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炮”前面说过,这是一种通过发射定向能种子射流为杀伤介质的武器,穿透力极强,寻常障碍物在它面前都如若无物,若是重型动力装甲只考虑到抵挡枪弹这一类有形有质的火力的攻击话,那面对这玩意儿肯定得吃大亏,里面的操作人员被杀死就等于平台丧失了战斗力,而且这对于中子射流而言非常容易,不过我并不为此担心,因为我知道冉业成在设计这种重型动力装甲的时候就以主战坦克的标准在全身所有重要部位全部从里面铺设了防中子衬层,这是一种可以过滤中子流的材料,这种材料的构成由多种稀有金属及非金属材料通过极为严格的配比后组成,至于具体比例,那是只有作为最高研发者的冉业成才掌握的众多核心机密之一,其神秘程度不次于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中主战坦克装甲材料中的奥秘。
它的厚度在20厘米上下,同时装甲外层还会涂有防中子涂料,厚度在不同位置上于1.5-3毫米之间不等,有了它们的保护,中子射流直接打在上面会被极大的削弱,能将原有强度降低97%以上,剩余的残余部分即使还能穿透进去,对内部的成员也已经起不到杀伤作用了。
这种设计的最初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对付“暗黑殿”的“中子炮”,因为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它们有这种武器;而是为了抵御中子丨弹丨的攻击,其实就是借鉴了主战坦克在这方面的防护理念,增强对非常规武器打击的抵御能力,只是头一次投入实战就起到了作用,只是抵御的不是中子丨弹丨而是“中子炮”。
而我看到“中子炮”因此打在重型动力装甲上不仅起不到什么明显的杀伤作用后,反而被前者的火力给相继摧毁,那感觉简直是爽透了。
至于“极电炮”,我对这种纯能量武器打在重型动力装甲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还真心里没底,不过等看到前者发射出的那一道道霹雳一般的电光击中后者后只是产生了一些耀眼的电火花后,我也就放心了,这电流无法击穿重型动力装甲,其中原因也不是前者的能量不够强,而是我想起来了冉业成在后者的身上安装了厚度非常大但重量却并不高的附加装甲,这些装甲可以根据危险等级进行拆卸,最轻时就是裸甲状态,只靠自身的防护力抵御攻击,而最重时就是满身披挂,全身无死角都有厚重的附加装甲,想要击穿本体,就得先过了前面复合装甲这一关,而现在的状态就是后者,这也显然是冉业成考虑到对手的实力强劲,直接将重型动力装甲的防护级别调至最高。
这些附加装甲为了能既可以抵御破甲弹这样的聚能弹药,又可以抵御穿甲弹这样的动能弹药,里面的主体都高强度、高硬度的惰性材料,这类材料组成复杂,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绝缘的,这就让能量强大的“极电炮”发射电光打在上面根本穿不进去,最终只能沿表面释放出来形成强烈的电火花,看着挺壮观,但却根本伤不了里面的设备与操作人员。
言归正传,被援军给迎头痛击了之后,“暗黑殿”的大部队也顾不上打我们了,立即调转枪口开始和援军展开对射,其中上面描述的“中子炮”和“极电炮”各自击中重型动力装甲后却都“没什么卵用”反而遭到大量反杀的场面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重型动力装甲无疑是援军的绝对主力,它们每一台直立起来都有3.5米高,有两种状态,分为战斗状态与行进状态,其中战斗状态时为站立,行进状态为趴下,前者就是像人一样直立于地面使用机体上的各种武器进行作战,而后者则是机身趴下并锁定关节,变的像一辆车一样,锁定住的关节在四肢与躯干着地的相应位置都设计有类似飞机一样的收放式行动装置,可以根据路况而选择是轮式还是履带式,比如在这里,选择的就是对复杂地形上适应能力更强的履带式。
为了应对不同状态时的需要,驾驶室是可以水平转动的,不论机体本身处于什么姿态,它都会让操作员面向正前方。
眼前的重型动力装甲各个站立身躯,犹如一尊尊铁塔,都是火力全开的战斗状态,使用它们时不用额外携带武器,因为如冉业成早前所说的那样,武器是直接集成到机体上的,两条手臂全部安装火炮武器,其中左臂为一门身管长度贯穿整个小臂长度的高倍径45毫米埋头弹机关炮,发射时最高射速为每分钟200发。
右臂则装备一门120毫米火炮,而别看这门火炮的口径很大,但它的原理却很有意思,这是一门通过外置能源供电,利用自动装弹机装弹的无后坐力炮,选用无后坐力原理就是为了让机体可以使用大口径的同时还能承受其发射时带来的后坐力。
除了这些,重型动力装甲没有“头”这个部位,两臂往上就是一个肩膀,完全是平的,不过在肩膀两侧与中间应该是头部的位置,还有三个武器架,其中左肩上的是一个四联装多用途导弹发射架,装备4枚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相比当初研制的单兵轻型型号,这种载用的重型型号性能要更加强大),而右肩上则装的是一个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架,装被4枚比“毒刺”要更强的近程防空导弹,它们都以“田”字形布局。
中间的外遥控武器站,装备一挺12毫米埋头弹机枪与一挺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最后,在身体两侧还各有一对三联装的烟雾弹发射器,用来在关键的时候释放烟雾保护或隐蔽自己。
而这些武器的选择那当然也不是瞎配置的,左臂上的45毫米埋头弹机关炮,主要用来发射穿甲弹对付步兵战车这类轻型装甲目标,右臂上的120毫米无后坐力炮主要发射高爆弹、攻坚弹对付集群轻步兵这样的软目标,还有土木乃至永备工以及军车是这样的半硬目标。
身体上面左肩的4联装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主要对付主战坦克这类重型装甲目标,右肩上的4联装防空导弹用来对付武装直升机这类低空低速空中目标。
中间的埋头弹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的配置,则是对付不值得使用火炮去打,连防弹衣都没有的杂牌步兵类(比如徒步的武装分子)目标,这类目标的等级比轻步兵还要低。
综上所述,这些武器系统被集成在一起后,形成了一个坚固远近、软硬、低空等各类战场常见目标的立体火力网,在可以预见的绝大多数作战环境下,都可以游刃有余的予以应对。
话再说回来,上来就把“暗黑殿”人马炸的七荤八素,找不着北的,就是这些重型动力装甲右臂上的120毫米无后坐力炮发射的120毫米高爆弹所为,然后又用45毫米埋头弹机关炮来了一顿点射,摧毁了它们用来反击的数台“极电炮”和“中子炮”。
其余作为步兵的集团战士全部一水儿的轻型动力装甲,与我、徐布、冉景成带着孙天涯去外蒙找《千奇录》时穿的那种一样,只不过没有加装喷气式辅助弹跳装置而已。
随着重型动力装甲的陆续上来,我方的火力越来越强,集团战士们使用手中的枪械以及班组大威力武器也频频发难,一时间打的“暗黑殿”那边死伤一片,阵脚大乱。
但这毕竟是“暗黑殿”的精锐武装,在经过了短暂的反击无效和惨重伤亡后,它们在独角仙、颜悦瑶、大鱼头的分别指挥下,立即重整队伍,组织起了有效的对抗,并随即稳住了阵脚。