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战”暂停后,各种人造的极端天气也立即消失,头顶上的天空再次回到了正常状态,没有了极端天气的影响,无人机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尤其是尤家的“战略无人侦察机”再次出动,利用大功率太赫兹雷达,配合“山海集团”的视频卫星,经过一番立体搜索,确定了“暗黑殿”使用某种光学伪装技术下的十余个大群目标,其中有“悬瞳”的起飞基地,也就是类似于我方野战机场的所在,还有油料弹药堆积如山的后勤基地,以及前出进攻兵力的“集散点”,既在进攻前的最后一个集结处等等。
这会儿集结处恰好有一大批“暗黑殿”的兵力,什么都有,看它们的意思也不像是要马上进攻,倒像是修整,应该是修整完毕后再根据它们那边对战局的判断而出击,那到嘴的肥肉岂能让它跑了?
随着我与尤琦的命令刚发出,尤家的36枚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战术弹道导弹,与“山海集团”的“战略打击军”发射的10枚每枚携带3枚高超音速分导核弹头、48枚携带核弹头的亚音速巡航导弹纷纷出击,直奔这十余处目标而去,誓要让它们淹没在我们的蘑菇云下。
而算上之前“暗黑殿”对方我的核打击,以及尤家对“攻城槌”集群的核打击,乃至我方现在的大规模核反击,这差不多就相当于我方和“暗黑殿”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区之中,爆发了一场“微型核大战”。
当然,叫它“核小战”也不是不可以。
(未完待续)
(九十九)“七军之战”(十)
从动用的核武器规格上来说,敌我双方半斤八两,“山海集团”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远程巡航导弹上的核弹头当量都和自杀式“悬瞳”处于同一级别,而尤家发射的战术弹道导弹上的核弹头则和“攻城槌”上用的核炮弹各有所长。
所谓各有所长,就是尤家的战术弹道导弹数量没有“冲城槌”的核炮弹多,但单枚的当量则要高得多,总得算下来,两者的总投放当量的确相差不大,而在打击效果上前者更适合对付大群集中的软目标,后者更适合对付规模小一些并相对分散的硬目标。
我方这次发现的“暗黑殿”主要部署,在类型上除了深埋地下的指挥部以外,其它的大多都属于大群软目标,最多是半硬目标,有完备防护的基本没有,我估计是“暗黑殿”对自己的伪装技术很有信心,外加这么多兵力不可能都藏起来,调动的时候必然要露在外面,那露在外面时不让我方发现就能确保不会被针对性的打击,但这次它们就是在露出来的时候让我方抓了个正着,挨上一顿劈头盖脸的重击也就自然是少不了了。
而之前“攻城槌”打击的是我方前沿阵地,阵地由大片的地上及地下临时工事,或依托山势而修建的“半永备”工事组成,防护力相当强,也正是因为如此,“攻城槌”才动用了空爆与钻地两种不同类型的核炮弹实施攻击。
总而言之,双方的核打击在细节上的区别,都是针对对手的目标性质而定的。
在发射导弹的命令发出后,最先打出去的是远程巡航导弹,因为它的速度最慢,等到飞到时间上能让中程弹道导弹与战术弹道导弹可以同时到达时,后两者再点火升空,这样就能保证三种导弹一起落地,造成的瞬时打击强度最大,理论效果要远远超过“暗黑殿”在使用自杀式“悬瞳”时的“添油战术”。
长话短说,三种导弹在前后误差最大不超过3秒的情况下全部落下,10枚中程弹道导弹一共抛洒出30枚分导核弹头,再加上48枚远程巡航导弹与36枚战术弹道导弹上的,那就是114枚核弹头,这些核弹头在飞行途中遭到了“暗黑殿”的拼命拦截,我开始还以为它们的拦截方式会和“复兴社”的“中子炮”一样,毕竟当初最先见到把这玩意儿投入实战的是它们而不是“复兴社”,但等真遭遇了,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暗黑殿”的拦截方式比较“传统”:除了发射携带有动能拦截部的战区级反导导弹之外,一种级别比“光弹结合系统”要高得多的大型高能激光武器首次亮相,它们精确的发射高能激光,在经过照射后可以切开弹头外壳将其击毁。
我奇怪为什么“暗黑殿”没有动用“中子炮”,而经过颜悦瑶的解释我这才知道,原来别看在整体实力上“暗黑殿”占有明显优势,但“复兴社”在“中子炮”的大型化这一个技术上却要比“暗黑殿”领先不少,换句话说就是这种能直接拦截大型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的“中子炮”,目前只有“复兴社”有,“暗黑殿”只有作为战术武器使用的小型型号,而这也是“复兴社”极少数能领先“暗黑殿”的技术之一。
话再说回来,这些反导拦截武器的部署密度相当大,简直和常规防空导弹在此地的数量不相上下,原来是“暗黑殿”早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预防的就是遭到我方的导弹精确打击,特别是核攻击。
不过它们的拦截手段高超、强大,我方的导弹也不是吃素的,面对拦截弹,两种弹道导弹都使用的是高超音速弹头,除了速度更快之外,弹道也十分诡异莫测,突防角度非常刁钻,专门钻拦截系统的拦截死角,而且弹头本身的机动变轨能力也相当强大,能在空中大范围横向机动躲避拦截,这些都是主要的应对手段,其它的还有释放诱饵弹迷惑敌方等多种突防方法,而面对高能激光拦截时,则主要依靠弹头表面的“防照射材料”,它可以极大弱化激光施加的功率,原本照射1秒钟就能打穿的外壳,有了它就有可能得照射五六秒也无法摧毁,而五六秒钟对于这些中程弹道导弹来说,已经足以飞出去相当可观的一段距离,甚至已经击中目标起爆了。
“山海集团”的中程弹道导弹弹体尺寸充裕,弹头小型化很到位,整体技术层次较高,而代价是这样的导弹每一枚的造价也相当不菲,所以“一分钱一分货”之下有这些本事放到外面说也算正常,但让我不得不惊叹的是,尤家居然把这么多如此高端的技术都应用在了战术弹道导弹这种消耗品上,那尤家研发的更高级别导弹得用上什么技术?真不愧是老牌军工巨头,有实力就可以“任性”。
因此,这两种弹道导弹被拦截的几率并不高,“暗黑殿”也和我们一样,经常要集中大量拦截火力去围攻一枚弹头才能保证较高的成功率,可这样一来就根本无法应付其它弹头了,这就导致两种弹道导弹携带的66枚核弹头,一共就被它们拦下来了一个零头,也就是6枚,其余60枚,全部突防成功。
三种导弹中唯一被拦截数量较多的是远程巡航导弹,毕竟飞的太慢,弹道相对固定,“又慢又傻”的目标被拦住的可能性自然最高,但巡航导弹也有巡航导弹的优势,那就是弹道固定的同时却异常之低,相比于打出飞出大气层的巨大抛物线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几乎是在贴着地皮飞,这让为高空拦截而设计的各种反导系统别说拦截,连探测都探测不到,等于是在对方的盲区里穿梭。
那要拦截巡航导弹一般使用常规防空导弹的效果最好,“暗黑殿”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它们命令这些防空导弹盯着巡航导弹去的时候,在空中携带反辐射导弹的“重歼-1”机群可就找到了机会,将反辐射导弹齐射下去,将这些防空导弹及其发射阵地几乎尽数摧毁,而它们虽然拦下了48枚巡航导弹中的半数以上,但自身却遭到了我方前线航空兵的致命一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巡航导弹的核打击作用倒成了次要,它们成功掩护“重歼-1”机群摧毁了这些防空阵地成了最主要的战果。
当然,这可是携带了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就算被击落了,引发的爆炸那也不是闹着玩的,将防空导弹附近的一些零散目标尽数摧毁,而且还有一半没拦住的,这些没被拦住的主要依靠先进的“地形匹配系统”寻找以山峰为掩护,钻进去起爆,而被拦截的没用这一招主要是因为适合做掩护突防的山峰没有这么多,只能往里“硬冲”。
然后,就是众多核弹头的齐爆了,顿时大地为之颤动了好几颤,我从半埋于山体之中的指挥部里走出,站在一处高地上使用高倍军用望远镜眺望远方,便看到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蘑菇云从空中升起,心里那别提有多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