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再说回来,刚才说这弹头是怎么打进去的又怎么顺着原路飞出来的,这话有点夸张,那弹道、速度肯定不能完全一致,可也是有现实基础而非简单的形容,因为这弹头被吐出来后并不是飞个几百上千米就掉地上了,而是以飞进去时大约六成左右的速度又朝着我方的发射阵地飞去!
15倍音速的60%,那也有9倍音速,仍然是标准的高超音速,即便是屁股朝前,弹头朝后的倒着飞,阻力大增,可这远远没到该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的距离仍然在它这倒着飞的覆盖范围之内。
等倒飞弹头落地时,幸亏没什么精度,可战斗部内巨大的爆炸威力仍然将较近的一辆导弹发射车给掀翻了,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
颜悦瑶看了一下,前方各火力平台的发射阵地情况,遂对我说:
“得赶紧命令前线停止打击,要不然打过去多少就得被反弹回多少!”
我也想到这事了,但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听她这么说便点头称是赶紧去下达指令,可却又晚了一步,前线的炮兵师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轰击,这倒不能怪他们不听命令胡乱开火,而是我向他们放权时就说过,在没有统一协调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发挥,发现目标后自行斟酌是否开火,而眼下正好就是这种情况,炮兵师的师长们肯定是看到前面的城墙缺口被这种“增生物”给重新堵住后不服气,想来一通“急速射”试试对方的斤两,这样做也没什么错,毕竟正常来说打出去的炮弹、火箭弹就算打不动目标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他们不知道的事那是正常情况,现在这玩意儿很不正常,15倍音速的高超音速导弹都能给回怼回去,更何况是其它级别小的多的各型炮弹、火箭弹?
随后我就看到这么多弹丸打在那“增生物”上不爆炸,只是钻进去留出一个弹孔,而密集的弹孔让这个本来就很丑的东西变的更加恶心。
接下来的结果就是这些弹丸也是怎么打进去的就怎么被原路吐了回来,并因为数量密集,被反弹回炮兵师阵地后直接将前沿的部分阵地给覆盖了,导弹虽然威力更大,可只有一枚,而这些弹丸的总量太多,再加上覆盖面广,所以造成的损失也远超刚才那一枚导弹,一下就造成了上百台/门火炮被摧毁,上千人的伤亡。
要不是动力装甲的普及与这些弹丸倒着飞精度大跌的话,那伤亡情况至少还得翻个几倍都不止。
“所有单位,禁止擅自开火!谁也不能射击那些不明物体!”我扯着嗓子将这迟到的命令发布了出去。
师长们都傻眼了也都向我纷纷请罪,表示是因为自己的擅作主张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请求处罚。
我则说:
“和你们没关系,谁能想到会有这种怪东西,现在赶紧组织抢救伤员,维修受损装备,你们损失掉的我会尽快补上的!”
师长们齐齐称“是!”后又各个表示一定会严守命令,这便进入了和“火力静默”阶段,没有任何火力平台再打出一枚炮弹,周围一片寂静,这和刚才万炮齐鸣,炮声震天的场面相比,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我这边那就得赶紧想办法怎么应对这种“增生物”了,先问了颜悦瑶:
“悦瑶,这是什么?你在‘暗黑殿’的时候,有印象吗?”
颜悦瑶闻言很无奈的一摊手,说:
“这个我真是一无所知,不说了解,连听都没听说过,这可能是我离开后开发的东西,也可能是在此之前就有,但级别高到我接触不到的程度。”
“那咱们问问吕杨吧,他刚来,说不定知道点消息。”我说。
“嗯。”颜悦瑶说。
等接通吕杨后,他那边也通过无人机提供的信息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所以不用我俩说,只是问他知道知道就行,而答案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的确知道点,忧的是知道的不多,而且有限的信息里表明,这东西很难对付。
“项王,颜王,我有点耳闻,这应该是一种叫‘塞胀沫’的生物材料,具备很强的韧性和能量吸收及转化功能,它被击中后会迅速吸收分散来袭弹丸的动能,并进行高效转化,作为将弹丸反射回去的能量。”吕杨说。
“那你知道它的弱点吗?”我说。
屏幕里的吕杨摇了摇头,说:
“据我所知,应该是没有,高温低温腐蚀爆炸基本对它都没用,它没有已知的弱点。”
我听到这里就有点着急,颜悦瑶那边倒是在这期间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她说:
“要不让‘自行式激光聚变炮’试试?看看能不能引发它的聚变反应?”
我听罢心说这确实是个办法,可以一试,而在火力准备期间没用它的原因与没用核弹头却不一样,核弹头是不适合,而它则是“背奎谷”也用了上次防御这招的办法,既在上空制造一片云团一类,可以阻止激光折射的遮蔽,让激光无法穿透遮蔽命中目标。
其它的火力不受此影响所以这招面对我们的火力准备也没起多大作用,只是能防御这一种打击而已。
现在通过刚才密集的爆炸这些遮蔽早已烟消云散,城墙有被几乎打没了,那这种名叫“塞胀沫”的生物材料就暴露在了眼前,拿出“自行式激光聚变炮”对付它也是时机成熟了。
打定主意我采纳了颜悦瑶的意见,然后命令上千辆“自行式激光聚变炮”全部开往自身有效射程内的前线,寻找发射阵地,然后开打。
它们本来就距离不远,所以时间不大便赶到了预定位置,一切就绪后,激光纷纷射出,在“中继机”的配合下,将强激光纷纷折射到了那些“塞胀沫”之上。
但照射的结果非常让人失望,“塞胀沫”根本没有一丁点质量转换为能量的迹象,聚变所需的最低限度它也不满足,说白了就是想让它发生聚变,那门槛比实现重聚变还要高的多,或者说在理论上就完全不可能,再强、再集中的能量打到它身上除非能到了把它彻底摧毁的程度,要不然都是泥牛入海。
好在这东西不能将激光的能量吸收掉再转换反射出去,它只是在激光的照射下因为温度急剧升高而再次膨胀,一直膨胀到激光照射的结束后,又慢慢的恢复了原状,而在这个过程中它释放出了极高的热量,这热量将四周的岩石碎屑都给融成了熔岩甚至是玻璃状。
很显然,刚才“自行式激光聚变炮”打向它的能量,都被它以这种方式转换并泄掉了,而且它对能量的承受能力也远远超过了前者持续发射的极限,想用超过其承受总量逼迫其受不了而被毁伤的想法也无法实现。
一看这也不管用,我气的一拍大腿,对前线说:
“让换好核弹头的导弹打它,不过要用空爆!”
这既是我生气之下想出来的办法,也是下达的命令。
接到命令的导弹集群随即照我的话做,第一波30枚战术弹道导弹飞向目标,各自携带了当量10万吨tnt的核弹头,并在距离目标好友100米时完成空爆。
之所以要强调空爆,是因为怕接触爆炸不保险,再被它们给吞掉反弹回来,那样的话那可是核弹头,发射阵地就得遭大殃,刚才我也庆幸过自己没让用核弹头对它实施火力侦察,要不然的话可就不是一辆导弹发射车被掀翻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30枚核弹头那边,炸开后爆心内的极端物理环境将“塞胀沫”迅速压缩,如同被高温靠近的泡沫塑料一样,直至几近消失,看起来好像是起到了很好的破坏作用,但事实证明这只是表面现象,等核爆结束后,这些材料又能再次膨胀,变回原形,这个变回去的过程,就像刚出现时一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