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裂谷之战(下)
“复兴社”那边我不知道,但我们这边的地面作战单位,“反空降”作战的训练是每一名单兵的必修课程;从战略层面讲,“反空降”作战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发动远程打击把敌方可能起降运输机的机场以及飞机本身都给打掉,这与“消灭敌方战机最高效的方式是将其摧毁在地面”的空军攻势思想是一个意思,而在在战役层面就是在可能空降的位置部署防空导弹击落飞过来的敌方载有空降兵的运输机,尽可能的在运输机投放伞兵之前将其打掉,并安排在附近驻扎有机动防御兵力,一旦有敌方空降兵突破或绕开了防空网成功落地,那机动防御兵力就立即扑上去,以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将来者迅速歼灭,当然也还有其他辅助手段,比如在可能的空降区实现布置雷场、设置“反空降桩”,既一种长度很大,斜着指向空中末端尖锐的金属物,这种东西布置的密集过后会给空降作战造成很大的难度,尤其是空降兵在落下来的时候有很大几率跟这种“反空降桩”撞在一起,那以空降兵的落地冲击力,一旦撞上,就毫无悬念的会被刺穿然后死于当场。
而在战术层面,那就是各类近程高射武器对正在下落的空降兵实施阻拦射击,这其中也包括步兵手中的枪械,从机枪到步枪都可以,打法为趁着空降兵还没落下来的时候,将其在空中击毙,如果打人的本身难度太高,还可以打烂对方的降落伞,使其下落速度成倍加快,最后摔死在地上,大口径高射机枪是这种任务中的主力。
再说眼前,当看到这些村民嘴里冒出来的触手+球体的时候,我胸有成竹,因为这些球体如果和气球相似的话,那必然可以很轻易的把它打爆,到时候从数百米的高空摔下来,我还不信摔不零散他们。
因此我立即下令,所有除了防空导弹之外的所有可以对空射击的武器一起自由开火,不用防空导弹是因为用防空导弹打他们会实在是太浪费。
“复兴社”那边则是使用“光弹结合系统”发射激光对付他们,这个最好,激光的单次发射成本算得上是目前所有打击方式里最低的,只要供电有保证,发射机构不被损坏。那么发射次数就在理论上是无限的,持续战斗力远超传统高炮。
因此“复兴社”用它来打,算得上是我方所有防空武器里最合适的。
可在开打之后却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不论大小弹丸击中球体并不会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将其凌空打爆,而只是在上面打个前后洞穿的弹孔来,这样对他们下落的影响十分有限。
就算是爆炸类弹药击中,只要不是威力够大能把球体完全炸烂,也只是在上面炸出一堆大小不一的窟窿,同样不能一击毙命,必须得是威力巨大,上去一发就给它炸个稀巴烂的才行。
换个角度说,这些构成减缓村民下落的球体的材料,韧性非常强。
反观“复兴社”的“光炮防空系统”,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因为塞姆拓下令是瞄准身体打而不是打球体本身,这能够瞬间烧穿、切割航空器坚固结构的高能激光打在村民的身上,不仅仅是烧出一个洞,还会向四周“溢出”能量,这激光的“溢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燃烧,他们的身体本身就又是可燃物,被激光一点过后,立即便被烈焰烧遍全身。
随着“光弹集合系统”的射速达到顶峰,大量的村民在半空中击穿后引燃,抬头望去,就像是一片片的孔明灯。
受到这一幕的启发,所有对空射击武器的所属单位们纷纷下令把目标从球体变成村民本身。
在前线指挥中,我将这种战术-部分战役层面的行动权早已下放,麾下的各级指挥官们无需向我汇报就可以自行决断,无需来问我,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上在指挥架构长提高整支队伍的反应能力,也对指挥官们发挥个人指挥才能十分有益。
改变打法之后,效果果然好了很多,我们的对空武器中最低一级的都是25毫米“手持炮”,这弹丸打不爆那材质坚韧的球体,但打不管怎么说还都是血肉之躯的那些躯体上,便可以轻易的将其打成碎肉烂渣,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区区12.7毫米的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都能在命中腰部时把一个人拦腰截断,更何况这是达到轻型步兵战车主炮级别的25毫米弹药。
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纵然两家的兵力已经火力全开,无人机群、曲射火炮打击还没跳下来的,对空火力去打正在往下跳的,直射火力则打已经落地的,可他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两边加起来总数有一万多,这还没算正面的那3000左右,这个数字如果平摊在一个广袤的巨大战场上,比如像“山海保卫战”那样,纵横上百公里的海洋陆地天空甚至是外层空间的太空都是交战的所在,那1万多在数量上根本不算什么,但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在这里,这一万多集中在了一块“屁股大点”的地方,虽说我方所在的裂谷位置宽度有58公里,可他们堆在的边缘处就那么大,蜂拥而至之下,我方很难做到让他们不落地就全部歼灭,所以这才有了上面说的直射火力打已经落了地的,但理想状态下是根本不让他们落地,或者说等落下来的时候应该是以一具尸体的状态。
就这样,在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尸身掉落中,也有很多村民成功落地,从两侧向我们发起冲击,他们所落脚的地方,则都是自己被打死而坠落下来的同类那堆积在一起,残缺不全的“尸堆”。
空中打击那边,两家的无人机也都有些力不从心,不是因为无人机打击能力不足,而是它们身上携带的弹药威力虽大,可都是以坦克、永备工事这种防护力很高的“硬点目标”而准备的,也有装备了温压战斗部的面杀伤弹药,可数量太少,投射下去是能一发炸死一大片,但对于村民的整体规模来说,无法起到足够的阻滞作用,而用打“硬点目标”的弹药去打,既浪费,效果也不够好。
徐布随后建议将“武装旋翼无人机”放出去,以补充空对地打击力度的不足,我一拍大腿,心说对啊!前面一路上没闲着,让我把还有“武装旋翼无人机”都给忘了,因为这些旋翼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跟伴随在天上飞的那些固定翼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没法比,因此为了节省它们的航程,就不让它们跟着飞,而是存放在专门的“母车”之中,一辆车可以携带100架,里面有完整的检修、充电系统,而这样的“母车”我们这边一共带来了5辆,带来了整整500架“武装旋翼无人机”。
带它们来的任务是准备和“暗黑殿”的大部队发生正面大规模交火后再当初来辅助步兵战斗,而现在的情形,显然是比这个预定的任务更适合它们出来发挥威力了。
在说完之后,我立马采纳了徐布的建议,并放飞了其中200架“武装旋翼无人机”,其中150架为携带双联装14.5毫米埋头弹机枪+轻型动能反坦克导弹的“枪弹结合型”,50架是携带了“音波炮”的“次声波型”。
接着颜悦瑶也主动请缨,要驾驶武装飞行踏板带人升空,一起参加对地攻击,这个没的说,我也立即同意了。
颜悦瑶带了20个武装飞行踏板出动,与那200架“武装旋翼无人机”前后脚的加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