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六十九)“反制裁之战”(十八)
话再说回来,美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强海军的国家之一,其水下力量尤其突出,装备有诸如“洛杉矶”级、“海狼”级、“弗吉尼亚”级这些性能优异的攻击核潜艇,而我们乘坐潜艇离开,自然就免不了遭到这些美军核潜艇的围追堵截,当然还有海空的反潜力量也会前来疯狂追杀。
但对于这个,我是成竹在胸,并不怎么太在意,有这等信心原因有二,第一是前面说过的这艘核动力“运输潜艇”的静音效果极好,寻常声呐根本探测不到,所以不管是水上还是水下,亦或者是空中的反潜力量想要打掉它,那都非常困难,但仅有这一点还是不够保险的,因为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在靠近本国的海岸线但凡是适合潜艇通过的位置,都设置了大量可以在海中长时间待机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坐沉式的,也有如“水下滑翔机”机动部署的,还有以大型浮漂为掩护漂在海面上的,反正是以此形成了一个立体而庞大的反潜侦测网,有这个网络在,即便静音做到极致,在经过其覆盖范围时还是有被捕捉到诸如水流流速异常甚至是画面的而暴露行踪的风险,因此我们还有第二种手段来规避美军反潜力量的围追堵截。
这一招在施行的时候说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就一点:潜的够深,而这也是我所依仗的第二条。
像上面说的“洛杉矶”级、“海狼”级、“弗吉尼亚”级这三种美军现役主力核潜艇,其前者的工作潜深为450米,极限潜深为530米;中者的工作潜深为500米,极限潜射为610米;后者的工作潜深为240米,极限潜深在450-500米之间,具体多少看当时的技术状态。
那么在极限潜深下,这些核潜艇是基本不具备作战能力的,只能在工作潜深中才能拥有完整的战斗力,之前也曾说过,核潜艇的潜深始终不是很大主要是没有必要,因为制造潜深非常大的核潜艇价格会飙升不说,应用面也很窄,所以利弊权衡后这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因此就导致当前人类设计的核潜艇潜深都不算特别高。
而相应的,由于潜艇只能潜这么深,所以反潜武器的有效作用深度也大概就这么多,因为目标都在这个层面上,打的太深了同样是既增加成本还没有什么必要。
但万事总有例外,就像在“招船”上介绍过的前苏联设计过的685型“麦克”级核潜艇,由于该核潜艇采用全钛合金外壳以及双壳体结构,其极限深度就达到了1250米,远超当今的核潜艇,而这个记录则便是由该型号中的一艘所创造。
只是因为在那个什么都要争世界第一的冷战时代才会诞生这样非理性,只是单纯追求极限的产物,所以后世就没再将这种不实用的指标追求重现于世。
可那是对核潜艇而言,但对我们的“运输潜艇”这种并非为作战而生的平台却意义重大,因为要秘密抵近运输,万一被发现了也要有抵抗打击的能力,因此除了装备有强大的自卫火力之外,那它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增加深度了。
当年前苏联使用的是钛合金,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如意铁”,性能高了太多个档次,又有一众现代技术的辅助,外加同样是双壳体的设计,这让这次来的这艘“运输潜艇”的工作下潜深度就超过了1000米,极限更是突破了1600米。
这两个深度无论是哪一个,都是美军核潜艇以及各路反潜力量都无能为力的。
因为他们的潜艇潜不下去,反潜弹药更打到这么深。
眼下,虽然这边的平均水深没有这么大,但“运输潜艇”还是贴着海底行进,这已经超过了美军核潜艇和反潜力量能够触及的最大深度,所以他们就算是发现了,也只能干瞪眼,一点办法都没有。
凭借超强的隐蔽性与超强的工作下潜深度,“运输潜艇”一路既无惊更无险的离开了美军的围堵范围,最终经过两天一夜的航行后,回到了位于集团总部附近的母港。
在此期间,我们还盘点了一下损失,经过前面的多次激烈交战,不算装备耗损与弹药消耗,徐布那边带领的特工阵亡8人,12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而冉景成与巴立朗率领的人马则一共阵亡10人,受伤6人,重伤3人,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就给美军造成的损失以及给他们产生的恶劣影响来说,我们的损失已经非常轻微了,甚至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荡登陆舱大门再次开启时,我仍然走在最前面,带头走出潜艇,登上外面准备好的舷梯,重新上岸。
站在外面迎接我们的是已经从武器输送通道那边回来的颜悦瑶,还有小烊。
其他人如冉业成、云处易、杜若则都有各自的要事要办,实在无暇抽身。
“战况如何?听说你把那边总部大楼前的美国国旗都给踹倒了,还给他们来了十五分钟的‘洗脑循环’,干得漂亮。”颜悦瑶说。
“更漂亮的是咱们的准备都做好了,接下来就准备迎接他们彻底撕破脸的局面吧,以硬对硬,这次外交发言我要亲自上,并给他们下最后通牒。”我说。
“你发言我还从来没见过,说起来还挺期待的呢。”颜悦瑶说。
(未完待续)
第三段:
我听罢也笑了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