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要再纵观全局的话,那么相比之下,这点损失和整个基地相比,就不算什么了,因为此时的基地地表现在已经全部被刚才的三次爆炸给彻底夷为平地,原本的地表指挥中心,被炸的连炸都没剩下,其余的也基本都是这样,树立起来的通讯塔也被没了,导致我们暂时失去了全域通讯能力,也就是说我也好,尤琦也罢,无法向在场全体人员下令,只能一个频道一个频道的搜,想给谁下令就得现搜到后再去说,这对指挥效率的影响不算特别大,但也没有小到可以无视。

除此之外,机库那边的跑道也全部被炸毁了,硬化的跑道现在成了一堆速干水泥的碎块,坑坑洼洼的别说起降战机,就是汽车在上面跑减震不行都得颠的脑袋碰车顶。

加固机堡方面稍微好一点,损毁率控制在了30%以内,这30%都是在暗黄色气体浓度较高的位置,遭到的轰击最强,所以被炸开后里面的飞机自然也就跟着一起完蛋了,而后面的70%多,因为浓度低一些,所以轰击较弱而遭到了一定损毁但顶住了攻击,没有伤到里面的外机,但就算这样,这些没塌的加固机堡表面,也早已炸的面目全非了,里面的钢筋都残次不齐的裸露在了外面,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个个“满身是刺”的水泥堆,那那些“刺”,正是露在外面的钢筋头。

再说外围的堑壕防御体系,那就直接全都给炸没了,与机场跑道一样同为速干水泥的部分都被轰成了粉碎,坑道的土层则被掀起在下落,然后炸的地貌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知道的话,那几乎看不出来那里曾经还修过站好,等于这些长度、纵深都非常可观的堑壕体系,就这么一下被炸的翻起来的土给重新填平了。

如此一来,我们这些天建造基地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不说,假设再像前面说的,转移出去的部队被人海战术击败,那我们面临的最轻结果就是被从哪儿来的再打回到哪里去,最坏的结果则是被就地全歼。

不过,相比于以上这些,眼前还有一个更让人挠头的危机,那就是这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可没有因为这几次爆炸就消失了,不仅还在,而且还在稳步攀升,无人机低飞测量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超过1100摄氏度,并且,空中再次出现那种黑云,这意味着一会儿还要“下雨”,“下雨”之后还要被蒸发,蒸发后又继续凝结等把上面那一系列的程序再如法炮制的走一遍,最后就是再炸一次。

基地里再挨一次炸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基地里能有价值继续被炸的东西已然不多了,但可恶就可恶在,这次黑云出现的位置,不是别处,正是我命令离开基地,远离之前“下雨-蒸发-爆炸”这套攻击的机动部队。

我知道对面这是想用这种办法全歼我们的主力。

随后我下令,准备让部队继续撤离,赶紧跑掉,先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再说,但刚让作战参谋找到频段,要去发布命令,尤琦就把我的话打断了,她好像猜出了我想干什么,便说:

“项先生且慢,这个命令不能发。”

“为什么二小姐?”我说。

“它们能使用第一次、两次,就能再用三次、四次,那我们的人要躲到什么时候?躲到油料耗尽扔下重装备躲起来被它们逐个击破吗?如果继续跑下去,那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候必须反戈一击,打断它们的战役行程,这样我们还有机会,否则我们就真得从哪儿来回哪去,然后等个几年再回考虑了。”尤琦说。

她这话一说,猛然间让我想起了在爆炸之前作战参谋给我说的卫星发现了那个制造“火焰风暴”和“爆炸雨”的地方在大约6500公里外的一个大型天坑里,尤琦说要反戈一击,那毫无疑问要将目标对准这个地方,可6500公里的距离这么远,用什么武器去打呢?

洲际导弹!对,就是洲际导弹,那18辆洲际导弹发射车载着待发弹与机动部队一起出去了,现在命令他们发射导弹攻击天坑正当其时!

想到这里,我说:

“二小姐提醒的太对了,我知道怎么办了!”

尤琦没说话,只是“嗯”了一声,而我其实还是有点惭愧的,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作为统帅没想出来,还得被尤琦提醒才行,来之前还说尤琦比我更加擅长打防守反击,从这一看,这话真是刚说就被应验了。

话罢,我让作战参谋找到此地“战略打击军”的所在频道,然后先向那边传输了目标坐标,接着又向那边发出命令:

“我是项骜,我命你部,立即竖起洲际导弹,按照坐标发动攻击!”

“是!”战略打击军负责在此处部分的少将司令向我回复。

随后,一枚使用16×16重型越野底盘的机动洲际导弹在液压支撑的作用下被缓缓升起,接着进行了半分钟的发射前检查,一切没问题后,又向我二次询问确认发射命令后,进入10秒钟倒数计时。

随着“10、9、8、7.”的倒数完毕,在最后一个“1”字出口后,红色的发射按钮被按了下去,接着一枚发射重量高达63吨的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先在发射筒内惰性气体的推动下破筒而出,随后弹体在被顶到距地面30米处时弹载计算机自动启动点火程序,导弹也在发动机的推进下,迅速升空,并在高性能固体推进剂的作用下,用了仅仅4秒钟,就将速度加到了9倍音速。

这是标准的冷发射,相比于直接点火的热发射,对弹体的重量有限制,但对发射平台、环境更加友好,适应性更强,所以多用于机动洲际导弹,而吨位更大的固定井部署重型洲际导弹则采用热发射。

话再说回来,该型洲际导弹的最小射程是3000公里,最大射程是15000公里,而这次的目标在6500公里外,不近也不远,正好在接近其最大射程的中间部位,并且这也有利于更快地击中目标,省掉后半程的飞行时间,而这对当下的形势来说很重要。

洲际导弹达到9倍音速后继续加速,不久便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然后第一第二助推段相继脱落,第三级携带着弹头舱继续向上飞,直至冲出这“山海世界”的大气层后将弹头舱入轨,接着第三级也脱落,弹头本身开始沿着轨道向着目标上空飞去,然后在抵达预定位置后开始载入大气层,接着重返大气层,最后就是向着目标的位置直冲而下。

根据设计,该导弹在最新型惯性陀螺仪、弹载雷达、弹载计算机的作用下,其野外发射时的圆周率误差小于10米,如果有卫星帮助,甚至可以提高到5米以内,比如眼下就是如此。

而目标所在的那个天坑直径超过80米,弹头完全可以打入其中引爆,不管里面藏了个什么东西,这次攻击都会让它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执行此次任务的“战略打击军”司令知道这次打击的重要性,所以他在选择导弹的时候都没有选择携带分导弹头的,而是选择了一枚单弹头的,单弹头的爆炸当量要比分导弹头大得多,前者适合攻击多个大面积目标,而后者则适合攻击单个高防护目标。

那么现在,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的确保打击的有效性,这威力更大的单弹头也自然就成了首选。

最最后,这枚当量高达550万吨的热核原理单弹头从天而降,准确的砸进了那个天坑之中,接着顺利起爆!

整个过程,从发射到命中,全程用时不到10分钟。

550万吨的当量可不是个小数字,通过卫星画面可以看到砸起爆的那一刻,巨大的亮光将整个天坑内部全部照亮,而由于是在一个深度很大的坑中起爆,所以这些核爆产生的强光在洞壁的约束下无意中变成了一个“手电筒”,从地下“唰”的一下就照了上来,形成了一个直径与洞口相当,也就是80多米粗的巨型光柱,这个光柱直射天际,好不壮观。

而随后核爆产生的火球,以及蘑菇云,都在碰到到洞壁上时在内向外产生巨大的挤压,引发了洞壁的大规模崩落,不过刚刚崩落的山岩又被爆炸巨大的能量所冲出洞口,这导致在蘑菇云形成升起的同时,满天都在飞被核爆爆心内部超高压给压成琉璃化的石头。

至于此次核打击的作用如何,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原本在机动部队头顶上已经聚集完成,并于洲际导弹飞行的那10分钟内开始大量降雨的黑云,随着核爆的发生,戛然而止,在之后的几秒钟内,烟消云散。

不仅如此,原本那种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裹挟的温度越来越高,正向机动部队快速刮过去的“火焰风暴”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看到这一幕,整个指挥中心大厅里,先是沉默,之后就爆发出一阵欢呼,欢呼打击成功,欢呼打断了敌方这要命的攻势。

(未完待续)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18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18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