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前半程时,陈老大就给我讲起自己这些年对杜若的爱慕之意,我听的都感觉有点惊讶,他喜欢杜若这谁都知道,但我这是第一次从陈老大嘴里听到他对自己的那份情谊的描述,我忽的发现这个平时喜欢骂人,生气了就要把人扔进海里喂鲨鱼或者是用鱼叉戳死的海上霸主,心思竟然也有这么细腻的一面,他对杜若的那份爱意,可以说是既深沉,又饱满,真心实意掺不得半点假。
说着说着,说到伤心处,说到杜若有了云处易这个意中人后,除了我没人在场,他不需要也不想再忍了,遂放声大哭。
陈老大哭,我这也是第一次见,哭的撕心裂肺,我拍着他的肩膀,说:
“老大你哭吧,哭出来就都好了,咱们这种人,刀山火海闯了不知道多少次,外壳早已坚硬无比,但内心都还有柔软的地方,这说明咱们还有‘人气’,还能哭的出来,是好事。”
“兄弟你知道吗,当杜大夫说她要跟那小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像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被人夺走了一样,我这半辈子没喜欢过什么女人,唯独杜大夫一个,还在我眼皮底下被抢走了,我心里痛啊”陈老大一边哭一边说,一边攥着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胸口。
“我知道,我理解,颜悦瑶那次差点永远离开我的时候,这次周洲的死讯传来时,我都体会过这种感觉。”我说。
“不一样,这两个弟妹最后都回来了,但我的杜大夫,我的杜姑娘,我的杜若,以后就永远是别人的了,啊啊啊—”陈老大说到这里哭的更加伤心欲绝。
我被他说的一时语塞,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劝他好,不成想随身携带的柔性平板终端上来了一条新信息,点开一看,是颜悦瑶发过来的,她说:
“‘海盗王’是不是哭了?”
“你怎么知道?”我偷偷的回了一句问。
“我听力好,他哭的那个声音我在这边都听见了。”颜悦瑶说。
我一看这话,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再看陈老大,这哭的动静的确不小,正要给颜悦瑶回话,她又发了一条信息来,说:
“忘记一段情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什么意思?”我回。
“我准备给陈老大介绍个对象。”颜悦瑶说。
“啊?这行不行啊?”我说。
“不试试怎么知道?放心吧,我心里有谱。”颜悦瑶说。
(未完待续)
各位看官,有官反应在第二篇《云巅之城》中的第三十章被抽楼了,可能是当时楼主忘了补发了,那就在这里再补发一下,虽然隔得很远,但该补发还得补发,如果因此影响了正在跟追的看官阅读,楼主在这里先行表示抱歉,并感谢诸位的理解,而在这里说这段话是为了说明,也是为了将补发的老贴,与最近的更新区别开来。
—
以下为《狂澜》第二篇《云巅之城》第三十章补发;
(注:因为又有敏感词限制,所以就先分段发)
第一段:
(三十)“小插曲”
冉业成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后说:
“我在开始上楼梯的时候定了海拔计数功能,到了这里再关闭,这些楼梯让我们的高度向上了足足1091米,台阶的数量是3998个。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其实在找到这个旋梯的入口时,就已经离开‘嘎沽沟’了,身处于‘嘎沽沟’尽头的山体内部,以这里的构造,应该是那些长有翅膀的类人生物在利用巨型的天然山脉缝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建,属于半人工的设施。”
“1091米?我前几年回国的时候爬过一次泰山,泰山的海拔高度我记得是1545米,那这么说我们爬完这段楼梯等于爬了三分之二个泰山?怪不得这么累,在这种环境下修建这么长的旋梯,也真是难为当年那些双翅人了。
不过我看大家都累的够呛,山梁上的那一战是早上6点钟左右开始打的,从哪开始再到这里,中间就几乎没有休息过,目前的时间是午夜零点四十四分,也就是说咱们在这里奋战了将近19个小时了,等开了石门上了那‘云巅之城’,不知道还有多少凶险在前面等着,精神头不行可顶不住。
所以我建议今天晚上这门怎么打开就先不去考虑了,原地休息一下,这里的空间正好也够,又能遮风挡雪的,不比推开门跑到外面的石台上支帐篷吹冷风、吃雪花强。”我说。
我的这个建议算是说到所有人的心里去了,众人没有任何迟疑与意见,“全票通过”了我的建议,这种结果也实属正常,因为且不说前面的战斗、逃亡再战斗造成的体力与精神上的消耗如何,就说这爬了3个多小时的楼梯,便已经把一些体力较弱的人给折腾的够呛,特别是周洲的情况最明显,她的疲态已经写在脸上了,除了考虑到全队人的状态以外,我也是看到了她的样子,才决定这么说的。
20多个人加上两头牦牛与老特,在300多平米的范围内把各种生活装备支开虽然有点拥挤,不过倒也还够用;这坐下的第一件事还是吃饭,毕竟填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这次我们吃的东西比上次在缅甸要高级了不少,也是“中生代公司”配备的,我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一份份的单兵自热食品,口味众多且量也很大,尤其是里面的菜品十分丰富,仅仅是我自己的,就有可以加热的4种可以加热的主菜,分别是宫保鸡丁280克,雪菜肉丝280克,酱牛肉500克,以及爽口黄瓜100克,而主食是米饭,且还不是普通的白米饭,而是300克胡萝卜羊肉丁炒饭。
外加5板巧克力,还有一袋含能速溶热饮。
这些饭菜以我的饭量,敞开吃差不多要用一顿半才能吃完,不过这还只是一顿的配置,我的个人物资清单里足足有能支撑10天一日三餐的总量,可以想象一下仅仅是食物就得有多沉,幸亏有老特在,要不然这些玩意儿都让我一个人背着,那饶是体能是我的强项,也得累个够呛。
而其他人的饭菜则每个人都各有不同,特别是那些佣兵的,他们的食物一看就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民族、国别、信仰以及口味进行过具有针对性的调配,其中有个法国人就有一大袋别人没有的鹅肝与鱼子酱,有个俄罗斯人则有大列巴面包与一大罐头的鲑鱼以及猪肉肠,中西亚地区的那几个人则都有当地风格的袋装手抓饭。
看到这里我也想明白当初出发前他们为什么还要让我填一份口味偏好的单子,原来是干这个用的;想罢后我不禁暗自感叹这个“中生代公司”实在是实力雄厚,就这个后勤保障的能力,很多二流水平的军队都做不到。
不过由于原本十多头牦牛组成的物资运输队在一路上的种种凶险之中死的只剩下这2头了,期间也跟着损失了不少食物与装备,这让这些佣兵原本可以支撑10天的物资缩水了很多,但以这些物资的总量来看,即便是剩在他们身上的,只要省着吃,应付上个几天也完全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