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七十九)“华夏初祖”(一)

这一切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我想现代电影技术中所说的“沉浸式体验”,跟这个一比,那连小儿科都不算。

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个从外太空视角观察下的地球,漂浮着云朵的大气层、大片的碧蓝色海洋,还有层峦叠嶂的山峰,都是我所熟悉的那个样子,但也有不同,就是这里的地球明显比现在的地球发达太多太多,因为我能在画面里看到大气层中飞行着很多形状科幻的飞行器,这些飞行器绝不是当今人类或者是冷血人、羽翅人、深鲛人能制造出来的,仅从外形上来看就极具技术感。

它们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就是都没有外部可见的动力系统,没有发动机喷口,没有任何尾迹;不仅如此,它们既能从静止状态突然加速到瞬间消失的程度,又能在如此高速之下立即停住并毫无声息的悬停在半空中,惯性、重力、加速度等这些最基本的物理法则好像在它们的身上毫无作用。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些都是反重力飞行器,但仔细想来又绝不仅仅是那么简单。

除了飞行器,整个地球上不论是大陆还是海洋,都已经被无死角的高度建设,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的闲置空间,但即便如此,规划的却极为有序,丝毫没有拥挤、杂乱之感,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

只是这些屹立在大陆与海洋上的各种雄伟建设我实在是无法猜测其用途,只知道这每一个里面都有我们眼下所不能理解的秘密。

因为地球太过显眼,导致我第一眼看上去先看到的就是地球,但实际上以这个画面的囊括范围来说,同时还能看到一部分太阳,还有月球,而相比于地球上的种种奇观,更壮丽的是地月之间已经被一整套复杂的运输体系所连接,但这个体系并不是人类现在幻想的什么“太空电梯”,那对于这里的技术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这里建造的是在地球与月球上各自安装某种能量传输装置,然后就像冉业成说的那样,用纯能量作为运输载体,将物质输送到一个特定的位置。

看到这里我不禁伸手触摸了一下眼前的画面,结果在抬手的那一刻惊奇的发现这些画面可以根据我的需求放大或者缩小,也就是说我脑袋里想着要看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画面就会放大到我的眼前,同时还不影响身边的其他人,这等于是一种针对每个人不同需求的“订制播放”。

我想这里对操作的应用,已经发到到可以读取脑电波,实施无接触脑控的程度了。

那既然可以控制,我就操作了起来,发现将画面放大到可以看清具体到某一个平台的细节都不会产生任何模糊时我又将其拉远,拉远到看到大半个太阳系的程度。

接着,我就发现不仅是月球,而是目所能及的所有主要天体内,都有这种能量装置,并且此时的地球早已开启了星际移民时代,并且这种移民不是通过飞船或者是什么交通工具来完成的,而就是用这种能量传输的方式,而最可怕的是我发现其移民规模在旁边的动态数字标注下达到了数以亿计,画面中地球一次能将上亿的人口传送到上亿公里之外天体上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用现代人类的标准看,这种移民可以轻轻松松的一次将一个人口大国的人口全部集体“搬家”。

而作为整个太阳系的核心,太阳本身,继续发光发热的同时期表面被一层很细但很密的网格状物体包裹,拉近可以看到这些网格之间是由某种透明材料组成的,网格本身则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与固定的作用。

眼见此景,我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叫“戴森球”。

所谓“戴森球”,是1980年由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一种假想,假想中制造一种直径达到2亿公里或者更多的环形人造天体包裹住恒星,以最大限度的吸取恒星能源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聚变能为文明发展提供动力。

达到这个层次的文明,利用一整个星系内的能源,就像现在在家拧开燃气灶烧水做饭一样简单。

只不过这个设想莫说是在当时,就是在现在、未来不知道多少年以后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有人计算过,要制造一个可以包裹住太阳的“戴森球”,那所需要的物质总量就是把太阳系内包括地球的八大行星外加矮行星、陨石等所有天体都给拆解并最大化利用,也根本不够,即便材料学发展到可以预见的极致,将其做到最薄,也完全不行。

那么眼前这个概念上类似“戴森球”的物体,在整个太阳系都十分完整的情况下它又是用的从哪来的材料构成的自身?思索便可,我想起了冉业成说的“暗物质”,恐怕是这个文明搬运了大量的“暗物质”,辅以可见的材料,共同组建了这个“戴森球”。

在画面的左上角,还有一个立体的缩略图,缩略图内的内容更加庞杂,我打眼一瞧,里面装的应该是这个文明走出太阳系,在更旷阔的宇宙空间内的作为,起码从这个缩略图中我能看到的范围,就已经延伸到了银河系之外,我有点发愁怎么继续看,因为银河系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是像这样对每个恒星星系都有详细记载的话,那这对于我一个人来说,内容实在多到就算让我穷尽一生,也看不了其中只万万亿分之一的程度。

正当我还在为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而发愁的时候,画面陡然一边,从让人感到深深无力感的深邃宇宙中拉回到了地面,来到了地球表面上。

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我站在地面上,但眼前的画面如此,却让我产生了一种真实的脚踏实地的真实感。

这时候我看到地球的街道上,所走的人,全都是人首蛇身的外形!他们男男女女都有,除了身体结构不同之外,社会形态好像跟现在的地球还挺相似的。

猛然间我明白为什么在进入主城之前,穿过城区时道路是“s”形的、启动反重力升降器的位置也是一个“s”形的了,以及那些“反重力炮”的简易攀爬装置是一根柱子而不是别的了,因为这里的曾经的主人,都是人首蛇身,他们下半身为蛇形,所以才有了上述这些适应性的建设,比如那一根柱子对于蛇形身体的攀爬来说,其地位就相当于楼梯对于当前的人类。

我仔细观察了这些人首蛇身的人们,发现他们的脸,不看下半身的话,不管是五官还是气质,都与当代的华夏人一般无二,不过区别还是有的,这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这里没有丑人,不论男女,相貌都十分精致,男人俊朗,女人俊俏,毫无缺陷,并且他们的气质也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感,这种感觉我最强烈的体验就是从尤琦那里,而这里是人人都有,当然,虽然人人都有,但并不如尤琦那般霸气。

也许是让我走马观花式的先看一下当时地球的风土人情,大约过了半分钟左右,画面中除了人首蛇身的人群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种,这种“人”长得可就不太好看了,它们皮肤为墨绿色,都长有尾巴,上半身细腰乍背还有点佝偻,手指脚趾均十分细长,只是每只手每只脚上都只有三根手指和三根脚趾,再加上脸上那双黄橙橙长着竖状瞳孔的眼睛,这不用想都知道是冷血人,要么就和冷血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和眼前我所见过的冷血人不同的是,这种“人”并不是两条腿,而是有四条腿,它们的上半身是个人形,但下半身趋近于马形,简单的说就是它们的身体结构非常类似于西方神话中的半人马,只是比半人马难看很多。

这种“人”出现后,又出现了大量其它看起来应该是智慧生命的物种,其中形象之丰富程度简直不亚于在“山海保卫战”中看到的妖王斗巨带来的妖怪大军。

接着画面再次一转,一间宽广华丽的建筑物大厅里,对面而坐两个人,当然,这里的“人”都不是当前概念里的人,而是居东边者为人首蛇身,居西边者为四脚冷血人。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11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11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