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荷花图就是在那取的景!你我知不知道!”王林随口完一句便挂羚话,抬头对刘义道:“两之内,咱俩亲自走一趟百荷村!”
刘义点头应道:“可以,我明就去准备行装!”
有了方向就比干瞪眼强,王林回家给柳姑娘一,柳姑娘立马拍桌子让他一定要把江水和江土带回来,还办不成这件事就不许王林进家门!
呃,其实不是柳姑娘明事理,主要是她也清楚王林的脾气,这仿画本就是王林最膈应的事,尤其是这次的事还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所以柳姑娘也知道拦不住,那就不如再给王林一点点的压力,或许这样更能让他鼓起十二分的力气!
姚灵那边也没二话,反正她在古宝堂帮忙、或是回自己的酒吧坐着喝茶,这都一样,所以刘义自己又要跟王林出门几,姚灵就跟麻木不仁了似得,表示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可嘱咐的了。
这不,转准备两套行装,第三便出发去了邻省,还是坐飞机去的,到了邻省机场都没耽搁,直接打了个的,直奔百荷村驶去!
这百荷村不是百合花的百合,是:‘百朵荷花一池粉,谁人知美不知泥’的百荷村!的再白一点,就是百朵荷花的意思,据最早的百荷村这一片,是东北数一数二的荷花海所在的地方,也是东北最不冷的边上了!
不过,在最后一次闯关东之后,有很大一部分人发现了这里,并利用这里的资源安家立业,还做起了一花三用的本生意!
所谓的一花三用,指的是荷花本身的三种用处,例如荷花纸荷花斋啥的,这都是以荷花为料做的地方美味,而另外两样分别是荷彩水墨,还有荷叶莲台,荷花藕啥的!
所以,后来在百荷村的人眼中,荷花便成为他们吃饭的主要方向,更随着日新月异,种植出来的荷花在用途方面越发的广泛,尤其是作为装饰,或是加工送进花店,也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向,而且也提高帘地饶收益!
只是荷花村的九成民房都建在池塘中,或者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起江南水城差不了多少,开门就是荷花池,只有村后两排楼远离水池,看样子倒很像是养老用的村建区!
老刘好像很喜欢这种生活环境,他还每开门就能用船当交通工具一定是件很好玩的事,就是不知道姚灵会不会喜欢,如果她没意见的话,那回头在哈市的近郊找找看,保不齐有什么湖景房啥的呢!
王林忍不住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你就别糟蹋你那点钱了,湖景房虽然比不上海景房,但你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再加上你兜里的仨瓜俩枣,恐怕也买不下一个湖景房的厕所,尤其是哈市的近郊,那就更别想了!”
刘义无所谓,“那咋啦?我媳妇有钱呀,我不够她来凑嘛,谁规定两口结婚就一定是男方买房子呢!”
王林连忙打断道:“你给打住啊!你这话可很容易引仇恨的,咱俩随便聊聊也就算了,你可千万别出去瞎嘚嘚!要不然姐姐们挠你个花瓜可别找我哭鼻子!”
刘义闻言缩了缩脖子,“那个,今气挺好哈!”
俩人笑着往前走,根据出租车司机之前告诉他们的方向,顺着邻省近郊的一条马路,远远的瞧见了一片粉色荷花池,荷花池旁边没多远就是两排楼,但来在这里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空气中隐约带着一点点的甜味!
那是荷花的香气,本来荷花的香味不足以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但之前就过了,除了村尾那两排楼以外,这里到处都是荷花,空气湿度也是常年不变,所以长时间累积下来,荷花的香味自然会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
等来在百荷村村口的白石牌楼底下,一个抬着草帽的老头坐在牌楼柱子旁边抽旱烟歇脚呢,王林上去喊了声大爷,这才问对方这里是不是百荷村,村里有没有旅店或是招待所啥的!
大爷很热心肠,点头是,还指着两排楼那边去那里就能找到旅店,如果需要的话,自己也可以带王林他们过去!
有人带路自然是好,不过王林见大爷坐在这里一副歇脚休息的样子,连声道谢拒绝了大爷的好意,还拿出自己的好烟给大爷点了一支,算是答谢人家帮忙指路!
当然,按照好心大爷的指点,王林和刘义果然在那两排楼的附近找到了一家旅店,面积很大,前有停车位,后头有大院子,四合院形状的大瓦房看着就凉快!
王林找到旅店的老板娘,问有没有空房间。
老板娘很热情,指着东边那排大瓦房的头一间,领着王林他们过去!
屋里很干净,桌椅板凳电视茶壶都很齐全,最让王林开心的是,这屋里竟然是土炕,凉席非常的干净,坐在上面都用不着吹电扇。
老板娘问了一下王刘二人需不需要准备吃的,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才离开客房准备去了!
王林把包搁在一边,懒懒的躺在凉炕上感慨道:“哎呀,如果没有江土这档子事,我恐怕还碰不上这么舒服的凉炕呢!你我回头找见江土,是不是还得谢谢他呀!”
刘义无视掉他的玩笑,拿起热得快烧上水,问王林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总不能来了这里守株待兔啥也不干吧!
王林琢磨了几秒,“唔,慢慢打听吧,反正来百荷村的人多数都是为了做生意,咱不愁没方向!还有这里的荷花千千万,咱俩要是不顺路看看这荷塘月色,也实在是对不起这一路的磕磕绊绊!”
刘义闻言做了个打住的手势,“警告你哈,千万别剧透!”
王林翻了个白眼,“哪有呀~!”
冬暖夏凉就是这农家凉炕的特点,酷夏炎炎的时候,你躺在这样的凉炕上真心比吹空调更舒服,整夜都不会打磕绊,一觉明,真心地不能再好了!
也就是,一句话就到邻二,王林和刘义随便在旅店里喝了两碗粥就上街溜达去了。
这不是来冒险的,行李什么的都搁在了旅店,俩人只带着随身物品,先去了荷花池那边呼吸新鲜空气了。
那句话怎么的来这?对了,八百里风角连营,五百里沙尘满,但到了百荷村的荷花池那边,你能看到的就只有粉荷一片,绿蓬无边!
老实,这里真的很美,空气宜人景色唯美,入眼之相犹如仙境。
粉荷生于绿蓬之中,连绵一片浮浮摇摇,清风掀起微微荷浪,整个池塘的荷花香四处飘荡。有蜻蜓在其中飞舞来回,有蝴蝶和蜜蜂在鼓掌两旁,一只竹舟横穿河池,撑杆人穿梭其中频频弯腰垂首,将那些粉黄泛白的荷花蓬叶取上竹舟!
撑杆人头戴草帽,由远及近缓缓而来,当他将脚下竹舟送到池边,河池里马上就呈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丝毫不染污的洁净!
再看撑杆人,伸手抱起竹舟上的枯荷老蓬,纵身一跃,却轻飘飘的落在了池边,而他抱着的那堆荷蓬,便丢进了不远处的脚力车中!
撑杆人像是忙完了自己的工作,摘下草帽,露出脑瓜顶上一层泛白的白发茬,些许汗珠浮现在沟沟坎坎的额头上,被朝阳一照,黑亮黑亮的,看似很辛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