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百一十)第十一项:“水战”(三)

“浪里飞”下水后立即展示出了与他这个名头相称的手段,就见他入水之后,整个人在水中的速度比一条水蛇还快,而且身体摆动之下产生的推进效率与灵活性都超出了常见鱼类,他利用这种在水下的高速及灵活,先在水中画了一个转弯半径很小的圈,然后从也已经入水的陈老大左边侧后袭来,用“分水峨嵋刺”直刺陈老大的腰边,从无人机捕捉的画面来看,此时“浪里飞”就像是一枚极速冲向目标的鱼雷。

按理说以恒河被印度严重污染的水质,人在里面游泳根本就不可能用肉眼看的见,更何况还距离如此之远,但由于这里是个水流非常湍急的所在,所以只要不是巨量的污染物,一般就很难在这里停留,因此水质要相对好得多,然后我们再利用无人机从空中航拍成像,以声呐与带动作捕捉功能的光学探头相配合,便可以准确呈现出两人在水中的打斗场景,虽然没有用肉眼直接去看来的直观,但总比什么也看不见强的多,况且这种成像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负责监视与航拍的无人机不止一架,所以成像是多角度的,看起来相当立体,这要比只能在单一角度观察更加细致,或者说在画面感上更类似于经过远近、不同方位镜头配合并剪辑过的电影成片,而如果要让外人来看,那不知道可能还真就以为我们这是在拍电影呢。

话再说回来,从水下斜刺里杀出的“浪里飞”虽然迅疾如风,可陈老大在水里也是以速度闻名的,想当初他用“水灵咒”在水下游的速度堪比巨齿鲨,而且机动性还要好的多,现在他有了这段时间的明显进步之后,与上次海战相比,他使用“水灵咒”时不再需要在身体上画上符箓图案,而是可以随心所以的使用,有了这种本事傍身,那“浪里飞”刺过来时就被陈老大一个闪身给轻松躲了过去。

随后反复又来了好几个来回,“浪里飞”都没有得手,全部是被闪开了。

画面中的“浪里飞”是一条长长的线,陈老大则还是周身被气泡包裹,看起来就好像是前者是一根针,想要刺破后者的这个气泡,但是始终因为气泡如有神助的闪转腾挪而无法得手。

陈老大在下水后最初的这几个回合之内只是躲闪没有还击的原因还是为了试探,试探“浪里飞”在水下的本事有几斤几两,等试探的差不多了,也随即展开了反击,两人的对攻也就此展开。

这种对攻属于水下格斗的范畴,而水下格斗是各国特种部队,特别是海军特种部队的保留训练科目,因为水下的阻力高于陆地700多接近800倍,外加浮力对人体动作产生的影响,这让水下格斗的招式、训练都与陆上格斗完全不同,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我在外籍兵团时也专门练过水下格斗,在有潜水装备时,以潜水刀割断对方输氧管为首要目标,要不然就是去破坏对方的潜水面罩,如果是在没有潜水装备且徒手的情况下,那就以极大和对方呼吸系统有关的部位,比如鼻喉、两肋,击打的目的不一定是造成多大的直接杀伤,而是要打破对方的憋气,让对方呛水,以此占得先机。

只是这些水下格斗技巧对于这次比武的这两人来说,那一点借鉴意义都没有,“浪里飞”怎么解决在水下长时间剧烈活动的耗氧量问题我暂时还不知道,陈老大那反正是在“水灵咒”的帮助下能在水下长时间作战,再加上双方的速度、攻击力都甚是强大,所以相比普通的水下格斗,说他俩的战斗强度要高出上百倍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比绝大多数人在陆地上打的还要激烈。

那么要说比这些更让人感到震撼的,则是他俩在水下的兵器磕碰,陈老大抡动着三股钢叉,“浪里飞”挥舞着“分水峨嵋刺”在水里的激烈碰撞让从空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水面上产生明显的震荡波纹,同时无人机还记录下了两人兵器的磕碰点在相互碰撞的那一瞬间,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这些高温虽然会立即被高速流动的河水所消匿于无形,可能在阻力如此之大的水下打出这种强度来,这得是什么样的力量?

但转念又一想,回忆起陈老大在陆上的战斗力,我估计他这种表现是“水灵咒”加持后的状态,所以在陆上他的战斗力更接近于本身的真实水平,这在水下得到了术法的极大提高后的表现只能出现在水下,因为“水灵咒”在陆地上并不能发挥作用。

不过陈老大用的“水灵咒”才能在水里如此强悍,那“浪里飞”靠的又是什么?仅仅是穿着一身“海鲛”皮制作的“水靠”来解释的话显然太过牵强也不现实,那东西最多给他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提高也不可能提高这么多,我看了半天是看的真切却也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就说:

“这家伙难不成也会点术法方面的手段?怎么游起来跟颗鱼雷似的?难道也是会‘水灵咒’?但表现出来的跟陈老大完全不一样啊。”

我这么说就是想看看周围人有没有知道答案的,没成想,还真有知道的,我本以为最有可能是李嘉豪知道,但这次开口的还真不是他,而是纪成娇,她说:

“这.这应该是‘驭波功’,也叫‘驭波术’,是一种介于功夫和术法之间的东西,习练者要有很强的内力打底,还得学会配套的咒法口诀,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我师父给我提到过它,因为它的特殊性,所以既不叫他功夫,也不叫它术法,而是组合了一个新词,叫‘功术’,这种‘功术’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少林寺一名名为‘普德和尚’的武僧在游方时接触大量玄门术法后结合自身功夫创造出来的产物,本来以它的作用完全可以位列于‘七十二绝技’的,但由于它不是纯粹的功夫,有术法成分在,而少林寺自成立以来又是‘重功轻术’为传统,对术法不重视甚至是比较排斥,这导致‘驭波功’没能进入‘七十二绝技’。”

“少林寺如果排斥术法的话,那前面跟杜大夫比医术耍赖的‘俎阿叁’用的不就是术法吗?而且还是邪术,难道因为他是场外援助所以才没有禁忌?”巴立朗说。

“排斥术法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少林寺,这里的‘印度少林寺’,他们信奉邪神甘当邪教,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遑论对邪术的态度了;据我所知,‘印度少林寺’除了‘七十二绝’之外,还设立了‘六大偏功’,我虽不知道这六种偏功都具体是什么,但估计这‘驭波功’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既然被称为‘偏功’,指的就是偏门的意思,看来即便是在‘印度少林寺’,这也不是主流,但这种不是主流和传统少林寺的排斥不同,而应该是这六种功法、术法或者是结合体的作用都有很强的局限性,比如这个‘驭波术’就是只能在水中使用,因此才被归入到了‘偏门’之中。”乌兰百克说。

纪成娇与乌兰百克的这一番说明算是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经得住推敲的答案,“浪里飞”作为“印度少林寺”中专司水战的主力,看来也是专修“驭波功”的,其地位说起来有点像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将中的水军头领阮氏兄弟等人。

而巴立朗那边听完之后还想再问点什么这会儿,河道的水下又有了新情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8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8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