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一下虽然没有李嘉豪那刚才推杯子的威力巨大,但也绝对是把纸片变成了飞镖,若不是李龙沛吹的它偏转了轨迹,泄掉了大部分力量,那要直接打在没有铁布衫或者是更高级的防御类硬功保护的人喉咙上,绝对会打出一个前后通透的窟窿来。

而李龙沛能单靠吹气就把这么凶猛的“纸飞镖”给吹的失效,这肺活量与气力也真是太厉害了,看出来他经过身体强化之后,块头增大了这么多那真不是白增的。

随后李龙沛说:

“在我打开这张纸看了你们的方案之前,我最后提醒你们一次,我劝你们搞清楚形势,不要有任何妄想,你们手里的人质,到了必要的时刻,不仅是项先生那边的“山海集团”可以不顾,就算是我们这边也可以放弃,即便这是乌兰百克的儿子,因为‘大体灭亲’这是我尤家的风格。

而且在你们做出用人质要挟我们的决定时,你们每一个人,现在已经注定以最悲惨的方式死亡了,只是现在还没到时辰而已。”

说罢,他也不再搭理对面的任何反应,而是伸手将桌子上的那个四角形给从缝隙里拔了出来,然后轻轻打开。

这上面的内容看起来不少,一张比A4纸还大两三圈的信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不过李龙沛看的却是非常之快,在展开后最多也就看了五分钟左右,就全看完了,随即转手就把它递到了我这边,我拿到手里一看,原来里面还真如李龙沛说的那样,写的是12种不同的比武项目。

有意思的是,这些项目的种类之丰富,与其说是比武,更不如说是一场以比武为核心项目的“武功运动会”,或者说这是一场检验个人武技的综合大考,简直就跟唐代、明代的武举考试有的一拼。

首先是第一项,既:白打。

所谓“白打”,就是古时候对徒手格斗的称呼,作为一种技能,在古代历朝之中一般都是作为士兵最末尾的一项作战技术,毕竟即便是冷兵器的战场,指挥、组织性、兵种之间的配合,以及阵法的运用,这些才是左右胜利的根本,个人的格斗技巧,不管是徒手还是持械,都对战场厮杀的影响微乎其微,尤其是在地形开阔的平原大决战中。

这也是戚继光对民间武术在军队中的运用不怎么感冒,而要以新体系训练新兵,并成功完胜倭寇的原因。

那么这里出现的这两个字,意思不用说,比的就是最基础的一对一徒手格斗。

然后是第二项:一式一还。

这个不了解的人还真看不明白,而我要不是练了“金顶纯阳功”后在与徐布的交流中了解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那我也不知道这个“一式一还”是什么意思。

而它的具体含义很简单,说成白话,就是“咱俩站着不动,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打到谁受不了了谁就算输”,这种比赛方式用现在的眼光看有点滑稽甚至是有些愚蠢,完全可以当段子说,但在古代江湖的擂台比武中却是一个常见项目,之所以这种项目常见,是因为它能很好的发挥硬功出众者的优势,由于对打双方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身法、灵活性在这里起不到任何作用,比的就是谁出手更狠更重,谁的抗击打能力更强。

有点类似现代的扇耳光大赛,以及轮椅拳击。

当然了,这个互相打也不是乱打的,打击部位是有规定的,要不然往脆弱的要害上打,先出手的一下把后出手的给打死了,那谁先打谁就占了大便宜。

在打击位置上,这里给出的限定是头顶与前胸,这是习练过内功的高手抗击打能力最强的两个位置,运好了气用常见的攻击方式很难一次击破,那击不破就得看谁能坚持的更久了,不过我上次在夜店里遭到释小悟攻击,用“黑虎掏心”击中了胸口而差点被打死,那是因为之前我已经被偷袭后身受重伤,无法提气防御,否则即便被他打个结实,我也不至于被打成那样。

而至于谁先打的这个关键问题,为了公平起见,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阄里面会写好“攻”与“守”这两个不同的字,抓到“攻”就能先打,要是抓到了“守”,那便只能先挨打了。

接着是第三项:较力。

这个规则算是所有比试中最简单的一个,因为它就是比力量,看谁的力气大,不过比拼标准比上次去尤家弄的那个双人拔河要复杂一些,这里要比的是比举重物,不过在还没看到要举什么的时候,心里已经是一阵冷笑,心说我们这帮人里最不缺的就是力量超群之人,首推冉景成,然后是强化过后与几乎可以平分秋色的李龙沛,还有纪成娇那也不赖,再往后我的力量虽不是最顶尖的,但也远超过一般习武之人,就算是超一流水平,那如果不以力量见长的话,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跟我们比力量,这就有点往枪口上撞的意思了,但转念又一想,不能大意,这少林的功夫以刚猛为主,我们这边的人力量大,那他们也是向来以膂力为主要强项之一,那么他们肯定也知道我们与尤家这两家都有天生神力的人物,既然如此还敢比这个,就说明他们那边也有这样的高手,起码他们是心里又一战的底气的,否则不能主动发起自己不擅长的挑战,所以还得重视起来才行,万不可轻敌。

等我往下看到到底要举什么重物的时候,果然不出所料的是,这个重物很特殊—竟然是一尊宝塔。

只是上面也没有照片,同样没有详细的文字叙述,只是说,这是一尊重量极大的纯铜铸造而成的金属塔,看这里用“重量极大”这个说法,我想同样是作为铜制品,这玩意儿至少得比个常见的家用SUV之类的小汽车得重,要不然不论是对冉景成,还是李龙沛,亦或者是纪成娇的力量来说都太没挑战性了。

在规则方面,就是谁在将这个宝塔举过头顶的过程中用时最短谁就算赢,而时间则从双手触摸到宝塔塔身后开始计算,直到塔底高过头顶结束;规则上没什么问题,只是上面不写宝塔的确切重量,让我感觉心里有点没底,不过转念又一想,这肯定是“印度少林寺”玩的小伎俩,故意不写重量,让我们看完之后好心里忐忑,哼,如果企图用这种小伎俩影响我们的比武心态的话,那他们也太蠢了。

往下是第四项:短兵步战。

从这一项开始,就涉及到持械战斗了,只是短兵指的是单手兵器,像我的雪枫刀、李嘉豪的蜧信剑,包括更短一些的徐布的蜂刀,这都属于“短兵”的范畴,简单来说,单手就可以使用,总长度不超过1.5米,没有像枪、槊、朴刀一类兵器的长杆的兵器,就全在这个范畴之内。

而结合“步战”这两个字,那意思就是使用短兵的徒步较量。

往下第五项:长兵步战。

与短兵步战一样,都是徒步战斗,不过兵器从短变成了长,一般来说,长兵都是骑战时的配置,一些沉重而尺寸巨大的长兵在使用时需要让使用者借助坐骑的力量才能挥舞自如,充分利用坐骑的冲击力,才能将其杀伤力最大化,但也不是说长兵就不能徒步使用,只是徒步使用的时候对使用者的力量与协调性要求极高,没有过人的膂力,那别想挥舞着好几米长的长兵在地面上作战。

冷兵器战争时期,虽然有徒步的步兵方阵使用数米长的长枪对付骑兵的冲击,比如国外最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就是其中典型,但这种方阵对配合、组织性的要求那不是一般的高,而且阵型中的士兵只做规定的动作,作为大阵这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而已,跟一对一的时候自己拿着这样的兵器施展武艺完全是两回事。

往下第六项:骑战。

这个的意思就是最直接的了,既双方各自骑着坐骑,使用趁手的兵器,进行马背上的战斗,当然了,这骑的是不是马不一定,比如我的坐骑老特那就不是马,还有一些奇人更会骑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反正骑战相比于步战,更考验骑手与坐骑之间的默契程度,以及骑术够不够精湛,能不能在坐骑身上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来,因为就格斗体系的角度上来说,骑战跟步战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两回事,一般精通骑战的高手多少在步战上都不怎么样,而步战强悍的高手则上马也非常容易露怯。

这个《水浒传》中就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体现:高俅帅军进犯梁山泊,当时已经是梁山好汉的呼延灼与宋军大将韩存保以骑战大战百余回合没有分出胜负,双方的马上武艺都堪称顶尖级别,但最后双双跌落马来,以步战在水田中开始拳脚肉搏,而就这么两个马上武艺超群的大将,在步战中格斗打的全都是王八拳,谁也没比谁高明到哪里去。

像尤琦那样能既精通马上功夫,步下亦十分厉害的角色那是非常少见的,这也看得出她师出名门,同时天赋异禀,本身又刻苦自律,才以女儿身有了这般身手。

不过说句不自谦的话,我的骑战与步战也还都挺拿手,这跟我比较特殊的成长经历有关,如果要从马上打到步下,来个综合比试的话,我是一点也不慌。

(未完待续)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7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7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