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确定使用“引力炮”的时候还想过要不要像在“新集里”会战时那样将头顶上的矿石“拉”下来,就算不引爆也能将整个“背奎谷”活埋了,但想到就算我们不打算利用这里的设施,那也得占领这个地方,毕竟这里的战略地位要高过“新集里”,想在整个“砚池口”站稳脚跟那将这里掌握住就势在必行,因此把它用巨石活埋了到时候我们还得自己清理,那工程量是相当大的,所以没那个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而现在来看,这个想法也的确没什么太多的实际意义,因为地面设施已经被彻底摧毁的情况下敌方守军退守地下,我们退一万步说连这地方也不占领了只是为了干掉这里的守军的话,那以此等前提,活埋的作用十分有限,它们本来就钻到地底去了,再在上面盖一层实属有些多此一举的感觉,除非是以埋住它们回到地面的所有入口,把它们困死在里面,但那势必是一个长期行为,我等得起,“山海集团”也等得起,可若我们等了,那就给“暗黑殿”留出了往后战役的充足反应时间,让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更加难打。
另外还要说一句的是,这里的主城墙没有门,它们的正面出入口据吕杨所说,也是位于地下,也就是城内外的交通依靠的是一条在地表以下的通道,现在这条通道已经关闭,并被守军进行了阻塞处理,而找到外部的通道口把阻塞物都弄走对于当下来说非常不划算,所以直接击破城墙冲进去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那时候谁也没想象到还有“塞胀沫”这种东西的存在。
而现在突击队被城墙和外界隔开,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阴谋,它们要玩“请君入瓮”。
这个想法在我脑袋里刚刚冒出还没来得及给颜悦瑶说这会儿,城内就有了反应,原本被吕杨找到但无法迅速攻破或打开的地道入口,自己打开了,而这些入口的规模也比我预想中的大得多,在巨型的液压机构的驱动下,那些厚重的金属翻板可以轻松的顶开上面压着的大量沉重瓦砾碎石,然后匀速向外翻起,其面积更是比重型洲际导弹的发射井井盖还要大的多的多,并且吕杨标注出来的,并不全面,只占了全部数量的一半多还不到六成,其余的四成多都出现在一些难以想象的位置。
造成这个事情的原因不是吕杨对我们有所保留,而是经过调查得知,奎比托这人的疑心很重,包括对属下也是如此,所以城防部署的信息虽然需要让将官们知道,但每个将官知道的信息都不完整,比如你知道六成,我也知道六成,互相有重叠的地方好让你我以为双方知道的是一样的,而不重叠,只有各自知道的部分又被奎比托以划定为“特定机密”的方式不准互相交流,这就导致“背奎谷”城内的完整城防信息除了他本人之外,没有一个人清楚,除非全城所有将官都像吕杨一样成了我们的降将,然后凑到一起对一对各自知道的情况才行,但这个事情从概率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以制衡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背奎谷”城防体系的保密性。
看来,奎比托对属下的不信任已经达到了随时提防他们当中谁会投敌的程度。
这样的上下级关系,能把事情干好那才怪,吕杨在那边过的不如意也就实属正常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当前这么多没被标定出来的地下通道入口突然出现,随之而来的是从通道口里飞射而出的大量“非线性瞄准导弹”,也就是垂直发射,可以全向攻击,射击方向无需专门瞄准的导弹,这个技术不新鲜,在“山海集团”也好在外面的军事强国们手里也罢,都是玩烂的东西,但用在这里却显得十分高明。
这高明就高明在如果单纯的打开通道口出兵的话,那就凭攻城兵力的反应,它们想从里面出来就算不死光了也得扒上几层皮,毕竟在反应及时的情况下,一方从地道里往外钻,另一方站在地面上守株待兔,前者肯定得被后者摁着打。
可这开了门不出人,而是先射一通导弹,这就相当于cbq里进攻房间不先进人而是先扔进去几枚震爆弹甚至是进攻手榴弹,等里面的人被炸了个七荤八素之后才冲进去一通突突,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里外的关系在这里反过来了。
言归正传,这些硕大的地道口里发射出了上千枚该类导弹,并且每一枚的体积都相当大,我只看了一眼就能看的出这些导弹的性能是经过“特化”设计的,例如将推进段缩的很短,战斗部占据整个导弹全长达到了三分之二,再结合这些导弹相当大的体积,那这就说明它们的射程很近,但威力很大。
单纯就特点来说,有点类似前面在讲堡垒于现代战争中的意义时提到的“戈兰-1000”500毫米自行火箭炮,不过两者的技术含量当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那么射程近威力却很大,这样的设计思路,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为了“背奎谷”内部地面被攻陷后对付攻进来的对手人马的,比如现在的冉景成等人所部。
这种布置,就像冷兵器时代的城市攻防战中的瓮城,攻城一方拼了命的终于攻破最外层的城墙,却发现里面还有一层,然后自己就被夹在了中间,这时候守城一方就会在城墙上将早已埋伏好的弓箭手、滚木礌石之类如雨点一样打下去,将攻城一方进来的人马轻则重创,重则全歼,到时候如果还有机动兵力的话,再来一波反击,就能把攻城一方再给打出去。
当前这些地道口,就相当于瓮城,从里面发射出的导弹,则相当于城墙上射出的箭矢和扔下来的滚木礌石。
时代不同了,基数不同了,但这种朴实无华却又非常实用的守城战术却从未过时过。
话再说回来,上千枚这样的导弹在飞出后飞至空中大约800米的高度就抛掉了后面的推进段,然后在前重后轻的布局下自动从空中完成掉头,接着就是往下落,最后在制导体的控制下落到距地面100米左右时,所有导弹便轰然空爆。
这千枚导弹分成三波,发射间隙、爆炸时机都算的极为精确,既不让前面爆炸的导弹影响到后面,也不让波次和波次之间爆炸相隔太长影响最大杀伤效果,总之就是将三波导弹的杀伤力、覆盖面都在人为操控下达到了最大化。
但倒霉的可就是我派进去的这批攻城部队了,这批人马一共有8万,其中冉景成率领的中路人数最多,为4万人,左右两路则各有2万,现在已经分部在“背奎谷”主要区域内的各个角落,而这上千枚导弹也将他们的所在位置给打了个满满当当。
他们当中有冉景成这样的生死弟兄在,更有我的亲儿子在,还有那么多将士在,看到那三番爆炸,我的心在那一瞬间就像被一只大手给攥紧了,紧的让我无法呼吸。
我心中的发紧,为人母的颜悦瑶更是如此,她没说话,但也再次紧紧拉住我的手,拉的要比上次项阳碰上“飓风”步兵军官那次还要紧,可我俩心里都知道,这时候着急是没有任何用的,他们的防护都是最顶级的,经验也是最丰富的,能不能闯过这一关,就看造化了。
只是这个进攻命令是我发出的,那么现在遭遇伏击,严格来说,是我害了他们,可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得赶紧有所举措去弥补上一命令带来的损失。
这个举措就是立即发射导弹反攻回去,利用精确的打击精度,直接让导弹钻进这些巨大的出口,在它们内部爆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我们当前各型精确制导武器厘米级的误差,想精准的钻进一个直径超过5米的圆形入口那如探囊取物。
(未完待续)
(四十七)“背奎谷战役”(四)
而这些制导武器随后的打击效果告诉我们,到底还是小看“暗黑殿”了,或者说小看这股看似已经穷途末路的守军了。
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发射出去这高达四位数的各种制导弹药,无一命中,全部以极大的偏差打在了通道口远处的废墟上,甚至是飞出了“背奎谷”的范围打到了外面的山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