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海底鏖战”(二)
这种炮从设计上一看就知道是“高平两用”(既又能采取高射对空攻击,也能平舌对地攻击),,要不然也不能说是多用途的支援武器,而且其射速颇快,单管每分钟的最高射速我目测最起码得在600发以上,这个数字对于动不动就能打出上千发每分钟射速的机枪,还有转管结构能打出数千发乃至上万发每分钟射速的30毫米级别小口径近防炮来说都不算什么,可要知道这是60毫米的口径且是单管完成的,那加上这两个前提,600发每分钟的射速就很了不起了,已经赶得上一些射速不快的机枪了,比如M60这种通用机枪。
前面说过,仅仅是我方这个临时指挥部就部署了40门这样的“高平两用”大口径机关炮,而在我方于东城区的整条防线上,那更是部署了超过200门,更厉害的是在这200多门中,有将近一半的数量,是四联装的,也就是4门以“田字形”并联在一起,那火力全开后的射速就成了600×4=2400发每分钟,这往空中打出去绝对是一柄“铁扫帚”,什么低空目标被它扫到一下,都只有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如果说单管的还是“高平两用”兼顾又打空又对地的话,那四联装就是标准的高炮组合方式,完全是冲着对空去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复兴社”的增援在准备武器装备时,那也是考虑到了“暗黑殿”估计会出动大批空中力量。
而60毫米对空射击的弹药也是近炸引信,以空炸方式打出覆盖面积,让被覆盖的目标统统遭到打击,关键是60毫米的近炸炮弹威力不是一般的大,每一枚爆开后的威力如果要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比喻的话,就可以从装药角度理解为相当于15-20枚进攻型手榴弹同时爆炸的毁伤效果。
再配合上那射速,这空中可以说谁相当热闹了,一条条防空导弹打出后在空中留下的白色尾迹,一片片光点组成的“防空弹幕”,在这“安喀尔”城的防护罩下仿佛组成了一片绚烂的烟火表演。
在它们或直接命中或近炸覆盖之后,更是有无数被击落的“暗黑殿”空中作战单位以好一点还有个全尸,差一点就会四分五裂甚至是成为碎片、齑粉的形式从半空中往下坠,因为数量太多,在最激烈的时候,那掉落的密度简直就跟下雨一样,“噼里啪啦”的一阵下来,地面上铺满了它们的残破尸体和载具残骸。
只是在痛击它们的同时,我方的防空力量与地面守军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以上,只是防空作战开始后10分钟内的一个整体概述,与之在同一时间发生,且更激烈、更残酷的,乃还是地面上的攻防战。
相比空中以快速、迅猛为主要风格的攻势,那地面上的打法就可以用“汹汹而来”形容了,战斗的一开始,“暗黑殿”顶在最前面仍然是赤狄人,战术没变,还是手持巨盾组成盾墙顶着我们的火力往前推,超大口径的火箭筒也会与防线上的守军进行对射。
而轻型坦克则负责从两侧迂回,每一辆的上面,还都携带了大量的弗洛勒斯人步兵,这个战术就跟二战时期还没有步兵战车时,步坦协同进攻步兵都蹲在坦克上很像,不一样的是弗洛勒斯人的身材矮小,别看这轻型坦克的尺寸也不大,但一辆上面却最少能蹲上20多个也不显拥挤。
至于大量的冷血人步兵、士兵鲛奴,那就以赤狄人组成的盾墙作为掩护,跟着一起往前推进,伴随它们进攻的还有大量诸如“矿石炮”一类的武器,其中还出现了一种我之前从未见过的新型武器,以其发射原理来说,这应当是一种空气动力火炮,口径不算很大,但射速不慢,相比“矿石炮”来说,它的穿透力略逊一筹,可由于发射的是有形有质的炮弹,所以弹丸的种类选择丰富,在使用过的多种弹药里,对我方守军威胁最大的是一种燃烧弹,这种燃烧弹炸开后燃料肯定是参考了独角仙能喷出的那种蓝火,因为它烧起来的火焰也是蓝色的,但相比独角仙从鼻孔里喷射出的要淡一些,杀伤力也弱一些,可依然不差,只要被它烧到,即便有轻型动力装甲的保护,也会在短时间内被烧至碳化,没有保护的更是瞬间完蛋,可以说出了重型动力装甲以外,我方这边就没有什么能抗住它的直接烧蚀。
但如果说仅仅是这些的话,那我当然不会这么强调“暗黑殿”的地面攻势比空中攻势要强多少,事实证明,上述的地面进攻配置,更多的是“暗黑殿”的火力试探,并不是真正的进攻,它们经过大约几分钟的交火后,大概摸清了我们这边在防线上的火力密度,随即就开始对进攻力量进行针对性的大大加强,与空中单位配合,形成了我开始所说的“矛头”。
而所谓针对性的大大加强,则是多种在开战之初并没有一起出现“秘密武器”,或者说是被它们刻意隐藏在了队伍之中不让我们发现,在这需要的时刻再突然投入使用,以求达到战役突然性的目的。
这些“秘密武器”,简单说来就是我之前子在发现“暗黑殿”轻型坦克有三种型号时说的另外两种,现在拆下了上面的帆布,也证实了我当时的推测:这两种轻型坦克底盘与外蒙出现装备75毫米速射炮的轻型坦克底盘一样,但炮塔不一样,上面装备的火力部分更不一样,其中一种装的是车载型的“极电炮”,另一种装的是车载型的“中子炮”,这两种武器比起早前看到的那些人力搬动的型号最大的区别就是输出功率要大数倍都不止,这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有效射程与破坏力上,那车载“极电炮”一道电流打出去比人力搬动的轻型型号粗好几圈不说,打在重型动力装甲上可以用超高的能量硬是突破绝缘材料的防护将机体的电子系统全部烧毁,使其丧失战斗力,甚至还能将机体内的易燃物品点燃,以及烧死操作者。
而车载“中子炮”也是可以通过巨大的输出功率,以强行突破的方式穿透防中子衬层,说白了就是让衬层过滤掉剩下的中子射流强度仍然足够在短时间内杀死机体内操作者的程度。
重型动力装甲都是如此,那打在轻型乃至没有良好防护的步兵身上,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只要被射中,那就全都是瞬间死亡,毫无例外。
这两种坦克的数量为各20辆,一共40辆,不过它们并不攻击更加脆弱的轻型动力装甲与“复兴社”冷血人步兵,而是直奔重型动力装甲,很明显,“暗黑殿”这其作为阻挡自己进攻的最大障碍,投入了更大资源,予以“重点照顾”。
不过它们“重点照顾”我们,我们自然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且不说重型动力装甲用于对敌防御的数量有70,就是跟这20辆“极电坦克”+20辆“中子坦克”对打,那也占着数量上的优势,以它们用轻型坦克底盘的底子,在直射距离内,根本都不用诸如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这样的武器去打,直接用45毫米埋头弹机关炮打上去都是一发一个窟窿,平均2-3发便可打废一辆,有的打的位置好了,比如发动机舱或者是弹药架,甚至一发就能解决一辆,而120毫米无后坐力炮发射的高爆弹直接命中后更是能靠强烈的爆破效果把这些轻型坦克炸成零件状态。
同时为了压制对方的四种步兵,武器级的粘液喷射器与酸液喷射器都派上了大用场,前者在敌方进攻的必经之路上喷了个满满当当,这帮不知道其中厉害的家伙前排走上去当场就被死死的粘住了,它们想退退不了,想进进不动,成了一面挡住后面同伙的障碍物,抓住它们这个进退两难的时机,我下令让后者,也就是武器级酸液喷射器以能发挥最大射程的45度角向对方发动仰射覆盖。
大量的武器级酸液随后就像一道道水幕一样从天而降落在它们的身上,紧接着就是一阵“嘶嘶”的声音,有不少赤狄人举起盾牌进行阻挡,但大部分还是被喷了个满头满脸。
只是这次武器级酸液的腐蚀效果并没有在越南那次这么强,腐蚀的速度、深度都大大减弱了,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酸液压根儿就没起作用,经过观察,我发现在这四种步兵的身上,都有一层类似保鲜膜一样的东西,就是这东 阻挡了酸液的腐蚀,看来吃过两次这个亏的“暗黑殿”是研制出了针对性的防护装具来了。
但冉业成也没闲着,我们这次使用的武器级酸液也经过了改进,虽然腐蚀性没有增强,还是原来那样,不过却多了一个辅助功能,就是在喷洒出去的1分钟后,它只要没有用在腐蚀对方的用途上而残存了下来,那么就会在与空气的接触中迅速挥发,然后引起性质上的剧变,形成一种非常浓烈,且特别致命的有毒气体,对碳基生命的毒性不亚于最先进的第四代二元化学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