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七十九)第五项:“长兵步战”(上)

小掌柜见刺中后还不忘“补刀”:他脚下一拧,没把刺刀拔出来先让身子在原地转了一圈,使自己肚皮朝天的站姿变回了原状,而三棱刺刀也随着这个动作在释岩德的伤口中拧了将近360度,把一个三线组成的伤口给扩大成了一个能塞进去一个小孩拳头的不规则巨大伤口,这三棱刺刀本来就以杀伤力巨大著称,刺上一下就很严重了,更何况现在又拧了一圈,最要命的还是这是个前后通透的贯通伤,刺穿了释岩德心脏,经过这一圈的旋转,我可以肯定他的心脏这时候不仅是被穿了个窟窿,更是被搅烂了。

所以,他这次是死定了,就算是来个神仙恐怕也是回天乏术。

这边完成身位转换的小掌柜看差不多了,这才将刺刀拔出,向后退了三步,将刺刀挺在身前,保持随时再战的预备姿势看官释岩德,如果对方还没死透,或者是还要暴起,那还能立即再次补刀、应战。

只是释岩德造此致命重创,根本没有再战的可能了,前后通透的巨大伤口在心脏破裂和血压的作用之下,两头如喷泉一样喷出两道如注一般的鲜血,随后他用尽了平生力气,艰难的转过身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小掌柜,那眼神中充满了好像是在对自己明明可以取胜却遭到反杀结局的不甘,这个眼神持续了不到2秒钟,他便四肢一软,“咣当”一声连人带刀全都面朝下摔倒在地。

然后彻底死了。

除了地上慢慢渗出来的一大滩鲜血之外,他手里的双刀至死也没撒手,并且双目圆睁,落了一个死不瞑目的下场。

其实看到这里,我心中对这个释岩德还稍微有一点点惋惜,因为他是上来代表“印度少林寺”比武的四名人员中除了第一个不是僧人身份的高士心以外,目前唯一一个没有耍诈,就是凭着真本事对战的人,这一身双刀刀法也好、铁布衫的硬功也好,练到这种程度都很不容易,如今为了一件不义之事命丧比武场,着实是令人唏嘘。

这就是跟了一个错误组织的结果。

不过比武如战场,特别这个背景又是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敌我矛盾之下,他不死,那死的就是我们这边的小掌柜,那我们当然希望自己人能赢,所以小掌柜将其击毙,毋庸置疑是一件大好事。

看到释岩德彻底死了,我第一个反应过来,双手一招呼,大喊:

“都给我喊起来,为小掌柜喝彩!”

随后李龙沛也带起头来,接着不管是集团战士还是尤家突击队,一起为他欢呼,李嘉豪更是高兴的不行,双手伸出大拇指举过头顶向小掌柜表示祝贺,脸上则是满脸的欣慰。

这胜负的判定没有悬念,释岩德尸体怎么被抬下去处理了这自不用说,那主持僧还是上来宣布比武结果:

“第四项:‘短兵步战’,小掌柜胜!”

“小掌柜”这三个我们之间的常用称呼从他嘴里说出来还真听者挺别扭,但想到这个称谓乃是他在江湖上的名号,并不是什么私底下才有的叫法,所以这么叫倒也没什么可挑理的。

这边再说小掌柜回来之后,我看得出他是累坏了,这也难怪,刚才那一场以命相搏的恶斗,好几次生死都只在一瞬之间,在精神高度紧张之下可能感觉不到,但一旦危机解除,全身放松之后,那没给累瘫了就算是条汉子了,这小掌柜脸色有点发白,喘着粗气,我与李嘉豪下去迎接,把他搀扶了上来,等坐下之后,李嘉豪说:

“你也太玩命了,他要是不撤刀防守,你现在就已经被劈成两半了你知不知道?”

“大朝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跟他硬拼占了下风,想要反败为胜,不出险招,不承担点风险怎么能行。”小掌柜说。

“你说的是这个理儿,不过风险实在太大了,但不管怎么说,我是服了你了,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你这次表现出的勇气比我认识你以来的任何一次都要强!”李嘉豪说。

“小掌柜,你真乃猛士也!”我说。

“这位小兄弟,你不辱英雄之后的名声,恭喜你斩将立功!”李龙沛说。

“大朝奉过奖了,项总过奖了,龙哥过奖了。”小掌柜有点虚弱的向着我们三个笑了笑说。

小掌柜随后服用了杜若提供的能快速恢复体力的中药补剂含化片,在一旁休息恢复体力这且不必提,还说比武场上,第四项打完了,接下来就是第五项,这一项是:长兵步战。

“印度少林寺”那边还是像前几次一样,前来参比的人员率先到场,这次来的这位体形跟第三项跟冉景成比力量的固力有的一拼,只是比固力要稍微矮一点,同时在正面和侧面投影都不差的前提下,此人的肌肉要结实的多,皮肤也十分有黑,这么说吧,这人上了场往那里一战,就跟一截黑铁塔一样。

从体态上来判断,我就有理由相信,别看比力气的时候来的是固力,但固力的力量,还真未必有这个人大,但眼下是要比长兵步战了,他才出场,明摆着相对于绝对力量来说,他更擅长像一名斗将一样和人决斗。

除了体态,在兵器上这人就更有特色了,他没有自己拿着,而是身后跟着两名小和尚,这两人就像抬轿子一样,一人抬着一头,扛着一个一看就是他使用的兵器随后入场。

为什么说这个兵器有特色呢?因为这玩意儿只要是看过点相关题材电影、电视剧,包括小说的人,就都知道这是少林寺高手独有的武器—方便连环铲。

简单点说,就是沙僧或者是鲁智深使用的那种兵器。

既整体设计是前后两头一头是向外凸起的铲头,另一头是月牙形的铲尾。

不过虽然在各类艺术作品中拿着方便连环铲的人都是僧人形象,可在现实中此物的来源却还相当复杂,它既有佛门的背景,也有道家的渊源,这其中的原由还得从它的形制标准及其中含义说起:

根据常见的关于方便铲的规定,一般方便铲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铲头、铲尾和铲柄,这当然是明摆着的,不过这三个部分的尺寸以及含义那也同样都是十分严格的,比如说,铲头长度必须是一尺八寸,代表的是十八层地狱,这乃是佛门的说法,而铲头下面左右各挂两个铁环,代表的是阴阳二气,这又是道家的说法。

再讲究的还会在左右两边的铁环中间位置再挂五个铁环,代表着五行,这还是道家的说法,只是后来出于实用主义的思考,很多人嫌在铲头的中间再挂五个铁环实属累赘,因为随着发展,也就渐渐的用刻在上面的五个套在一起的长条形环状标志来代替。

而铲尾部分则必须长八寸六分,其中八寸代表的是八方,六分代表的是六合,以三角之式造成,代表三才,另外每角又挂有一小环,代表三宝,两者合起来的寓意为天、地、人三才,各得精、气、神三宝。

这里面的含义,三才属于道家,三宝属于佛门。

铲柄部分,长必须是三尺三寸,代表着三十三重天,仍然是道家的说法。

总的来说,方便连环铲别看在佛门的名气更大,但其上上各个部位的名头好像是道家的更多,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方便铲”的名字本来就来自佛门,自此也看得出这种武器在文化方面的来源是有很强的杂糅性的,带有很强的古代华夏中原地区民族与宗教大融合时期的时代背景。

不过话再说回来,以上这些数据那都是给正常人用的规格,有一些天赋异禀,尤其是在力量方面不同于常人的人若使用“方便铲”的话,那肯定就得订制一个符合自己身形以及使用习惯的,比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的那柄62斤水磨禅杖就不是正常人能用的,正常人用一个木柄,铲刃很薄,重量不超过10-15斤的也就了不得了,他用一个实心镔铁柄,两头加厚加宽的铲头与铲尾,总重60多斤的还嫌轻(原文中他要求打造的是仅仅比青龙偃月刀轻1斤,既重达81斤的禅杖,只是被铁匠铺的老板劝了半天最后才换成了轻一些的62斤,而比青龙偃月刀轻1斤的原因也是鲁智深不敢自比关二爷,所以要做的略轻一点点,表示对武圣的恭敬,而不是真的在力量上使不动)。

当然,这鲁智深是小说中的人物,可眼前的这个比固力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铁塔一般的黑和尚却比鲁智深的例子更加生动,因为他用的这柄方便连环铲,竖起来比他2米多高的身高还高出很大一截,目测至少3米以上,那铲头的面积跟个锅盖差不多大,与冉景成的巨铲有的一拼,而铲尾的月牙也大的出奇,如果两个一样的对在一起,那就能拼起一个重型卡车轮胎的大致面积,至于厚度,虽然受限于我所在观众席的观察角度,但通过无人机从头顶上提供的“天空视角”来看,给出的精确测量数据是5厘米左右,这绝对是一个相当相当大的厚度了。

总而言之,以这柄方便连环铲的尺寸和用料,它的重量最低最低不会低于80公斤,得能顶的上两柄青龙偃月刀,搞不好还能是鲁智深水磨禅杖的三倍。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7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7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