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怒海狂涛(二)
此时我们的舰面对这个超级海浪除了有机会趁着它还没完全形成之前冲过去之外,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就是舰体此时是头部正冲着海浪的方向,要是这会儿是侧对着它的话,那等再5万余吨的舰体再正过来往上冲,肯定是来不及的,那样就只有被这个超级海浪给吞没这一种结果。
而我敢于下达这个命令的底气,抛开上述这些有利条件以及不这样做就死定了的结果以外,那就要说这两艘“大型直通甲板救援舰”的动力了,它们采用“全燃动力组”,也就是全部都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分别为4台乌克兰产GTD-25000型重型舰用燃气轮机,该型燃气轮机单台重16吨,热效率36.5%,单台功率可达26700千瓦,36312马力,4台并联就能推动一艘10万吨级的航母,而“大型直通甲板救援舰”则只有5万吨,动力富余度非常高。
另外,该型燃气轮机的加速性在同类产品中十分突出,马力全开后能让全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加到最快速度。
而缺点就是耗油量特别大,并且设计复杂,维修起来很麻烦。
在订购了10台之后,冉业成一直想通过技术转化的方式以其为基础自产出同级别的重型舰用燃气轮机来,同时改掉该型机的上述缺点,并对外销售,但目前还没有做到,因为它的技术难度对于即便拥有了完整军工体系的山海集团来说也堪称“特别巨大”,毕竟世界上掌握该技术,能自产重型舰用燃气轮机的国家,一共就四个,都是或曾经是世界范围内的顶尖工业强国(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以及这里提到的乌克兰)。
由于耗油量巨大,所以为了节省燃料,同时在平时也没有必要,所以这两艘有“大型直通甲板救援舰”在出海时至开两台燃气轮机,有时甚至就开一台维持低速巡航用就可以,而现在是非常时期,那节省油料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在生死存亡的面前自然就显得不值一提了,所以我下令马力全开,4台GTD-25000型重型舰用燃气轮机立即全部满功率运转,前面说过,这个动力模式下就算是10万吨级的航母也足够用了,那么5万吨的救援舰用起来就是标准的“大马拉小车”,再加上该型燃气轮机本来就是以加速性见长,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让这会儿的救援舰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从已经如同山摇地动一般的海面上劈波斩浪飞驰起来。
在片刻之后,全舰的速度已经被推到了顶峰,从航速表上看,这时候救援舰的速度接近38节,这对于一艘5万吨级的舰船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它迎着那座巨山一般的超级海浪拼命往上冲,随着距离的拉近,以及舰体冲上去的位置越来越靠上,大自然的伟力直接的展示在了我们面前,数万吨的大型舰船在这种级别的海浪面前,完全犹如暴风雨之中的一叶孤舟,看起来渺小至极。
这时候,我想不管是我们还是“复兴社”,亦或者是“暗黑殿”,还有陈老大他们,起码在此时此刻都是毫无战意的,因为相比互相作为敌方打过来的炮弹、导弹来说,面前的超级海浪显然更加可怕。
现在谁也顾不上谁了,打不打先放到一边,先各自施展本事躲过这次海上浩劫才有资格说下面的话,要不然葬身海底做了鱼食,那就再没机会了。
话说回来,在充沛到有些狂暴的动力推进下,救援舰在浪体前段即将形成浪头要向下翻滚的时候,舰尾终于驶过它的最顶端,将这个超级海浪避了过去。
随后转身往后看,透过舷窗,看到那个浪头“哗—”的一下拍击下去,那个破坏力要是被打个结实,结构稍微不够坚固的船舶,别说是被卷入海底,那可能当场就先被拍散架了。
但就是躲过了这个浪头,全舰队的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面前还有好几个规模没有那个大,可要躲不开给正面顶上也十分可怕的浪头在“等着”我们。
其中最惊险的一个是浪头已经形成,且距离我们相当近,高度目测接近40米,比第一个浪略小但也绝对是正面迎击而不可承受的存在,由于是已经形成的,还很近,那么想要像刚才那样“骑上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了,硬要往上“骑”,只能落一个被拍个满头满脸,然后被掀翻到海里的下场。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境,但我活到现在经历得绝境多了,在绝境中寻求生存的一线生机早已成了融入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在最短的时间内我观察了一边这个浪头的情况后,发现了一个“可乘之机”,那就是我们所在的救援舰目前在它的右侧边缘,并不是在正中央,而这就让我们虽然距离它很近,但仍然有从右侧绕开它将其躲过去的可能。
只是常规的右满舵转向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就是把这个浪头的抵达时间再延长个10倍也躲不过去,而要想躲过去,那就得使用点“非常手段”!
既然是“非常手段”,那肯定就不是常规操作。
这个手段的实施方法我在电光火石之间下达给了领航员,我说:
“右满舵,使用左侧偏置动力,全长度抛出左舷锚链!”
我这段话其实严格说起来并不符合航海术语,毕竟我不是专业的海员,对这些术语的运用并不十分熟练,但这些话好在能够让接到命令的舰员们立即明白我的意思,也算得上是通俗易懂,而他们在接到命令后这次连说“是!”的功夫都没有了,只是立即照做。
而命令中的右满舵是什么意思自不用说,用句开车的话来解释那就是“方向向右打死”,那么使用“偏置动力”的意思则是此时只使用4台呈“田”字形分部在舰尾动力舱里的燃气轮机靠左边的那两台,同时停掉右侧的两台,这样让舰体两边的动力不一,与右满舵配合在一起,就能让舰体迅速向左边倾斜甩尾,并快速将舰头指向右侧,说白了就是在海上搞“漂移”。
但是,要完成这个“海上漂移”的动作,只靠上面那些操作还是不行的,所以便有了我最后那句“全长度抛出左舷锚链”,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将舰艏左边的锚链全部抛向海底,这一条锚链的总重量超过2000吨,都抛出去之后会对舰艏的重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左侧有2000多吨的锚链入水后舰艏势必向着左侧倾斜,那么与后面的偏置动力一结合,舰艏就会加速向着这个浪头的右后方摆动,如果要抛出的是右舷锚链的话,则会让全舰掉头,然后被后面的浪头“兜着屁股”打个正着。
如果说刚才的右侧偏置动力是为了甩过舰尾的话,那这次抛出锚链就是为了让舰艏在舰尾部的摆动之下加速指向我们要绕过去的方向。
在完成了上述所有动作之后,全舰的姿态变成了舰艏指向浪头的右后方,但还有一半左右的舰体仍在浪头的笼罩之下,并且此时我们和这个超级海浪的距离已经不足百米了。
我见状立即下达了躲开这个浪头的最后一道命令:
“左舷锚链断开,左满舵,动力全开!”
锚链断开的目的就是不再让锚链牵制舰艏的指向与马上就要开始的冲击速度,虽然这一条2000多吨的锚链价格不菲,扔了像再捞回来也就难了,而且根本没那个必要,因为捞它所需的费用比再买一条新的还要贵,所以这就等于白扔了,但这点损失在眼下根本就不叫事。
没有了左舷锚链的束缚,动力再次全开的救援舰以仍然向左倾斜超过45度的姿态,开始斜着往左边开,之所以把右满舵改成左满舵,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拐弯半径,能用最快的速度绕开这个浪头。
最后,在全舰即将绕过去的刹那,这个浪头也终于打下来了,好似可以撼动天地一般的巨大海浪打在了舰尾的无人机升降机上,这股无比凶悍的力量甚至打的数万吨级的救援舰的舰艏向上微微抬起了一起,其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不管是作战指挥室还是全舰其它部位的所有人,这会儿都已经因为倾斜的舰体,以及刚才舰艏微微抬起、海面波涛汹涌将全舰抬的上下起伏而东倒西歪,状态全都是好不狼狈,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次又成功的躲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