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七军之战”(七)
莱恩瑟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这“中子炮”本来是跟“暗黑殿”作战初期它们常用的一种武器,只是到后来可能感觉我们从载具到单兵的防护都具有良好的防中子内衬,导致它的效果急剧下降,所以在“山海保卫战”之前,它的出现几率就不高了。
那“复兴社”也作为拥有完整羽翅人科技体系的冷血人组织,拥有类似的武器也是正常的,而“中子炮”以前也说过,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还是在一本年代很久远的军事杂志上看到关于美军在冷战时期大搞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它的作用就是面对来袭核弹头,使用穿透力极强的中子射流照射核弹头,使其内部的武器级核原料发生极速衰变,最终在落地时已经衰变殆尽,无法完成核爆,成为一枚废弹。
这个设想在美国的宣传下也只是一个设想,但在眼前,“复兴社”将其应用到了实战中,针对的目标还就是核弹头,等于真正实现了对“中子炮”最初的应用设想,既经过照射让装在无人“悬瞳”内的核弹头衰变成无法引爆的废料,让它们以一坨废铁的“身份”坠落地面,将其破坏力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从后果上说,“复兴社”运用“中子炮”帮我们度过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可反过来再说,有这手段刚才怎么不用?非得等到四枚落地后起了蘑菇云才想起来?不过非这样说的话好像又有点强人所难,毕竟“复兴社”可能也不知道这些无人版“悬瞳”里装的是核装药。
“议长命令出手的时机拿捏得真是好。”颜悦瑶说,她的语气有点奇怪,这话说的听不出来是褒义还是贬义,而跟她一直互相看着不顺眼的塞姆拓立即怒道:
“救了你们,你还阴阳怪气的,你刚才那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当然是感谢你们的意思,怎么?被‘暗黑殿’打的脑子坏掉,连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了?!”颜悦瑶针锋相对的说。
塞姆拓想继续吵,但被莱恩瑟一句“行了”给制止住,颜悦瑶则也没有得寸进尺继续发难,这个话题便算是到此为止。
其实我挺理解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早在空中核打击发生之前颜悦瑶就提醒过了,“复兴社”作为“暗黑殿”的老对手,不太可能不知道对方的这台惯用伎俩,因此刚才说“复兴社”也不知道这些自杀式“悬瞳”里面装的是核装药,这话从这个角度去想就有点牵强。
而等核打击造成一定损失后再出手,从这个角度去想,就显得它们多少有点看我们热闹,不到触及到它们利益是不会出力的意思。
不过“复兴社”心心念念的“第三块残片”被我们给抢了,它们心里窝火这我也能理解,特别是现在不是掰扯这些的时候,所以我也就没有插嘴。
而尤琦倒是开口说了两句,她说:
“此一战各方需要精诚团结才能胜利,‘暗黑殿’的实力不是某一家独自就可以战胜的,我们被它击败一家对其余几家没有任何好处,希望所有盟友都能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尤琦在说最后这句的时候,“深刻”这个词语气加重,强调的意味很浓,而这些话也明摆着是说给莱恩瑟听的,尤琦不知道不久前在“罗山仙宫”里发生的关于“第三块残片”的那些恩怨,所以她的出发点就是本场会战。
那女王就是女王,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可能人微言轻甚至还会引起一场“嘴炮”,但从尤琦嘴里说出来,气势、分量就都不一样了,就算是莱恩瑟也不能充耳不闻,它知道尤琦说的就是它们,便回复说:
“尤二小姐说的是,精诚团结是必须的,但不能让盟友的利益受损还指望盟友拼命,这不现实。”
此言暗指我们抢了“第三块残片”,而尤琦虽然不知道,但作为绝顶聪明之人一听就明白了个大概,她接着说:
“有什么纠纷等打完此战再说,不要误了正事,否则谁也捞不着好。”
莱恩瑟不再回话,算是一种默认,也算是一种抗议。
再说战场之上,“暗黑殿”的核打击开始后,我方的主要指挥官在说完这几句话后,马上做的就是组织“对等还击”,它们既然用了核武器,那我们也绝对不能客气。
这里带来核武器的一共有两家,一家是“山海集团”,另一家就是尤家了,尤家的投掷方式还是跟“山海保卫战”中一样,采用战术弹道导弹集群发射,以打击正在冲击的“攻城槌”集群,而“山海集团”则调动的是马达加斯加的导弹基地,命令那里发射携带核弹头的远程巡航导弹、中程弹道导弹攻击“暗黑殿”的纵深重要目标。
两家配合之下,一个打近,一个打远。
先说尤家,这次使用的战术核弹头当量比上次更大,可调射设计之下能在1000吨至15000吨之间根据需要调整,而准备发射前,就全部按照最高标准,既15000吨tnt当量的水准发射,第一波就准备了12枚,正好能把对方的正面冲击线给无死角覆盖住。
长话短说,12枚导弹点火升空,然后导弹按照锁定处精确飞至后引爆,我方的蘑菇云也出现在了战场之上,而按照计划,这12枚15000吨当量的核弹头,在齐爆之后,至少可以把这些“攻城槌”的队形打乱,将它们外部的观瞄设备全部摧毁,就算不能彻底击毁它们,也能让它们的战斗力严重下降,甚至是丧失战斗力。
至于彻底击毁,这倒并不奢望,毕竟这玩意儿看起来,起码在防护上比“铁矛”坦克持强不弱,要想击毁这几十辆分散进攻的“攻城槌”,就算使用核武器,那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但就算是把期望值放低了很多,结果却也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是十分糟糕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12枚核弹头的爆炸,起到的作用只是稍稍迟缓了一下它们的进攻步伐,连它们发射的速率都没有改变。
理论上说,这种强度的交叉核爆炸,冲击波至少可以将60吨级的主战坦克掀翻,将外部设备全部摧毁,但这两条在这里一条都没做到,我突然理解“攻城槌”为什么要有四条履带了,这跟前苏联的279工程“核战坦克”一样,就是为了应对核战条件下的高强度陆战,还是进攻性作战。
它们最初的设计思路就是不仅要发射核武器,更要抵挡核武器,是纯粹为核战而生的战争机器。
况且就算没有四条履带,这“攻城槌”的战斗全重比“坚韧斧”自行火炮都要重,少说200吨级的东西,想要十拿九稳的掀翻,恐怕至少得几十万吨的当量才行,而且还得距离够近。
而在外部设备上,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攻城槌”的外部设备居然都是可以伸缩的,就像四代歼击机的内置弹舱一样,在使用时,这些设备会自动升出车体外,发挥作用,但在面对强力攻击时,就会在自动告警装置的警报下以全自动的形式缩入车体内部,有厚重的装甲板保护,比如现在就是,在12枚核弹头爆炸之前,它们就在探测到了核弹头来袭后做好了准备,将外部设备全部提前缩进车体内,然后车上装甲提供的保护不仅强大,更是严丝合缝,整个车体几乎没有了任何缝隙可钻,配合上“三防系统”,小当量的核弹头,除非是“贴脸”爆炸,否则真拿这些钢铁怪物一点办法都没有。
“攻城槌”的进攻还在继续,它们继续发射核炮弹轰击我方的前沿阵地,不过前沿阵地在经历了初次核打击之后,就在我的命令下全员转入地下临时工事,这些工事虽然是临时的,深度不大,结构也算不上多么坚固,但对几千吨当量的核炮弹还是有很好的抵挡作用的,钻入地下的兵力,在二次及以后的核打击中,损失率比第一次完全暴露在外的直降了90%以上。
但阻击还是必须的,办法还是老办法,直接用320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对这些家伙实施“点名”清除,我不信这么大的弹丸“怼到脸上”还打不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