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
步兵方队一共有五个,分别是五支战功最高的部队,他们有从我在开保镖公司的基础上改编,参与过和“神圣联盟”作战的元老、有从历次作战中立下战功最显赫的王牌、有获得个人记功奖励最多的兵王,还有损失最惨重但队伍不跨经过重建后又获得新生的精锐等。
步兵方队后面就是装备方队,首先出现的是主战坦克,以“巨灵-2”型打头阵,往后还有“神臂弩-2”电磁自行火炮、320毫米模块化重型火箭炮等等等等。
直到最后,“山海集团”最新研制的无依托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首次亮相。
由于“山海集团”的属地很分散也很狭窄,没有世界大国那样的大纵深国土条件,所以在研制洲际导弹上就决定与其花精力,斥巨资去研制机动发射平台,还不如把钱用在如何加固发射地井,打造可以抵挡对方核打击的超强地井发射体系。
这也是目前处于战备状态的180枚洲际导弹都是重型井射型号的原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对机动平台的研究,研究的最新成果便是这里出现的这型,为了弥补没有国土纵深的劣势,它的发射底盘采用履带式全越野设计,这在世界机动洲际导弹以轮式为主的底盘设计中实属异类,但这是“山海集团”从自身情况出发而决定的,不论是马来西亚还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亦或者是马达加斯加,都是多山海岛地形,在这种地形上轮式再怎么动力强劲,那也比不过履带式的,虽然履带式有速度慢、制造与维护成本高、机械磨损大这些缺点,可在这里,都比不过它通过能力强的优点。
而且除了通过能力强之外,履带式底盘远超轮式底盘的承载能力也让它可以携带更大更强的弹体以提供更高的打击能力。
在车体设计上,则采取了全装甲、低重心设计,这样的设计是借鉴了在“罗山仙宫”之战中“暗黑殿”派出的“攻城槌”超重型自行核火炮。
那么借鉴这种设计,就是为了反其道而行之,别的机动洲际导弹提高在核战中的生存力靠的是跑得快,不被打中,而这里是即便被打中,也很大几率上还能保持战斗力,不会被打死,敌方针对固定目标的覆盖核打击很难精确命中,而在覆盖中,这样的设计就可以直面汹汹而来的冲击波,只要不被掀翻,就能随后竖起导弹实施核反击。
如果实在平整地面上,那么配合上一共8个液压驻腿,就能在2公里内,抵挡20万吨核弹头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
并且为了保护发射筒中的弹体,在发射之前的密封发射筒的防护等级也非常高,本身的重量几乎与导弹相同,这么重的发射筒,再配上与自己差不多沉的导弹,这样巨大的负重,正好也只有重型履带是底盘可以承受。
前面说过,这次阅兵式的武器装备中有一些是还没装备部队的最新型号,这里面的典型,就是这种履带底盘的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了。
这次一共展出了36枚,而它们每一枚都与目前集团装备的潜射弹道导弹类似,都是可以携带6枚每一枚15万吨tnt当量的分导核弹头。
地面上的武器装备检阅完成后,就是空中编队,编队以12架“重歼-1”为牵头,24架“垂歼-1”为后,并公开两种级别不同的预警机及一种运输机,还有进口的安-70等型号。
在所有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的最后,压轴出场的是两架双发隐形歼击机,这是集团最新研制的“重歼-2”,不过还是在原型机阶段,并不具备战斗力,这次展示算是一种对外示强。
等到可以入役使用了,预计性能上虽然比不了歼-20这样的新锐,但压制类似f-35这种单发且空战不专业的隐形战机还是没问题的,对传统三代歼击机则有代差优势。
“山海集团”成立至今,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已有了长足进步,具备独立自主设计大中小三种级别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的能力,但只是设计,制造还不完全性,中小级别可以,大推力的还得依靠张家的辅助才能搞定高温涡轮合金叶片。
眼下不管是“重歼-1”、“垂歼-1”还是在原型机状态的“重歼-2”,它们所使用的大推力涡扇航空发动机,都是采用上述的合作模式研制生产出来的。
而这个领域虽然重要,但有张家这个可靠的盟友协助,也有充裕的资金,那便可以慢慢来,所以我倒并不着急尽快完全实现自产化。
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飞过后,就是各型无人机编队,以多种型号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为主,还有最新型的大型电子干扰无人机等。
在整个空中梯队的最后,则是直升机编队,这里共展出了四种型号,一种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一种中型专用武装直升机,一种重型武装直升机,一种中型通用运输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