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十五)尤家与“山海集团”的“两弹结合”

“哦?酉先生还有什么发现?”颜悦瑶说。

“空气中的氧含量绝不足以对这些‘硅基生物’产生这么大的伤害,虽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对它们没有好处,但也不至于短时间内氧化到如此程度,比如方才你放的视频我也看了,那些从内部和石块脱离的‘硅基生物’也和氧气有所接触,但显然并没有显著的氧化现象,那为什么在这里就有了呢?

依我看,它们之所以会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变成这个样子,应该是刚才发射的火箭弹推进剂中携带的未完全消耗殆尽的氧化剂产生的作用,这些氧化剂有强氧化作用,随着弹体的炸裂,击碎了表层的岩石后,被冲击波抛洒到了上面,然后这才引起了它们的氧化反应。”酉星官说。

对于他的这个说法,我听的是眼前一亮,因为刚才颜悦瑶说它们是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的话虽说在原理上讲得通,但总感觉还差点什么,现在酉星官一说,我明白了,差的就是强度问题,因为我感觉以地球平均21%的含氧量,的确不足以让这些“硅基生物”遭到重创,要是这么不耐氧化的话,那它们就不太可能在地表上活动,更不可能长期的在地表上生存,躲到深深的地下无氧空间去才合适,如此的话连生存都难,又何来发挥这么大的威力进行作战?

况且这里是“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区,平均海拔已经达到了3000米以上,这里的含氧量会比平原地区的21%氧浓度再降低30%左右,氧化对它们的伤害会进一步降低,这就更加说明此地空气中的氧气绝不是把它们伤到这个程度的真正原因。

而最重要的是,酉星官提到了火箭弹中的氧化剂,这是个关键,所有使用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物都要携带氧化剂,因为这类飞行物不像飞机那样会设计有进气口,在飞行途中吸入氧气为发动机的工作助燃,而是依靠自带的氧化剂为发动机提供助燃,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发射进入太空的运载火箭为什么能够在真空的太空环境中有动力飞行的原因。

此次发射的320毫米大口径火箭弹射程高达400公里以上,这么远的射程就得有配套的氧化剂携带量,不够的话那飞到半路上发动机就熄火了,而这次齐射两个“石巨人”,因为距离太近,所以火箭弹刚飞出去自己最大射程的几百分之一就击中目标了,弹体内携带的大量氧化剂根本没来得及使用便跟着战斗部乃至整个弹体的爆炸而一起炸飞了出去,其中它们除了跟着向两侧及后面扩散的冲击波被甩飞了之外,那跟着向前扩散的冲击波部分,自然是与爆炸一起,“糊”在了目标上。

氧化剂又是装在尾部的发动机与燃料仓的位置,前面的战斗部钻入“石巨人”的体内爆炸炸掉了外层的石块露出了内部的结晶状“硅基生物”本体,随即向前的这部分氧化剂紧随其后,就在没有石块阻挡的情况下击中了这些“硅基生物”,导致了它们被严重氧化所杀伤。

这是我在总结了眼前信息后大致分析出的整个事情的原理以及过程,想通了之后把这话言简意赅的给众人一讲,酉星官说:

“一点没错,就是这个情况。”

“酉先生的三目名不虚传,看的确实细致入微,佩服。”颜悦瑶说。

“我只是在颜小姐你的结论上进一步思考了一下而已,不足挂齿。

只是现在这两个大家伙虽是遭到了重创,可并没有真死,这个角度用远程火箭炮恐怕也难以攻击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怕是它们会进行更激烈的反扑,以之前它们表现出的智商来说,我担心会调集更多的岩石覆盖在身体上,用此保护自己不会受到接下来火箭弹带去的氧化剂的杀伤。”酉星官说。

他这又说了一个大实话,因为我看了一下,这两个“石巨人”此时都躺在山坡上,用自行火炮、无人机打都能打的到,可用320毫米远程火箭炮却打不到,不仅是太近,还因为它们躺着导致射角太小,刚才是站起来有大射角这才能打个正着,现在躺下高度大大降低了,除非将火箭炮向反方向开出去至少40公里才行,但这在时间、地理环境上都不现实。

而能打到它俩的那些武器,却又因为弹丸的毁伤威力相对不足而难以造成足够的杀伤。

并且它们的伤口此时已经被新调集过来的沙石给盖住了,并有开始恢复对较大石块的调集能力,周围一些大小足足有半辆汽车的巨石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将这些石块吸引到身上填补伤口。

那么按照它们的战术智商,酉星官最后说的可能会调集更多的岩石来抵挡火箭弹的攻击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会儿不消灭它们,一会儿就得是个大麻烦。

正踌躇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会儿,“复兴社”看到了这些“石巨人”不能动,且伤口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机会,集结起了上百台“联动机甲”,机动过去开始近距离对躺地的“石巨人”伤口处发动轰击。

这本身没什么,那“硅基生物”就算再和“碳基生物”有什么本质不同,也不可能无视这样的物理攻击,但是,“复兴社”却做了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举动:

它们使用“联动机甲”的100毫米双联装主炮打的不是榴弹、穿甲弹、霰弹,而是燃烧弹!

还是能产生3000摄氏度高温的铝热剂燃烧弹。

我看到这两个“石巨人”的伤口上烈焰飞腾时,就感觉哪里不对,可一时间又说不上来,这会儿徐布冒出一句话点破了我的担心,他说:

“不好!赶紧通知‘复兴社’叫它们别烧了!高温是‘硅基生物’最喜欢的一种特质,关于它们的假说有很多都是认为它们生存在地壳之中和熔岩为伍,最不怕的就是高温!高温不仅不会杀伤它们,还会加快它们的恢复!”

这其实是个常识性问题,我此时在想难道“复兴社”的那群“人精”们连这个都不知道?而事实是,它们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和我们在这事上的认知完全就不在一条道儿上。

我这会儿来不及为这些事生气,得先赶紧在指挥频道里呼叫莱恩瑟让它停手才是,结果等我给它把这事说了之后,它却说:

“‘硅基生物’?我们不认为这是‘硅基生物’,那些晶体应该是某种以神经形式存在的生命,但也属于‘碳基生命’,它们以输送‘广谱神经信号’的方式,可以控制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做出行为,用高温摧毁这些释放‘广谱神经信号’的生命体,就是对它们对好的摧毁;对了,很感谢你们打出的这个宝贵战机。”

莱恩瑟这里面提到的“广谱神经信号”是个很高深的东西,说起来有点类似于念力,说白了就是能够给没生命的物体暂时性的注入活动力的一种能量,只是因为这种能量的形式类似于神经信号,所以才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而其中“广谱”的二字,就是覆盖面大,什么都能控制的意思。

这种能把死物变成“活物”的手段,很有些神话的韵味,所以相关技术也被称为“神手之术”,既假借神明之手的力量,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

目前这是个国际上非常前沿的一个研究领域,只不过由于异常高深,所以不论是国家还是组织,研究的程度都还很浅薄,而“山海集团”这边就有冉业成旗下专门关于此的研究项目,算是一种前瞻性的基础科学投入,那我也是因此而略知皮毛。

可不管如何高深,它的判断压根儿就是错的,这是锤子“神经形式生命”,这就是“硅基生物”!我本想继续给它说,可随后便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高温的确带来了恢复的加速,导致原本这会儿还站不起来的“石巨人”,都恢复了行动能力,它俩首先用两只大手砸扁了在自己身上发射燃烧弹的“联动机甲”,然后就开始起身。

不过之后它俩并没有立即站起来,而是随着增强对四周石块的恢复,两者干脆脱离了人形,各自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用石头组成变化出各种肢体形状的巨型球体,球体以滚动的方式前进,一路之上压过哪里哪里就被压烂压平,然后还有从球体中伸出拳头来砸击周围目标,以及甩动身体向着周围发射大量石块的手段。

因为变成了两个球,以滚动代替了两条腿,这让它俩的速度比之前的人形时快了很多,不仅如此,因为调集了更多的石块外加改变了形状,它们俩最核心的晶状结构“硅基生物”部分都藏在了巨球的中心,外层全部由山岩覆盖,厚度超过几十米,这样一来,就算是320毫米远程火箭炮发挥出全部威力来,也难以穿透外层攻击到里面,那么想要像上次那样把未使用完的氧化剂炸进去杀伤它们,就已经做不到了。

“命令所有单位不要和它们交手,把精力都用在躲避上!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11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