媳妇做饭。
慧成又说出家人只能吃素,要是家里不方便,施舍几个馒头就行!
那男人客气的说那哪行,必须预备一顿好的斋饭,这年头,认真修行的僧人不多了…
我正打算借着这股东风也蹭一顿,忽见街口一个少丨妇丨抱着三四岁的孩子,面色紧张的走了过来!是去隔壁家。
那家男人显然认识这少丨妇丨,打了声招呼问道:“燕秋,吃饭了吗,恁这小(儿子)是咋了?”
“哎呀,还不是他姑,带着俺家小爬楼梯,走得快了,把胳膊捞(脱)掉(臼)了…”那少丨妇丨边说边急切敲门喊道,“根生叔,搁家了没?”
很快邻居门看开了,说那什么根生叔出去赶会(集)去了,还没回来。
“俺家小,胳膊捞掉了,婶儿你快给俺根生叔打个电话叫他回来!”
小孩关节脱臼,很常见!一般在农村,基本上每个村都会有那么一两位会捏骨正骨的二把刀师傅。给小孩接骨复位不成问题。
这边也知道耽搁不得,立刻打电话。结果电话铃声从屋里传来!那什么根生叔出门没带手机。
这下那少丨妇丨急了,干脆心一横说直接让老公开车去卫生院找大夫。
“这位女施主!贫道学过中医正骨术,也帮过十几个人做过接骨复原!要不我来试试!”
那少丨妇丨看了我一眼,似乎不太信任我!
还是那句话,太年轻是原罪!
不过很快她点头了。孩子倒是没哭没闹,就是精神有些不振。因为小孩骨头软,脱臼了只是胳膊抬不起来,不动胳膊,就不会痛!
我蹲下来,一探触小孩的胳膊,就明白了内里的情况,手一抖,就松开了。
“好了,骨头已经接上了!”
“就…这就接上了?”少丨妇丨一脸的难以置信。
“接上了!来小弟弟,这个东西给你玩!”我递上了一枚山鬼花钱。
小孩子嘛,好奇。虽然也怕疼,但还是下意识的抬手去接。
“哎,真的好了!”那少丨妇丨,脸上露出了笑容。脱臼的胳膊,只有复位之后才能抬起来,这是常识。
“谢谢,谢谢…道长!”少丨妇丨把那枚花钱从孩子手里要过来,还给我。
“呵呵,小玩意儿,相逢即是有缘,就给孩子拿着玩吧!”
少丨妇丨就不客气了,再次道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说买烟买酒要给几十块钱辛苦费之类的基本场面话。
“咳咳,贫道云游至此!现下已经是中午了,你看…”
隔壁那大婶是明白人,轻轻推了少丨妇丨胳膊一把,道:“这小道爷给恁小骨头接上了,你不得请人家吃一顿意思意思!”
那少丨妇丨听了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不过也没否定。
“无妨无妨!贫道此次南下云游,对吃食不大讲就,家常便饭就行了,要是不方便,送几个馒头也是心意!”
我这么一说,那少丨妇丨顿时不好意思的笑了。还以为我是要吃席面呢!
两相安好!我请那少丨妇丨帮我把充电宝充一会儿电。
这边我们吃着馒头面条加炒菜,直播不停,手机固定在一个地方,做起了吃播!
小光跟那家小孩玩,两个小孩玩的游戏我有些看不懂,可能俩小孩还处在想一出是一出的年纪。
吃了饭刷碗泡茶喝。隔壁那个根生叔回来了,听了我帮小孩接骨的事,也过来闲聊,顺便还递了两根烟过来。
我连忙说我是道士,不抽烟。和尚也不抽烟。
这个小过(街)道有三户人家,吃了饭出来见一个和尚一个道士,都有些好奇,一问又只是讨顿饭不要钱,顿时都来了兴趣。热热闹闹的聊起来。
当然,说来说去不过是问我们哪里人,为啥出来。
这问题这几户人都问了好几遍了,我回答后连忙转移话题,说你们这还有土岗呀,我们陈州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
最里面那一户的男人六十来岁,带着衣服泛黄的眼镜,看起来是个老学究,他说:“我们这的土岗,跟陈州的土岗不一样!我们这的其实不叫土岗,叫长城!”
“长城?”你逗我吧,这明明就是土岗,长城?城墙呢,城砖呢?
“这个长城修建的年代不长,是清朝同治年间,为了围剿颖亳贼(捻子,捻军)修建的。颖亳贼有马队,来去如风,清军疲于奔命,打了好些年仗,就是消灭不了颖亳贼主力。就连清军中最能打的将军僧格林沁都被颖亳贼魁首张宗禹设伏杀了!后来清朝震怒,无奈之下想了个笨方法,就是在陈州、归德、汴梁等数个平原地区,征发几十万民夫依据地势修建高五六丈,厚五六丈的长城,片片相连,处处严防死守,来阻滞颖亳贼骑兵的机动性,集中优势兵力与颖亳贼决战…说是长城,实际上就是高厚一点的土围子,人为的造成沟壑,据说修建了一两千里这种长城。颖亳贼被剿灭后,这长城逐渐废弃,百五十年下来,也就在咱三官庙遗留这一小块”
乖乖,没想到这小小的三官庙,还有这等历史!这种长城,大概也真的起到了一点作用吧!
喝完了下午茶,带上充满了电的充电宝和村民送的馒头咸菜,我们再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